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帮扶利好政策逐步落地 家庭农场迎来新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14-08-19 04:2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昨天,记者了解到,近期我市刚刚有7家家庭农场入选“省级示范”行列,同时各获省扶持资金9万元。

他们分别是丹阳市延陵镇煜祺家庭农场(203亩粮食)、丹阳市延陵镇宝林志南家庭农场(147亩粮食)、句容市后白镇喜美家庭农场(255亩粮食)、句容市华阳镇道银家庭农场(274亩粮食)、扬中市八桥镇正宏种植家庭农场(141亩粮食)、扬中市油坊镇鸣发家庭农场(116亩粮食)、润州区江之鲜渔业家庭农场(339亩水产),对每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省里的扶持资金为每家9万元。

丹阳市延陵镇行宫村煜祺家庭农场,陈和云、陈斐父子俩参与生产经营,通过土地流转经营200亩土地,种植“镇稻68”水稻和小麦,通过精耕细作,水稻播种实现育秧、机插配套,病虫害统防统治,水稻亩产超1300斤、小麦亩产达700斤,2013年实现盈利超10万元,今年他们的家庭农场入选“省级示范”,9万元省里资金已经拿到。

除了省级的奖励资金,今年我市也出台了对家庭农场的相关奖励办法,根据相关标准,目前家庭农场正在自主申报,而今年我市将评出3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每家扶持5万元。

全市家庭农场超过千家

何谓家庭农场?指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利用家庭承包土地和流转土地,从事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家庭农场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具备一定农业机械装备、土地相对连片集中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那么家庭农场到底是个什么标准?具体到镇江,量化、规模指标是多少?

市农委有个基本的统计口径。粮食种植:土地规模在100亩以上。园艺种植:露天生产为60亩以上,设施栽培30亩以上。养殖: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肉禽年出栏20000羽以上,蛋禽存栏5000羽以上,奶牛存栏50头以上,水产养殖60亩以上。种养结合:主要产业规模达到上述标准下限的70%以上。

从去年以来,在专业大户发展的基础上,我市各地均开始了发展家庭农场的试点探索,为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市农委对家庭农场实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明确认定标准、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家庭农场1570家,其中工商注册的553家。

央广关注我市家庭农场

蒋须俊,丹阳市延陵镇宝林志南家庭农场户主,作为今年7家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之一,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家庭农场竟然会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看上。

今年6月20日,蒋须俊的家庭农场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那一期的名字叫“变迁的农场”而其中,他与电台记者的对话,颇为耐人寻味。

六月,苏南。对江苏丹阳延陵镇宝林村的家庭农场主蒋须俊,一年的收获刚刚开始,他开篇自报收成:“产量比去年高,亩产700斤左右。前后割麦子、收麦子、插秧,至少一个月。”他现在用的是“洋马”收割机,因为不会开怕弄坏洋设备,专门请了开拖拉机的舅舅来开。

而在这篇报道的收尾处,则是蒋须俊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家庭农场给他们一家带来的生活的希望和曙光。蒋须俊说:“目前为止种田的收益好像比任何上班时候都高。我想我儿子要有可能的话,还是回来种田。一个自由,一个收入,不管怎么样,以后种田是最好的职业。”

记者从农委的申报材料中,找到了蒋须俊这户家庭农场的相关数据:今年39岁的蒋须俊,从事农业生产只有5年,家庭劳动力数量3人,没有雇工,流转土地面积142亩,2013年亩均收益1550元(含土地租金),2013年家庭农场纯收入12万元。

家庭农场不是越大越好

某种意义上,今年省农委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评选和评判标准,是下一步我市发展家庭农场的一个风向标。从中,市农委专家可以解读出不少有用的信息。

这其中,发展家庭农场的一个关键词是“适度规模”。

为什么呢?从家庭农场的定义来看,其用工的主体是从事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家庭劳动力,而一般要求家庭农场的雇工人数不得超过家庭劳动力的人数,这一条就规定了家庭农场的劳动力总数,而这也就限定了家庭农场的规模,适度才是最好。也因此,省农委认为5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规模有些大了,因为一般而言,最多十人左右的家庭农场劳动力是无法管理好500亩的土地。

也因此,市农委专家认为,在我市统计的家庭农场中,那些土地面积超过500亩的当中,有一部分叫做企业或是有限公司,更为恰当,因为从人员生产管理上看,它更像是一种企业化的运营。

再来看一个关键词——“本土化”,主要指经营主体。此次获评的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无一不是“本土化”操作的样板,这样一种操作方式,也使土地流转经营以当地村干部、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弱化了本土的“阻力”,降低未来的“风险”,也进一步增强了家庭农场的“生命力”。

家庭农场不一定要经过工商注册

目前我市家庭农场的工商注册率约为三分之一。那么,是不是家庭农场一定要经过工商注册的手续呢?市农委农经处处长朱春明肯定地表示,不一定。

家庭农场是一个自然而然发育的组织,许多现实中存在的较大规模的经营农户其实就是家庭农场,但不一定非要到工商部门登记。而从我市一年多的实践来看,到工商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更多的是从事农产品的附加值较高,在经营方面有这样的需要,需要提高自身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他们才到工商部门登记。

尽管仍处在发展初期,但我市的家庭农场已呈现出一些特点。朱春明表示,我市家庭农场生产主要以种养业为主,在全市种植业类家庭农场中,粮油生产型家庭农场占到一半,而养殖业以水产为主,在全市养殖类家庭农场中,水产养殖也占到一半,其次为家禽,家禽养殖约占三成。

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投入产出比低,风险高,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量外地农民涌入我市大面积流转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外地人的家庭农场在我市占三分之一强,“同时,我市家庭农场还呈现以家庭劳动力为基础、季节性雇工为主渠道、常年雇工为补充的特色。”朱春明称。

政府对家庭农场的扶持逐步加大

从去年开始,我市农委对家庭农场的扶持逐步加大。

去年,市农委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和《镇江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申报办法》,提出引导和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强化对家庭农场开展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主动帮助需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家庭农场的认定、统计和备案,逐级建立家庭农场台账,及时准确掌握发展情况。

今年,市农委对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的标准再次明确,要求各辖市区按照尊重市场、突出重点的原则,侧重于那些已经形成规模、具有一定产业基础、辐射带动能力强、经营管理有序的家庭农场;对那些没有产业基础、管理不规范、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是挂牌、翻牌、空壳的经营主体不予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

而对下一阶段我市家庭农场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立足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与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布局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三新”建设相结合,科学制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规划,指导农户特别是专业大户组建家庭农场,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鼓励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从事适度规模和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创建,拓展农业生产、农业观光等方面的服务,形成特色明显、发展各异的经营模式,不断提升家庭农场经济效益。(通讯员 滕士安 记者 竺捷)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耿业宏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