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镇江市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14-05-13 01:3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4月21日,在全国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电视电话会议上,市委书记杨省世作了题为《加强社区志愿者培训,让志愿服务之树常青》的交流发言,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奇葆的充分肯定。

现如今,志愿者事业全新演绎着大爱镇江的时代内涵,70多个规范性志愿服务组织、1700多支学雷锋志愿者团队,91个志愿者服务站,21万人的志愿者,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领着文明镇江的新气象。

他们的名字叫雷锋

近年来,以“大爱镇江”城市品牌为引领,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机制逐步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全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中率先成立;以党员“三岗三责”为抓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基层社区全覆盖;依托网络平台,各类专业和网络学雷锋志愿者队伍从网络走向现实;“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密集分布在车站、医院、旅游景点、社会福利机构等窗口单位,人人可为雷锋,时时可见雷锋,处处涌现雷锋。

镇江,成为以雷锋命名的班组和团体特别多的“雷锋之城”。

全国三农人物、一辈子置身三农服务的农业专家赵亚夫,被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称为“点燃大地的活雷锋”;润州区和平路街道桃一社区内的中心干道,是一条远近闻名的“雷锋街”,200米长的小街周边活跃着10多支、由100余名党员和热心市民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74岁的“雷锋茶亭主人”张希波,是雷锋生前的战友,在家门口摆免费茶摊为居民服务;“红领巾”雷锋班、雷锋车队、水上雷锋服务台、雷锋车服务班,一个个雷锋团队,组成镇江志愿者的“雷锋群像”。

什么是志愿者,镇江人的答案是,人人争当活雷锋。

他们的足迹遍城乡

上个世纪90年代,镇江的青年志愿服务已经形成较大影响。2009年以来,市文明委加大志愿服务统筹力度,志愿服务呈现跨越发展态势,从青年人为主体转变为社会各类人群广泛参与;从临时性学雷锋活动转变为常态化志愿服务;从自发性活动转变为制度化推进。镇江的志愿者行动正向着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目标迈进。

2010年,镇江在全省率先开发网上注册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2011年,市志愿者培训学校挂牌成立,“3+4+X”志愿者培训模式在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作经验介绍,志愿者培训形成了平台立体化、主体差异化、管理项目化的制度化建设新特色。2013年,“大爱镇江”爱心卡,融服务记录、储蓄爱心、嘉许回馈于一体,引发国内媒体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文明网等数十家媒体进行报道;2014年2月,市文明委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将2014年确定为“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年”,着重在建立“七项制度”上下工夫,努力形成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新特色、新亮点。4月30日,市文明委召开了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会议,“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志愿者,行进在“三关爱”的实践中。生命志愿者、社会妈妈、社会儿女、供电红马甲、镇江达人会、小橘灯志愿者等数十个团队,成为家喻户晓的志愿服务品牌。社会儿女自2008年成立以来,连续六年在新年初一给空巢孤老拜年,常年开展陪孤老过生日、带空巢孤老看新镇江、家政服务,做空巢孤老的“贴心儿女”,累计参与人次达1500人次。

志愿者,行进在社区、企业和学校。连续11年的青年志愿者集中服务进社区,将文体、科技、法律、医疗、教育等民生服务送到社区。“大爱镇江爱心联盟”汇聚爱心团队,长年开展“爱之行”系列服务活动;开设“爱心集市”,义卖爱心物品,开展“帮困助学”“关爱自闭症儿童”等主题行动。

志愿者,行进在网络与现实的互动中。黄丝带网络志愿者、爱心家园志愿者等1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从网络走进社会,让关爱老弱幼残等一大批爱心公益行动,向越来越广的范围延伸。

什么是志愿者,镇江人的答案是,人间处处有大爱。

他们的理念传四方

让学雷锋常态化,让志愿者队伍更壮大,镇江志愿服务爱心网、省内最大的志愿者展示馆、全国首家《志愿者报》,这“一网”“一馆”“一报”作为志愿者教育展示的载体,让志愿者的理念传播四方。

从“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卡,到“大爱镇江”爱心卡,从志愿服务进社区网格、进网上居委会,再到依托注册管理平台推进志愿者表彰激励,“双卡双网一平台”,诠释着与时俱进的创新内涵。

作为镇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名片,镇江的“小橘灯”志愿者实现了全市中小学的全覆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争做“美德少年”“日行一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小橘灯”将志愿精神带入家庭、点亮社区、感恩亲人、服务社会,志愿精神在镇江接力传承。

从“爱在天路、助学达孜”、格桑花行动到赴四川板桥结对孤老,镇江志愿者用他们的“镇江温度”,温暖雪域高原,情系汶川灾区;张晓春,一名普通的医生,为相隔千里、素昧平生的山西临汾患者捐献骨髓,还为患者募捐了30万元的善款,在镇江与临汾两地架起了大爱的桥梁。

有一个纪录,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地市级城市可以突破:截至2013年,占全国人口总数不到0.2%、占江苏全省人口不到4%的镇江,骨髓捐献志愿者总数12423人,占到了中华骨髓库的1.3%,江苏分库的13.3%,成功捐髓志愿者达到37例,成为镇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镇江志愿者现象是什么?它就是雷锋天天在身边;它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它就是让越来越多的普普通通的市民,融入一座城市“文明、大爱”的性格。

如果说,有形的金山是镇江的一个标志,那么镇江志愿者,就是这座城市另一座沉甸甸的金山。(邵利明 胡建伟)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耿业宏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