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午,当金山街道杨家门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曾蓉像往常一样,从街坊家处理完事务出来,走在回单位的路上时,一阵淡淡的菜油味夹杂着作料的香气飘进了她的鼻子,虽说没看见“大厨”本人,但曾蓉心中却很笃定:“肯定是边师娘家又开始炸油香了”。
果真,曾蓉刚回到居委会不久,社区回民边玉华就拎着两袋油香来了,“刚炸好的,快来尝尝。”
从1982年起,边玉华就在杨家门社区生活,她说,自己做的油香一直很受欢迎,不光是回民,这里的汉族居民也爱吃,“一般情况下,几斤面就够给一家人做油香了,但周围的邻居都很喜欢我做的,所以每次在炸的时候,我都会给大家带几块,一同分享。”
为了让邻居们随时都能吃上这种回族特有的油炸饼,边玉华还会在社区的“百姓学堂”里对大家手把手教授制作方法,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
参与“百姓学堂”的社区居民,边玉华只是其中的一位。社区党总支书记田桂芳介绍,杨家门社区位于老城区,共有8000多位居民,其中回族、蒙古族、满族、苗族、高山族和达斡尔族等6个少数民族居民就有663人,是镇江市少数民族最为集聚的社区。“针对社区少数民族人数较多、文化多样性的特点,2006年,社区成立了‘百姓学堂’,利用辖区的社会资源,邀请社区民警、法官、大学生等多行业专业人士和志愿者,为各族居民讲解法律法规、民族风俗文化,以及生活常识。不仅帮助社区各组居民解决日常困难,还为大家提供了方便畅通的办事渠道。”
“百姓学堂”成立以来,杨家门社区居民的关系更加亲近。用街坊们的话说,“原本‘百姓学堂’有活动时,都是社区工作人员挨个上门通知,现在,大家每次都是三三两两结伴同去,有的老邻居还会自己献上才艺,给大家带来文化大餐,比如‘医学达人’梁小玲,义务教社区孩子学乐器的回民谈荣喜等。”
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宋国琴介绍,“除了‘百姓学堂’外,社区目前还有针对少数民族群体搭建的民族慈善超市、少数民族法律服务站、少数民族消费维权服务站等平台,为少数民族居民带来了不少方便。比如带领居民走进法院,旁听案件,增加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为少数民族低保家庭提供物资,发放日常生活必需品等,从多方面减少少数民族居民因生活和习惯上的差异带来的不适应,为他们提供更加精细的服务,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
今年,是杨家门社区作为我市“省民族工作示范社区”的第6个年头,边玉华感叹:“在我们社区,哪还分汉族回族呢,各个民族共是一家人,大家互敬互爱,不正是人们常说的和谐社会吗。”
(杨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