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有一则段子是这么说的:你看过的书、吃下去的食物以及心中的梦想,是别人拿不走的。所以,做个爱读书、有梦想的人吧。 说起读书,你该知道: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在这个充满书香的纪念日,让我们聊一聊关于读书的那些事儿。
镇江人爱买什么书?新华书店统计—— 文教、时政类图书常销畅销
镇江人爱看爱买什么书?除去市民网络购书的因素外,来自新华书店的销量统计有一定说服力。作为镇江最大的新华书店——镇江中山书城,仅其位于大市口的中山东路店图书年销量就达60万册左右。日前,在该店经理助理徐云的帮助下,记者调阅了去年1月1日至今年4月18日的图书销量排行榜。 总体上看,文教、时政类图书一直是常销、畅销书。2013年,销量榜单第一名《中国共产党章程》,售出6290册;《科学人才观(简明读本)》排名第三,售出4392册。前十名中,有6本列属文学、教辅类图书。比如去年销量第二的《天堂的卧室也漏雨》,售出4536册。记者了解到,该书作者常新港被誉为中国的短篇儿童小说之王,他善于触动少年儿童成长的核心问题,让孩子们找到成长的力量。这本书是常新港的系列丛书之一,很多孩子及家长一直追他的书。两本工具书《新华字典》第11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也进入了前十,年销量均在2000册以上。
今年1至4月的畅销书榜单类别大抵如去年,也是文教、时政类图书比较热销。榜单前三名分别是《小学优秀古诗背诵指定篇目(75篇)》、《论群众路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记者查看数据发现,一些“闲书”销量也不错。像杨澜的《幸福要回答》,于丹的《于丹趣品人生》,怀斯曼的《正能量》等。而《窗边的小豆豆》、《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童年》等经典书籍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销量。
徐云告诉记者,常销、畅销书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民的阅读习惯。一般说来,大中小学生是购书的主要群体,占到顾客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学生时代正是人生积累知识、开阔眼界的主要阶段,在此期间多接触书籍,大有裨益。常销书的另一个亮点是时政类书籍,这反映了人们关注时事政治的热情。 采访中记者发现,新华书店各楼层的主题展台与当下热点追得很紧。比如,央视正在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展台上有《舌尖上的中国之美食总攻略》;星云大师的《人生就是放下》,也吸引了读者的眼光;《张亮亲子之道》、《田亮亲子之道》,大约是给“爸爸迷”的贴心介绍。 在心浮气躁、世事喧嚣的都市,新华书店可以是人们寻找心灵港湾的宁静一隅。
电子时代来袭,读书随时随地
当手机、电脑占据着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时,很多人发现,他们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改变。爱读书的人依然爱读书,只是,大家不再一个劲地捧着书本。当下丰富的阅读手段让读书变成了一件可以随时随地做的事。
阅读方式越来越丰富市图书馆有免费电子书 提到阅读,不得不提到书香味最浓的图书馆。电子时代来袭,怎样让市民从每日爆炸的信息中抽出一部分时间阅读呢?记者走访市图书馆发现,它正在朝着新的方向努力。 市图书馆副馆长谈沁焱介绍,馆内有成人、少儿两个借阅馆,目前,共办出借阅证6万多张,主力军主要是中老年人和学生。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如今,市图书馆正在大力发展电子平台。
