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我院依法裁定受理星宝公司破产申请,请点击链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事件详情。”一条看似普通的微博,从镇江开发区法院“官微”上发布后立即引起关注,短短两小时内就有数十条跟帖——
“破产清算程序是什么?有没有人监督?”
“法律规定我看了,但是我们的工资还能不能够兑现?”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上访!”
……
跟帖的是情绪激动的职工,而破产的企业已凑不出资金。怎么办?法院党组立即行动,做好职工安抚工作的同时,迅速变现企业资产,筹集资金,在政府等多方参与协助下,经反复磋商,最终上海宝钢给付破产企业1100多万元债权,该笔款项当即全部用于解决职工劳动债权。“法官监督发放星宝公司职工工资及养老保险”的微博也在第一时间发布,满意、感谢的跟帖超过了260条。
据统计,开发区法院的官方微博自2013年7月开通以来,已有近千名当事人和网友通过微信获取了有关立案、调解、审判执行等信息。事实上,所有当事人不仅可以借助微博,还可通过微信实现与该法院的“全景沟通”。“打官司立案该准备什么材料,到哪个窗口办理,预约立案等,加他们法院的微信,就全部OK了。”新区大港街道港南社区居民王先生对记者说。他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法院微信平台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立案、审判、执行等12个服务板块一目了然。“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就能和法官直接交流了。”
“身处‘微时代’,我们就要把便民利民工作‘微小化’。”该院院长高国华说。总结“两微”成效,法官们认为,微博微信不仅可以提升办案效率,更能让法官听民声、知民意、贴民情、暖民心。近期,该院在微信平台上新设“本院动态信息”和“联系法院”栏目,每天播发工作动态、重大案件审判信息,同时落实专人值守微博,对网友留言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并及时反馈。
网上走“群众路线”,网下的现实工作更要实实在在。
去年年底的一次“院长接待日”,民工赵杰终于看到了两年艰难讨薪的希望。在高国华多方协调下,办案法官从某专款账户中先行提取了工程款用于偿薪;家住大港街道的王大娘已94岁,摔伤住院后儿子不肯承担医疗费。经人指点,老人打电话向开发区法院求助,当天下午法官就赶到医院为老人免费立案,几天后,老人的儿子到医院缴清了费用。新区一些小微企业起初也不相信法院能为他们解决“融资难”,开发区法院首创“法院确认债权质押贷款”新模式,利用与辖区银行共建的诚信平台,推行应收账款质押的融资方式,帮助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多起成功案例引起媒体关注,《人民日报》对此作了专门报道。
开发区法院的“新群众路线”已融入日常工作中。该院将信访室改为来访群众接待室,把信访群众意见当信息主渠道,认真处理。同时深入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律师、社区群众、在校学生参观法院审判庭,观摩庭审,主动听取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确保司法为民取得更大实效。
服务经济发展,也是开发区法院的工作重心之一。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发展时,法院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为企业献计献策,办案法官积极为辖区企业清欠在外货款。企业遇到融资困难时,开发区法院联系辖区内银行,帮助小微企业快速获得贷款,年内成功举办镇江新区首届圌山法企文化节,帮助小微企业融资2000余万元。
(钱华明 徐吉梅 崔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