发布会现场
金山网讯 8月21日下午,镇江市“减轻社区(村)负担、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新闻发布会在镇江昆仑饭店举行。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市区各大媒体记者等出席了此次会议。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长期以来,城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维护基层稳定、服务城乡居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社区(村)承担的公共服务和行政事务工作日益增多,特别是各部门开展的工作创新,都延伸覆盖到城乡社区,造成了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创建评比、组织机构和工作台账等过多过滥,严重影响了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的发挥,基层党员群众普遍反映强烈。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针对社区台账负担过重这一问题,按照“即知即改”的要求,把减轻社区(村)台账负担列为 五个专项整治共性问题之一, 由胡宗元副市长牵头,市民政局具体负责落实。在对社区事项的梳理过程中,我们按照与居(村)民群众联系密切不密切的原则,确定了清理标准和准入标准,历经4个月时间,报经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后,制订印发了《关于减轻社区(村)负担,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意见》。
据悉,这次社区减负,按照“减轻负担、长效治理、回归自治、服务居民”的总体要求,以“四减两增一准入一考评”为主旨,着力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减轻社区(村)负担,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居民群众。经过调研,目前社区(村)共有工作任务106项、创建评比58项、组织机构46个、纸质台账67项,特别是纸质台账:名目繁多、内容空泛,成为影响社区(村)正常工作的痼疾,形成了工作任务异化为做台账、工作考核异化为比台账、工作成绩异化为看台账,每年社区(村)为应对台账检查需要付出70%的精力,严重制约了社区(村)为居民服务的时间和精力。
这次清理,共取消工作任务25项、占比24%,创建评比30项、占比52%,组织机构31个、占比67%,纸质台账48项、占比72%。取消的这些事项,绝大部分与居(村)民群众关系不密切和偏重形式、实用性不强的项目,占社区(村)整个工作事项的48.3%,这些事项取消后,为社区(村)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赢得了时间。
实行社区(村)事务准入制和“政社互动”,建立长效机制。这次集中清理后,如果不建立长效机制的话,很可能清理的成果得而复失。按照十八大“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要求,因此要厘清政府和社区(村)各自的职责,建立社区(村)事务准入制,为此,我们编制了《社区(村)协助党政部门工作事项目录》72项和《社区(村)依法履职工作事项目录》10项。
在文件中,明确要求“社区(村)协助党政部门工作事项”在实行社区事务准入的基础上,推行“政社互动”:街道(镇)每年要与社区(村)签订《社区(村)协助党政部门工作事项协议书》,明确社区(村)工作事项的内容要求、需要提供的业务指导、经费保障和双方违约责任,同时建立街道(镇)、社区(村)履职履约双向评估小组,对双方履职履约的情况实行年度评估,确保投入到位、工作到位和责任到位。
今后,每年11月底前,市级机关各部门集中申报下一年进社区(村)工作事项,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报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公开发布。每年审批的事项,以此次公布的为基础,原则上只减不增。临时工作事项,临时申报审批,没有工作经费的,原则上不允许进入社区(村)。这些刚性规定,有效防止了减负回潮,既限制了市级机关部门的“无限”权力,也为为加快推进政社分开、建立有限政府开启了先试先导进程。
推行城乡社区参与式治理,提升居(村)自治水平。社区减负后,城乡社区建设要转向“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基层社会要形成民主自治和和谐善治的治理局面。为此文件要求:一增社区民主自治,要加强协商民主机制建设。建立社区事务民主协商会,通过先协商、后表决的方式,提高民主决策水平、改善民主管理质量;二增服务居民群众,优化城乡社区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公共服务项目化社会购买服务,利用已建成的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家政中介、物业管理、居家养老等生活必须的便民利民服务,培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进一步做实我市网格化服务内涵,提高城乡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水平。三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实行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立力度,引进社会组织发育较好地区的资深社工,担任我市社会组织发展督导员,帮助我市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我市社会组织更好更快地承担起服务居民的能力。发展协商民主、志愿服务和社会组织等社会服务,不仅仅是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变,也将极大地提升我市居(村)民主自治水平。
改进考评机制,引导社区(村)主要精力服务群众。为引导社区(村)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来服务居(村)民群众,实现通过减负,达到服务居民群众的目的,按照城乡社区协助党政部门工作考评占比40%,群众满意度考评占比60%的要求,制定了城乡社区综合绩效考评标准。年底由各辖区(市)统一考评,一次组织实施。为保证考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要求对社区(村)的考评要引入第三方调查机制。力求通过新的考评机制,逐步引导城乡社区把服务居民群众、开展民主自治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据介绍,此次社区“减负增效”,将体现多方面的成效——
推动社区减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多年来,社区负担过重,一直是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人大、政协代表提出建议、提案为社区呼吁减负,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市政府从加强社会治理的高度,下决心实行社区减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社区减负后,为社区腾出了时间和精力,将会促进社区增强自治功能、回归服务居民本色。
推动社区减负,为社会组织发展腾出了空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实现多元化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要求,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部分减负事项,党政部门还要做,怎么办,只有依靠购买社会服务,这就为我市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将为推进政府转变职能、建立多元治理社会提供了一定保障。
推动社区减负,有效夯实了基层基础。社区减负的目的,是促使社区(村)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服务,原有的社区工作模式,特别是各种创建和台账负担,使城乡社区没有时间和精力服务居民群众,社区逐步丧失了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减负后,社区有时间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群众需求,能够针对性地为居民群众开展各种服务,并有精力组织居民群众开展民主自治活动,有效夯实了基层执政基础。
对这次社区减负的落实情况,市委、市政府将会进行跟踪督查,确保社区(村)减负落到实处,坚决防止回潮,保障城乡社区自治增活力、服务增效能。(金山网记者 高寅 兰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