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久前发生的“马航”意外失踪事件,公众在表达心痛和悲伤之余,也引发对人生出现意外的深思:能否避免遗憾,为自己人生打造一只“黑匣子”,将自己重要的信息进行存储和传递?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家开展“网络遗嘱”服务的网站悄然走红。
“黑匣子”可装账号、遗嘱、财务等
“谁也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今天确定能做的,就是在这里留下点什么,当你离开,人生黑匣子会传递给你想交给的人。”前日,记者登录了这个名为“您人生的黑匣子‘网络遗嘱’”网站,这段话正是该网站主推服务的阐释,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情感传递、遗嘱备份、财务信息、虚拟账号、私密存档和私密日记六大方面。
在联系该网站张姓工作人员后,他向记者介绍:“‘网络遗嘱’保管箱是个人重要信息存储和传递的平台,用户可将自己的信息、文件、资料、数据保存在保管箱内,并留下指定联系人。如果用户离世,网站将把保管箱内的所有信息传递给用户的指定联系人。”
长期不登录,网站会确认客户是否健在
浏览中记者发现,想要享受“网络遗嘱”服务,必须首先注册登录,同时缴纳一定的费用。1年期目前折扣价59元、2年期118元,可选择最长支付期限是20年,需要1180元。
何时才能打开保管箱?“每个客户都会设置一个登录频率,比如2个月登一次。如果没有正常登录,我们就会通过邮件、短信、电话与他联系,联系无果的情况我们会与用户的指定联系人沟通,确认他本人是否建在,如若去世我们才会将保管箱内的信息转交给保管箱指定联系人。”张先生说,除此之外,失去正常意识或者终身监禁也会触发网站向指定联系人交付储存信息和内容。
客户:
三四十岁,高危职业、常年外出
据了解,该网站从2009年运营至今,已经有36万用户。该工作人员介绍,办这样一个网站源于创建人一次云南飞机之旅,强气流导致飞机剧烈颠簸,一时恐惧让他萌生应及时留点东西给亲人的想法,由于自身搞互联网以及早已了解到国外有此类遗嘱网站,于是便着手创建。
“马航事件”后,该网站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和生活,通过工作人员查询,媒体公布的马航上154个中国人名单中,有31个姓名一次或者多次与该网站客户姓名重复,但由于多数用户设置的登录频率是多个月一次,目前仍无法确定这些人中是否存在设立网络遗嘱。
网站工作人员通过后台统计,提供给记者一份数据:江苏省已有2.8万的用户,其中我市120位用户,据其他媒体报道,南京用户有9000多位,徐州用户有900多位,淮安用户80多。这些用户大多是中青年,三四十岁的较多,高危职业、常年外出奔波的人是主体。
记者就这一新兴的遗嘱方式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一些老年人对这种形式不理解和忌讳,家住桃花山庄57岁的任大妈说:“网络都是虚拟的,一点都不可靠,况且老年人也不会使用网络;年纪轻轻的人在网络就开始立‘遗嘱’,太不吉利、太晦气了。”而今年32岁的孔先生对此态度就缓和很多:“如果出现意外,通过网络留点东西给亲人也是挺不错的方式,但在保管和监督上要抓好,不然信息泄露了,得不偿失。”
律师:
情感宣泄,法律目前不认可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7条规定,遗嘱可以有5种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这种“网络遗嘱”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大唐人律师事务所唐雷洪律师。
“我国法律上只规定了5种遗嘱方式,‘网络遗嘱’没有法律效力,”唐律师认为“网络遗嘱”方式只是给现代人一种情感宣泄方式,不是一种合法的遗嘱载体。他分析,“网络遗嘱”的兴起反映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在下降,有些话没地方去诉说,内心的东西只有放在网络上储存,等生命结束了亲人才能听到之前难以倾诉的内容,“他们顾客以中年人为主也反映了这个问题,通常这类群体压力大,网络恰好成为他们宣泄口”。对此,该网站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解释道:“我们强调人文关怀、情感关怀,在突发意外的情况下留给亲人一点资料和信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遗嘱。”
未来“网络遗嘱”能否成为第6种合法形式呢?唐律师说,目前难以做到,“自书遗嘱有签字、公正遗嘱有法定公证人,他们都有保证,但‘网络遗嘱’缺乏。同时,资料的安全性是大问题,一旦被黑客突破,遗嘱就有可能被篡改、隐私信息被泄露”。
针对部分用户担心网站受到黑客攻击、私人信息被泄露的疑惑,网站工作人员认为大可放心,“我们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及时维护,同时所有的数据资料都是加密保存,安全指数达到国际顶级安全机构级别,就连我们工作人员也无法查看到,即使泄露也只能看到一堆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