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1月30日,镇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室收到来自全区的165个调研课题,其中25个为党工委领导提出,140个为各单位、部门上报。研究室负责人介绍,这标志着2014年新区学调工作拉开大幕;而同一天,“镇江新区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公共账号开通。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组织人事部部长孙家政的话说,新区此举意在积极探索学习型政府建设,并建立起干部长期学习的机制,兴学调之风,促进干部素质的全面提升。
昨日上午,在新区管委会的一间办公室,记者见到了“镇江新区发展研究院”微信账号的维护人吉洁,“官方微信现共有7个栏目,包含了重要政策的解读、外地经验的研究以及带动大家共同思考的思想训练营、每日小知识等”,用最新的媒体传达最新的声音,是她的感受。在吉洁办公桌上,放着一本《2014年新知识读本》,编印日期为2014年1月8日。翻开目录,书中分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新区重点发展产业”“城乡建设·管理·运营”“服务业”“社会事业·社会管理”五个部分,从中央精神的解读到新区实际的应用,“这是一本重实用、接地气的书”,她会利用中午时间翻上几页,“学习不同条口工作的要领”。
通过书本学、通过网络看、通过调研思考,只是新区打造学习型政府的一个缩影。其实,早在去年,新区就开始了如何让学有所成、学有互动、学以致用,成为建设学习型政府积极探索。其中,结对帮带、“双百对接”为主要路径。
去年4月,新区出台了《镇江新区加快培养创新型年轻干部的实施意见》,用三年的时间,培养储备一批“能干事、敢担当、会操作、善创新”的创新型年轻干部,探索符合新区发展要求和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培养方式,形成干部队伍的合理结构,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好的,1000斤大米。款到就发货。”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丁岗镇“万顷良田”现场办公室时,参加工作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叶如磊正在电话中与对方敲定了一批大米的销售。“我的结对老师是杨剑副镇长。”小叶告诉记者,他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农活从未干过,大学专业也不是农业,基本对农业一窍不通,多亏有20年农村工作经验的杨剑的“传、帮、带”,让他迅速实现了从一名大学生到农村村官的转变。
对于帮扶结对叶如磊,杨剑起先有些犹豫,担心包括小叶在内的大学生吃不了苦和“眼高手低”:其实,他们工作主动,尽职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激情四射。“由于表现出色,去年6月底,小叶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如果说帮扶结对注重是的老师的“传帮带”,那么“双百对接”则注重“实战”。新区组织人事部人事科科长贡振华说,结合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去年4月,新区开展了“百名年轻干部服务重点项目”活动,选派百名30周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对接百个重点项目,从项目签约开始直到投产运营,全程跟踪服务。
今年27岁的施俭亮,西北工业大学毕业,2012年作为年轻人才被引进,现为招商一局科员。得知“双百对接”项目后,施俭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动报名,要求对接“台湾系统电子项目”。施俭亮告诉记者,自对接服务项目以来,半年内到项目现场服务40余次,快速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余个。台湾系统电子项目一期已于2013年9月12日竣工投产。(彭鹏 吕赟 赵诗瑶 余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