市图书馆网站下的数字图书馆中提供期刊、报纸、电子图书、论文、文库等导航。谈沁焱介绍,其中中文图书共240万种、中文期刊5200万、报纸文章4500万……只要办有图书馆的图书证,在登陆页面输入自己的证号,就能免费阅读这些电子书。 “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图书馆,给予的支持也越来越多。所以近年来,虽然看电子书的人多了,但是图书馆依然没有走出市民的生活。去年的时候,我们统计出的市民到馆数为130多万人次,比之前多了不少。”她说,市图书馆正在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渠道丰富大家的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越发简单市民各有所爱 如果真有古人穿越至今,一定无法理解我们当下读书的方式。不但无需在阅读前净手焚香,甚者连书本都不需要了。拿着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手指缓缓滑动,就能阅读一本书籍。读书,越来越容易。但对于电子书,大家始终保持不同的态度。 采访中,正方的意见是:电子书方便,快捷。“以前听说了一本书,有可能根本买不到,我记得小时候一些畅销书卖得好还会断货。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书网上都有电子版。”丁小姐说,她坐车、等人时都会翻开电子书看。如果随身携带一本书,那就太重了。
当然,也有一群传统的读书人始终对电子书嗤之以鼻。从小喜欢读书的康佳说,她也尝试过看电子书,但是始终看不下去,没有读纸质书那样静心的感觉。她说,“有人觉得能随时随地读书是一件好事,我却觉得这使阅读碎片化了,使我们不再能专心致志地看书,也就是常说的不走心。” 记者发现,除了电子书,如今还有一个名为“懒人听书”的软件也十分受年轻人欢迎。使用这个软件,我们可以像听广播一样听到自己想读的书,正如它打出的旗号“阅读不再用眼睛的手机软件”。不得不说,“读书”这件事在时代的发展中正变得越来越难以揣测。是好是坏,只能等待时间的检测。
关于藏书市民的一次典型调查
书,谁家都有。藏书,反映出一个人的生活气质。记者选取了3位市民,作了一次典型调查。
姓名:王金宇家中藏书:20余本 今年27岁的王金宇目前在昆山工作。谈起家中藏书,他说自己不是一个爱买书的人,家里一共只有二十几本书。看过的很多书都是在图书馆借的。最喜欢看书的时间段是初中和高中,那时候学习压力大,恰好又流行起青春文学,身边的朋友都在看,所以自己也跟着看了不少。 现在,在外地工作的王金宇坦言已经很久不碰书本。“工作比较累,看字太累了,加上手机、电脑上的东西都很多,基本就不碰书本了。除非是工作上要考试了,才看一些专业书籍。”现在,他喜欢在网上看一些电子杂志,觉得省钱又方便。 “怎么说呢,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还是挺怀念自己看书的日子的,现在的时间都被手机、电脑占了,其实真能静下来,好好翻翻书,还是很好的。”王金宇说。
姓名:宁国强家中藏书:三四百本 年过50岁的宁国强是一名锅炉工人。他说,虽然自己学历不高,但是从小就喜欢看书、买书,特别是政治历史类的读物。他的妻子则喜欢看小说,上初中的儿子喜欢漫画、笑话大王等书籍。家里的读书氛围还算浓郁。 “我觉得看书的时候人会很静。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兄弟姐妹多,没办法让我们都上学,所以一直有点遗憾。但是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他笑言,读书让他和亲戚朋友吃饭的时候有了更多吹牛的资本,也让他确立了一套为人处世的方法。不过,目前,他上初中的儿子尚没像他一样喜爱阅读。 他说:“儿子现在看得最多的笑话大王。可能男孩子比较晚熟,还不懂事,所以我也不逼他看一些思想深刻的书籍。什么年纪看什么书,顺其自然最好。”
姓名:金惠宽家中藏书:160册左右 从事法律工作的金惠宽,家中藏书160册左右,大多是与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哲学类书籍。此外,他还常年订阅《读者》《读书》。 一般人看来,《君主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正义论》、《西方哲学基础文献选读》这些书艰涩难懂,但金惠宽读得津津有味。他有边读边做批注的习惯,还养成首读、再读的习惯。记者看到,在《西方哲学基础文献选读》这本书的扉页,标有“2008年6月5日购于先锋书店,2008年6月-9月首读,2010年3月再读。” “书不在多,在于精。”这是金惠宽对藏书的观念。他觉得,买书时要选择好的出版社,选购一些经典的书籍,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受用一生。 (记者 王露 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