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家文化部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我市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和茅山道教音乐作为扩拓展项项目入围。
7月31日,记者从市民间艺术馆获悉,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期满后,我市这两个项目如若正式入选,我市本地国家级“非遗”将增至9个。
公示
我市两项“非遗”入围
市民间艺术馆副馆长罗戎平介绍,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包括151项新入选项目,147项扩展项目等共29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公示期为20天。
从公示名单来看,本次推荐的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及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类别。
他表示,我市的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和茅山道教音乐两项,均作为扩展项目入围,在名单中两项均被列入“传统音乐”当中,其中一个是以佛教音乐上榜,另一个是以道教音乐上榜。
罗戎平告诉记者,我市目前已经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如果金山水陆法会仪式音乐和茅山道教音乐在此次公示后能够正式入选,那么,我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将增至9项。
内容
具有多重文化价值
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和茅山道教音乐流传历史久远,市民间艺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水陆法会是我国最隆重的一种佛教经忏法事,源于镇江金山寺。
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融合了南北朝以后各朝代的音乐成分,具有净化心灵、行善积德、向往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具有重要的大乘修行宗教价值,以及音乐、绘画、语言、仪式等艺术价值,教化面广,影响广泛。
至于茅山道教音乐,他说,句容茅山是我国道教名山。茅山上清宗坛斋醮科仪音乐在全国独树一帜,历史上享有“国醮(jiào)”之地位。茅山上清派斋醮科仪始于东晋,自南朝齐梁时其宗坛地位确立。唐宋时期是茅山道乐兴盛阶段。在明代正统、嘉靖年间纂修的《茅山志》《茅山志后编》中,均有其“国醮”活动、经韵、乐队等情况的记载。清代以来,茅山道教科仪逐渐转变为“民醮”活动,其传承历史已有1700多年历史。
茅山道教音乐历史悠久,也是中国道教上清宗坛一派特有之产物,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自东晋、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传统音乐成分,堪称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传承
采取专门保护措施
我市的这两项“非遗”经历了长期的保护和传承,得以流传至今。我市如今仍采取了专门的保护和传承措施,继承中华文明和民族传统文化。
金山江天禅寺遵循法事传统,早晚功课从不间断,每年都为海内外信徒举行水陆法会,寺内僧人能熟练掌握水陆仪轨的各项仪文和韵律,并能掌握赞语、书、梵、道、念白、吟颂、念诵等。据悉,为保护和传承水陆法会仪式音乐,该寺有一批僧人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每年还对此投入一定资金。
茅山道院有专职从事保护茅山道教音乐的人员,每年投入资金对它进行保护和传承。每年还选派青年道士人才,到武汉音乐学院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