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惠民丝带”串起法律关爱
——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发布时间:2014-04-28 08:5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2012年11月,镇江“绿丝带”飘进中央电视台,这则法律服务“绿丝带”行动的专题报道,在全国打响了我市司法行政部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品牌。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以“关键的公证”为题,报道了我市司法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的做法和经验。这已是我市司法亮点案例连续第五年亮相央视。始终践行群众路线,立学立改,我市司法行政正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打造“惠民司法”品牌。

        “绿丝带”探索司法服务社区实体化

        “绿丝”是“律师”的谐音。谈起为何编织这样一条惠民丝带,市司法局局长殷敏告诉记者,司法惠民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围绕社区群众需要什么,市司法局提出:引导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服务业直接服务社区、服务群众,进而整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多种资源,形成服务基层的“组合拳”,解决法律服务优质高效问题。2012年6月,“绿丝带”行动起航,在法律服务业与基层社区之间搭建起了绿色通道,让律师蹲点社区,使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在社区实体化运作。

        “居民从原来遇到矛盾需要解决来找我,如今转变为居民有法律疑问来找我咨询。”宝塔路街道李一社区“绿丝带”志愿律师何为告诉记者。让百姓在享受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的同时,更让法治理念渗透进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在这两年多来“绿丝带”活动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影响。社区有近5400户常住居民,涉及的小区有百盛家园、广厦新村、万达广场公寓、常发广场公寓。“早年综合体建设时期,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住在社区里,我们也为他们培养法律意识出了不少力。”

        多维度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除了编织“绿丝带”,搭建司法惠民服务站也是亮点工程。2013年5月,迎江路中心社区司法惠民服务站正式挂牌。中心社区主任阮庆红说,当时社区整建制拆除,针对社区居民分散居住的情况,服务站每个月定期在社区网站上发布法制宣传的信息,联合社区民警结合近期常发生的案例情况出一些提示公告,让居民随身了解居住状况。去年以来,全市服务站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6875余人次,代为受理法律援助申请96件,办理公证105件。

        在去年覆盖率30%的基础上,今年市司法局进一步加快了司法惠民服务站的全覆盖步伐,目前我市已建成村居司法惠民服务站461家,覆盖率超过50%。对此司法部郝赤勇副部长、缪瑞林副省长充分肯定,评价“镇江司法惠民站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绿丝带”和服务站的载体运作下,法律援助也有了坚固的施力平台,我市法律援助省级规范化示范窗口打造实现了“满堂红”,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命名为“便民服务示范窗口”,今年以来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30件,群众满意率稳定在98%以上。实施中的法律援助“村村通”工程正将覆盖网络进一步延伸到村居,让更多的弱势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惠民举措跟着市民需求走

        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降低市民办事成本,市司法局也在做出尝试。3月27日,我市初步推出公证服务九项减免费惠民举措,力求让更多有需要的市民享受到优质的公证服务。目前,扬中一户低保家庭已享受了约2000元的公费证减免优惠。

        3月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惠民生、促和谐’法律关爱大行动”已进入推进实施阶段。目前,辖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在积极组建,丹阳、句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建成。12348司法服务热线也正在升级改造,升级后的热线将转身成为“网上司法局”,面向社会公众和工作对象,提供法律咨询、受理矛盾调解、申请法律援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络服务。“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服务圈”的立体法律服务功能平台正逐步形成。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推出的“牵手新市民,法律春风行”、“新市民学法补习班”;针对广大农民推出的“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做实“惠民生、促和谐”法律关爱活动,市司法局还将按照不同群体的需求特点和规律,开展个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法律惠民行动。

        (谭艺婷 向然)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