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一个月时间,困扰多年的化粪池满溢问题彻底解决。回顾破除这个社区“老大难”的过程,“80”后社区干部李丹如释重负。她说,幸亏一开始没有大包大揽。
一月前,有居民找到七里甸街道朱方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丹,反映社区内一处独栋老居民楼化粪池满溢。这是个老问题了,基本上通一次管一年,每到夏季,居民还是会准时来找社区,而社区也会继续找人简单清理和疏通,治标不治本。
这一次,李丹想改改做法。她找来专业人士对化粪池进行全面“诊治”,讲清楚为什么会年年通年年堵,并拿出几套整改方案。然后,社区干部在楼道上贴出通知,要求30户人家每家出个代表,约定周六上午9点在楼下集中,听取整改方案。“召集老百姓开会真的很难。”李丹怎么也想到,反映问题时争先恐后,真正要商量解决方案时一些人又坚决不出。“一户一户的敲门,明明家里有人,就是不出来。”第一次“现场会”在缺席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如期举行。
施工队分析原因后,拿出了两套方案:一是简单疏通,二是重新铺设管道。前一个方案费用少,但来年还要继续修;后一个方案一劳永逸,但改造费用要4000多元。社区干部不拿主导意见,而是让居民自己选择,并提出费用渠道。经过充分讨论,居民提出两点意见:一是让社区询问该小区在不在全市老小区改造计划之列;二是如果重新铺设管道,街道能不能全额承担。会议还选举产生了居民代表,向没参会的居民宣传和解释“会议精神”。
三天后,社区干部带着住建部门和街道的书面答复来见居民。首先,该小区没有列入近两年的老小区改造计划;其次,街道只能承担部分改造费用。此时,居民观点不一,有的主张集资改造,有的还是要求社区想办法解决。最后,居民代表提出改日再议。“休会”期间,居民代表逐一上门谈心,听取每家每户的真实意见。最后得出结果90%的住户都同意共同筹资异地重建,只是有的住户家庭条件有限,不能拿出太多的钱。
居民代表与社区干部会商后决定:原则上每户100元,确实家庭困难的由社区补足不足部分,再由街道物业管理中心支援一部分资金。居民代表将筹资计划向30户居民进行通报,大家一致赞成,短短一周时间钱就凑齐了。社区立刻联系相关专业人员签订协议,并约定三年内堵塞免费清理事项,专业人员重新铺设了管道,并对堵塞的下水管道进行疏通,两天的时间终于将化粪池疏通完毕。整个过程中社区一直做“配角”,尽管不包办,效果却比包办的好,事后回访,基本上所有居民都对此整治表示满意。李丹说:“以后,社区疑难杂症还要这么干。”(刘靓 王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