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无肛,出生后两三天便被遗弃,到现在,经历过的手术比他过过的生日次数还多……有这样一个孩子,在生命刚刚起步不久就遭遇了如此多的不幸,但人们又常说,不幸与幸运是一对双生儿,相伴相生,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又是幸运的,在当时接收的镇江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相关人员的精心呵护下,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身体机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2008年,这个命运多舛的男孩被荷兰籍夫妇领养,与两个同样被领养的中国姐姐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昨天上午,曾受市社会福利中心监护抚养的孩子潇潇在涉外父母以及两位姐姐的陪同下,从荷兰回到了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市社会福利中心,看望这个“家”中曾经照顾过自己的“妈妈”和一起生活过的兄弟姐妹。
温馨时刻: 两次主动拥抱孩子还记得这个“家”
早上10点40分,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玉梅的手机响了起来,在与对方的谈话中,张玉梅嘴角的弧度越来越大,“到了,终于到了”,她合上手机的同时,一路小跑,兴冲冲往楼下赶,此时,在市社会福利中心大院里,一辆面包车已经停稳,车上陆续走下两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和三个黑发的孩子,张玉梅老远就张开双臂,向着其中一个男孩走去,孩子原先一直皱着的眉头舒展开,他毫不犹豫地迎着张玉梅快步走了过去……
“潇潇,你胖了好多哟”,张玉梅拥着6年未见的孩子,激动地说。一旁的外籍养父母看见张玉梅,也主动从背包里拿出一沓照片交到张玉梅手中,从领养当天,到出国后的生活照,一张张记录着孩子成长的过程。
得知孩子回市社会福利中心“探亲”,当年一直照顾潇潇的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部主任褚明也特意赶来,还没等孩子上楼,就从办公室跑出来迎接。在楼梯上相遇时,褚明一眼就看到这个曾经的心头疙瘩,立刻颤抖着嘴唇,努力绽放出一个微笑。虽然孩子走的时候还不到两岁,并不太记事,但此时见到曾与自己一同生活过的人,一下子开心地笑起来, 小鸟一般扑到褚明身上,抱着她的腰,闷头撒起娇来。
点滴记忆: 两位“妈妈”泪光饱含浓浓的爱
今年8岁的潇潇,2008年被荷兰夫妇BernyKok和Nathalie收养,因为先天性疾病,在这8年中,他先后做过至少9次手术。
张玉梅介绍,潇潇是2006年出生的,当时被丹阳开发区派出所送到市社会福利中心后,他们就发现这个孩子腹部肿胀特别明显,并且还有呕吐现象。进过初步检查,潇潇被诊断患有先天无肛,且情况比较危机。第二天,孩子被紧急送往南京的医院进行了首次手术,术后5个月又到南京儿童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手术,病情才得以稳定,能够正常排便了。说到这里,张玉梅掩不住的心疼,“才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吃这么多苦,太不容易了。”
2008年,一对来自荷兰的夫妇来市社会福利中心,办理了领养手续,将潇潇带往国外生活,就在大家为孩子今后能有个完整的家庭而感到庆幸时,不幸又降临在潇潇的身上。养母Nathalie女士介绍,“其实,孩子到荷兰生活的第二年起,就开始陆续出现吃喝困难的情况,只要一吃东西或者一喝水,他的肠胃就会绞痛,通过多次就医,潇潇被确诊为脊膜膨出,而且,他的病情使得自己无法像常人一样吃喝”,养父BernyKok先生指着孩子面部的鼻试管和一旁装有营养棒的小包解释,“目前的治疗方法就是只能通过营养液维持生活,而营养棒也必须随身带着,8小时就得换一次。因为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都出了问题,潇潇无法正常控制大小便,所以每天都要定时为他排便10次”。说着,BernyKok先生就从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中抽出一个导尿用具,带着孩子去排尿。
“没想到潇潇走后还承受了这么多痛苦”,褚明一时没忍住,说着说着就掉下泪来。Nathalie女士说,“其实,我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跟很多国家的医学专家联系过 ,可是孩子的这种病例很少见,这次来中国,除了寻根,也是想多了解一些孩子当年的病情,为他的后期治疗做准备,我们是不会放弃的。”说着,也开始侧过身去,拿纸巾拭泪。
潇潇成长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周围爱他的人的心,虽然他们都不是潇潇的亲生父母,但是这种感情,却多多少少弥补了孩子从小未见过亲生父母的遗憾。
真切盼望: 希望孩子能见亲生父母一面
此次相见,褚明特别激动,搂着潇潇的手几乎没有放开过,时不时摸摸孩子的头,捂捂孩子的手,明知语言不通,却忍不住对他嘘寒问暖,“外套穿好,不要受凉了。”“现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
在交流潇潇成长故事的过程中,养母Nathalie女士还拿出一本制作精美的相册,送给市社会福利中心,照片上的他活泼可爱,灿烂的笑容里全是幸福和快乐,“你现在越来越帅气了”,无数次翻看照片后,褚明笑得合不拢嘴,并把孩子往怀里拢了拢。
BernyKok和Nathalie夫妇此次来中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给领养的3个孩子“寻根”,到镇江之前,他们先去了趟重庆,让在2004年和2006年收养的两名重庆女孩Ayleen和Yindi感受家乡的气氛。
在三个孩子里,潇潇是最小的,也是最受养父母关心的,“他很懂事,也很听话,现在还在学校里学习了自己最喜欢的乐器,虽然孩子现在不太会说中文,但他的根毕竟在中国,我们应该让他明确地知道这一点,这也是我们此行的重要目的。”
短暂的1个多小时的交流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双方都有些意犹未尽,离别在即,张玉梅拿出了前一天在新华书店精心挑选的《诗话镇江》赠送给孩子一家,褚明也主动留下了自己的邮箱,希望双方对孩子的爱能够永远在线,永远延续。
在临走前,Nathalie女士还吐露了自己的一个小心愿,“既然我收养了这个孩子,无论多大的困难,都会克服,当然,我也希望,如果可以的话,能让孩子见一见自己的亲生父母,哪怕只一面,就够了。”
听完一席实实在在的话语,张玉梅十分动容,“一个外国人,为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费尽心力,还能想着要让孩子与亲生父母见上一面,真是难能可贵。”张玉梅在认真查阅完潇潇当年的领养记录后说,“孩子是2006年11月15日凌晨1时30分,在丹阳市开发区小铁路附近被市民发现并报警的,当时虽然多方查找,但一直未能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我们希望,如果有了解相关线索的人,能及时联系我们,了却一个异国妈妈的心愿,也能让孩子知道,自己落地的家乡究竟在哪里。”(通讯员 陈彩姣 记者 杨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