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3月19日上午,镇江沐在雨中。城西征润洲饮用水水源地,巡检人员老徐用手中的电子巡更棒,在取水口的巡检点“涮”了一下。数十公里外,位于镇江新区的大东纸业车间,经过深度处理的生产废水,回流上了造纸生产线。而在丁卯片区的古运河岸边,此刻正有市民撑着雨伞,散步健身、欣赏风景。
三幅看似毫不相干的寻常生活画面,在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处处长刘秋平眼中,完全可以“蒙太奇”——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一道水生态文明的缩影。
“水生态文明是十八大之后水利系统最重要的关键词,它对于江河交汇、生态立市的镇江,更具现实意义。”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接受记者关于水主题的采访时,刘秋平以水生态文明“一言蔽之”。而在后者庞大的工作和指标体系中,有个指数让这位“老水利”倍感欣慰:镇江的饮用水源地监测达标率100%。
100%对应的是水安全。巡检员老徐手中的巡更棒,便是安全的一部分。在征润洲饮用水水源地,江边的取水口外有3道拦油坝,而更远处的上游高资,新建有水质预警点。两小时巡检一遍,每小时化验一次,24小时在线监测……市自来水公司生产安全部主任陈跃林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选定为取水口以来,征润洲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等级与时俱进。特别是2009年启动水源地保护工程后,各种保护防范措施总投入已超1.8亿元。如今取水口500米半径范围郁郁葱葱,是全封闭的一级保护区。
相对安全供水,集约供用水更能折射文明之光。市水利局节水办高级工程师曹辉钢对此深有感触:镇江虽位于江河交汇处,却是个水质型缺水城市。珍视水资源、厉行节水,应该也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共识。
在市水利局的监测电脑上,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4小时运行,全市92个监测点的水资源实时变化一目了然。3月份以后,市区新新工厂点的地下水位直线上升,已从去年最低的-75.54米升至-15.99米。原来,这家年用地下水近30万吨的企业,不久前被严令禁采。
“我市地下水资源其实很丰富,年可用量达2亿吨,但我们每年的开采量仅120万吨。”曹辉钢说,由于严格管理,全市目前没有一处地下水超采区,成绩全省瞩目。
除了禁采限用,各种节水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也为集约供用水贡献颇多。大东纸业便是典型。这家本该是耗水大户的造纸企业,通过白水封闭、分级回用等节水工艺,年节水减排108万立方米。2012年公司取用长江水253.39万吨,自来水26.69万吨,重复利用水量2913万吨,重复利用率高达91.23%。而在全市,去年的工业重复水利用率也达80%。
生活、生产用水之外,更大的水文章也在镇江书写。刘秋平告诉记者,对照水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近年我市在水功能区总量控制率、生态岸坡率、水域和湿地面积增长率等方面,都有不俗表现,水环境和水生态明显改善提升。
生态岸坡率的增加尤值一提。刘秋平说,过去水利部门修堤筑库、拓浚河道,总是修筑石驳甚至钢筋混凝土的岸坡,近几年则一律修建生态岸坡。这背后,其实有着理念的变化:水利部门对于水的态度,从“治”转变为尊重自然、保护为主。也正因此,无论是古运河还是金山湖,新修的岸堤每至春夏,总是草色青青繁花点缀,绿水拍岸成为一景。
新岸坡背后是新理念,新理念指导新规划和新管理。据了解,近年我市水利部门先后完成了《镇江市水功能区划规划》等多部规划,狠抓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渐入佳境。目前,《镇江市加强河道湖泊水库水体管理的实施意见》即将出台,包括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在内的系列措施,将全面管好我市51条骨干河道,12座湖泊及金山湖,100座在册中、小型水库。
“建设水生态文明,就是要构建起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安全集约的水供用体系、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和先进特色的水文化体系,不断提升我市水生态的自然、用水、管理和意识文明水平。”市水利局局长赵志新说。
湖清、河畅、水净、景美的镇江,不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