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陕西:粮食增产后遇到的“瓶颈”

发布时间:2014-07-07 09:2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华网西安7月6日电(记者刘彤)“我们合作社今年生产的小麦在1000万斤以上。来年我们想继续流转土地,扩大规模。但一些规定却成为制约我们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这是记者日前在陕西省富平县采访时,富平县科农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仵继纲发出的感慨。

    科农果业专业合作社2013年集中连片流转土地10430亩后,发包给68户农民耕种,今年夏粮亩产达到1000斤以上。仵继纲说,由于统一耕种、粮食品质较高,陕西省内的多家面粉和种子企业与他们签订了长期的小麦收购合同,每年要从这68户农民手中收购1000万斤夏粮,“如此巨大数量的粮食收获完毕后,需要庞大的晾晒、仓储和烘干场地和相应的设施,但当我们今年在合作社管理的土地上建好这些设施后,却收到了县国土资源局下发的《土地行政处罚告知书》,要求我们限期拆除,并对合作社作出了行政罚款的决定。现在农民都知道规模生产会带来粮食产量的提高,我们也想尽可能多的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进行统一耕作。但现实却是,由于现有土地政策的限制,合作社根本不敢大规模开展土地流转和设施建设工作,收获的大量粮食缺少相应的处理场地和设施,现在有点进退两难的感觉。”

    如此处境,让陕西省凤翔县汇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芝娟感同身受。她说,由于土地政策的不配套,农民收获的大量粮食无处晾晒,合作社只能在学校、政府庭院等地方,为农民提供晾晒场地,而烘干设施无处安置,则成为在晾晒完成后,农民们面临的另一棘手难题。“从凤翔当地的情况来看,目前她们合作社这样能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系列化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还不多,许多规模化经营主体服务能力弱、管理不规范,与农村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距离,亟需国家出台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从而带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稳步提高。

来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黄跃巍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