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我看不懂,但他做了我就懂了”
——见识丁庄村农民葡萄培训班

发布时间:2014-01-16 09:0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又到了每年冬季葡萄的剪枝培训班开班的日子,熙熙攘攘的自行车、山机围满了句容市丁庄村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大门,上午8点培训班正式开课,9点还有村民陆陆续续或骑车或开着山机匆忙赶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葡萄剪枝专业技术培训班,然而却吸引了来自本村、其他乡镇甚至南京的溧水、六合等地的农民如期而至,每期都要连办3场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记者见到,听课的农民也挤满了上下两层楼。

        1991年,时任镇江农科所技术员的芮东明结识了创业屡屡失败的方继生,一个是留洋归来渴望施展抱负的青年干部,一个是对农业技术求知若渴的创业青年,用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用技术带动农民致富,两人对农民致富共同的追求碰擦出友谊的火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刚开始在方继生家里开夜校,到租用小学教室授课再到如今固定的两间多媒体教室,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以及老方的影响下,教室条件在逐渐改善,听课人数也从刚开始百把人发展到了今天1000多人,唯一不变的是基层农技员与创业农民对这片土地深厚的热情,以及农技员将农业推广的“最后一公里”缩减至“零距离”的决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推广农业技术不是让一个大户独享“蛋糕”,而是让老百姓都能分享到甜头,这也是已去世的老方的生前意愿。丁庄村60岁的严守信18年前就开始种植葡萄,自己的1亩8分地今年卖了2.3万元,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儿子也开始种植葡萄,如今,娘俩的葡萄园已发展到14亩。18年来,她坚持每期都上培训班,风雨无阻。然而,令记者惊讶的是,这个好学的老太居然一字不识。“我看不懂,但他做了我就懂了。”严守信很乐观地说。原来,每次讲完理论课后,芮东明都带着“学生们”到老方的葡萄园里亲自示范,怎么套袋,怎么修枝,全都手把手教。

        开班当天,来自六合的“学生”李传将6点钟就驱车往丁庄赶。3年前他满怀信心的种植了100亩葡萄地,苦心经营了3年却“一分钱也没收到”,今年加入老方葡萄专业合作社后就立即来参加了培训班。当所有人都“满载而归”后,只有他还围着芮东明不停地问,看出李传将十分着急,芮东明主动与他互换了电话号码,并约定近期去他地里看一下。“老方葡萄很出名,我相信跟着合作社学一定能种好葡萄。”

        据了解,合作社成立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65次,累计受训人数达6万人次,本地区培育科技示范户300多户,技术骨干126人,农民经纪人52人,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增强合作社的辐射能力和辐射范围。

        如今,方继生的二儿子方应明扛起了老方帮助乡亲致富的旗帜,培训班还是像往常一样期期召开,合作社的大门还是为那些想致富的农民敞开。在方应明身上,我们不光看到像老方一样的“韧”劲,更多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社会责任感。

        谈及培训班给村里带来的福利,丁庄村的陈志云感慨良多:用处大了!1995年陈志云跟随其他乡亲一起加入到合作社的大流中, “老方懂技术,同一块土地种出来的葡萄,他的能卖8—10元一斤,我们只能卖4元左右。”从那时开始,他就坚持每期都上培训班,学技术!往年葡萄过了销售季就闲在家里没事做,自从掌握了剪枝技术后,他带领着七八个人专门上外地揽活,剪枝、套袋子等等从培训班里学来的技术变成一种赚钱的工作,从“学技术”到“卖技术”,陈志云的小团队已经走到大卓、丹阳等地,每年额外给家里带来1—2万元的收入。陈志云坚信技术能改变命运,如今他的15亩葡萄园每亩销售额达1.2万元,他从农民变成了“小老板”。 (杨婕 梁永华 滕庆海)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