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镇江市推进作风建设工作综述
施展“组合拳” 打好“持久战”

发布时间:2014-01-24 09:1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2013年,镇江市绷紧“作风弦”,奏响“清风曲”,一场“清风廉雨”润彻镇江大地。

        变化显而易见:下基层调研多了,公款吃喝少了;抓工作落实多了,会议文件少了;轻车简从多了,扰民现象少了;为民解难多了,推诿扯皮少了……一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党员干部共主动上交礼金、礼券、购物卡325.26万元;取消茶话会、联欢会、宴请等活动1867场次,与上年相比节约经费2128.7万元;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经费等“三公”经费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0%、8.3%、15.1%。

        这样的改变源于自上而下的严令推进。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我市迅速贯彻落实,吹响了作风建设的集结号。一年多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责,持续加大监督检查、案件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强力推动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有效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会民风的好转。

        领导带头,以身作则树新风

        市委常委会把作风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列入2013年工作要点。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学习上级关于作风建设的制度规定,并作出具体部署,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将开展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和市级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市委书记杨省世要求:“一定要把‘八项规定’坚决落实到位,市委常委会要从自身做起,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为全市领导干部树立榜样”,并就加强作风建设明确提出“抓学习、抓执行、抓查处、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四方面要求。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说到不如做到:在全市党政机关清理办公用房工作中,杨省世书记、朱晓明市长带头搬进了严格按标准配置的办公室,其他市领导纷纷行动,截至11月底,所有市领导的办公用房都已标配到位,在执行规定方面行动迅速、不留死角,走在了全省前列;轻车简从入基层,市委书记杨省世连续利用三个周末休息日,只身驻村入户,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访民情、知民忧、解民困,相关调研材料在省委办公厅内刊登载;在今年市委全委会、市“两会”等一系列重大会议上,实行改进会风、严肃会纪的六条规定:提高审议质量,“开短会、讲短话”,开门见山,避免空话套话;精简会议材料,除文件外,其余资料一律不发;改革会议简报,期数服从内容,突出效用;严肃会议纪律,不得请假,会场内外一律禁止吸烟;严格会务标准,全部安排标准间,一律用自助餐,不得相互吃请,会场不放鲜花,代表小组讨论不放水果、零食,不发放与会议无关的物品;避免交通扰民,全体代表和列席人员(包括所有市领导),进出会场全部乘坐大客车,小车不允许进入会场,不用警车开道。

        在市委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各辖市区和市级机关部门“一把手”自觉树立“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标杆,作出表率,形成了全市党员干部自觉加强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重心下沉,一线工作得民心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按照“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要求,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从群众最困难、最需要、最现实的事情做起,积极开展调研走访、政策宣传、谋划发展、帮扶解困、矛盾化解等工作,真正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全市形成了领导带头在一线、调查研究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作风转变在一线的工作氛围。

        在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在科级干部中开展“三同三增”活动,排定市县乡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市级机关部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下基层的联系点,包括“四大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贫困户帮扶、入村住户等联系点,形成了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深入开展“百村万户”双达标行动,建立市领导挂帅、部门结对、企业挂钩、强村参与、干部蹲点的“五个一”帮扶机制。全市挂帅领导144名,到帮扶村走访调研963次,结对帮扶部门单位385个,到帮扶村走访调研2164次,挂钩企业748家,到帮扶村走访调研1317次,下派市县两级机关部门369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挂职“第一书记”,力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的贫困面貌。

        市委、市政府推行“一线工作法”,进一步促进了机关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接通地气,帮助基层解决了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受到基层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

        建章立制,持之以恒抓作风

        “八项规定只是一个切入点、动员令”,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才能避免“一阵风”,保证好作风长久坚持下去。

        2013年以来,镇江市第一时间根据中央和省作风建设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市级文件规定,全市各地各部门纷纷结合工作实际,在调查研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勤俭节约、文风会风、监督检查等方面都制订出台了规章制度,形成了用制度规范工作、靠制度改进作风的良性机制。

        在完成规定动作之外,自选动作也亮点频出,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的工作意见》《2013年镇江市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和绩效管理考核评比办法》《镇江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办法》等多个文件制度,对党员领导干部和机关部门的作风建设作出具体规定。其中最重要的一份文件,是市委通过对过往工作经验的总结梳理,于去年11月正式施行的《关于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监督检查的办法(试行)》。这一办法中的“三查一监督”也被视为是我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工作的最大亮点。

        作为一套“组合拳”,“三查一监督”明确了各个党政机关、部委办局、企事业单位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督查检查职责,要求相关单位在内部展开“自查”,就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进行自我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自我纠正。而作为作风建设各项制度的职能部门,必须负责“专项巡查”,对全市各地区、各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组织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如果发生突出问题或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等,办法规定由各级党委、政府督查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展开“重点督查”。同时,运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类媒体,不断拓宽社会和群众民主监督的渠道。

        “三查”主体、职责的明确,为预防和惩治构建起了一个“立体网络”,而“一监督”的明确,则在全社会范围内编织起了一张针对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的“监督网”。事实上,仅2013年,半数以上被查处的作风建设违规违纪问题的背后,都是这张“监督网”发挥着作用。

        督查问责,铁面执纪促落实

        一年多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监督检查的高压态势,对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保持“零容忍”,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严查严纠,一追到底。

        2013年9月,我市一县处级干部因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被市纪委严肃查处。经查,该当事人于2009年6月起,超标准配备使用、长期违规占用下属单位公务用车。被群众举报后,市纪委随即展开调查,及时处置了这一案件,给予当事人党纪处分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同样是去年9月,有市民举报丹徒区某村使用公款购买月饼发放给村干部。接报后,纪委通过调查,认定了该村村委会违规使用公款的事实,并对该村党总支书记作出免去党内职务、购买月饼费用由村干部全额承担的决定。而被追缴的100盒月饼赠送给了敬老院。

        相比这两起案件,关于“镇江新区环保局局长办公室存多箱名酒”一案,更是在当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去年8月9日,镇江本地网站出现一则“镇江新区一局长办公室存多箱名酒”的网帖,次日,该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看到相关报道后,10日当天,镇江市纪委会同镇江新区党工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兵分两路进行调查取证。当晚7时,联合调查组决定对本案立案,并认定了本案责任人责任。当晚11时许,联合调查组将调查结果和对当事人处理意见及时向社会公布,撤销案件主要责任人党内及行政职务,并给予其他相关人员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由于针对该案的调查及时,向社会公布的案情、结论和处理结果详尽清晰,案件的办理赢得了社会舆论的认可和称赞,省委书记罗志军也就此作出批示,鼓励镇江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工作,并总结经验教训。

        据统计,2013年,全市县级以上纪检监察机关共组织督查暗访906批次,查处违纪违规行为40起,对44名责任人分别给予问责追究和党政纪处分。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的同时,及时通报曝光典型问题,在对党员干部形成震慑的同时,也赢得了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信任,在2013年度全省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社会调查中,镇江位列第一方阵。(胡建伟)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