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昨天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病媒传播的疾病。那么,市民对“病媒”了解多少,又知道多少“病媒”传播的疾病类型呢?
昨天上午,在10位街头随机采访的市民中,仅有两位三四十岁的市民对“病媒”有所了解,但他们也并不能准确说出“病媒”的含义,只是含糊地表示“应该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的意思吧”。另外8位市民,不仅对“病媒”完全不了解,更是对“病媒”传播的疾病一无所知。当他们面对“蚊虫也能致命,你们信吗”的提问,仅有1人表示“会的,我看过蚊子传播致命病毒导致人类死亡的新闻”,2人在短暂迟疑后表示“听说过”,其他7人均表示“不知道、不清楚”。
事实上,“夺命蚊虫”确实存在。因为诸如蚊子、臭虫、虱子和淡水螺一类的小生物,它们可以携带疾病,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它们,也就是所谓的“病媒”。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病媒传播的疾病占全部传染病的17%以上,每年导致100多万人死亡,10亿多人感染。其中,疟疾致死率最高,仅2012年,就大约造成62.7万人死亡。此外,蔓延最快的是登革热,发病数量在过去50年间增加了30倍,威胁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亿人口。此外,血吸虫病、黄热病、利什曼病等,都是病媒传播导致的疾病种类。
今年“世界卫生日”将活动主题定为“病媒传播的疾病”,目的就是希望提高人们对病媒和病媒传播疾病威胁的认识,并促进家庭和社区采取预防行动。世卫组织也明确指出,病媒传播的疾病全部可以得到预防,而预防这类疾病,最重要的手段始终是控制病媒。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发现被蚊虫叮咬后会出现一些皮肤疾病,在某些传染病高发季节也会有一些体弱者被感染患病。眼下气温逐步回升,蚊虫的活动也将愈发频繁,对市民而言,注意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在公共场所的自我防护,是避免感染疾病的有效方式。
3月27日,我市召开全市血防工作会议,会上透露出的信息表明我市今年计划查病任务7万人,而渔船民等水上作业人员则是血吸虫病查治的重点人群。那么,在这个春江水暖的季节,希望在野外踏青、亲水游玩的市民,如何做才能免受血吸虫病的侵害呢?对此,市血防专家张联恒表示,市民在不明确水体、江滩是否有钉螺等病媒存在的前提下,最佳的防护方式就是不接触水,“不洗手、洗脚、游泳”。(崔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