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博览会 文雯 摄
行走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大道上的镇江,求贤若渴,敞开大门欢迎各路英才。
抢抓深化改革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两大机遇的镇江,已勾画出新的蓝图,一个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正向我们走来。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景,需要海纳百川,汇聚更多各类人才,在镇江这片热土上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实现理想。
人才兴,则城市兴。大力度推动人才兴市,已成为镇江人的共识。一系列招才引智举措相继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开始试点……镇江,正在成为一座让创新者圆梦、让创业者发展、让合作者共赢之城。
施新政,人才兴市开新篇
打造苏南最具竞争力的“人才特区”,这是镇江的雄心壮志。镇江科学发展靠什么?最根本还是要依靠科技和人才。
一座英才汇聚的城市,必然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近年来,镇江加快发展,需要积聚更多人才参与建设,奉献才智,挥洒汗水。
作为全省地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省辖市,镇江人才总量不足,引进培育领军人才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镇江发展的新活力如何激发?唯有解放思想,高举人才兴市的大旗。
2008年,“331计划”(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率先发力,拉开我市聚集高层次人才全新计划的大幕。2010年,“331计划”加大资助力度,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速度加快,形成我市招才引智高潮期。2013年,我市制定“人才特区”新政,预示着高层次人才工作从聚集数量到注重质量的提升期的到来。如今,我市的人才工作已跃升至全省第一方阵。未来,我市还将迎来苏南最佳人才生态环境建设期。
150万元的人才购房补贴、5000万元的企业融资、100%的子女学费补贴……
去年2月底,镇江人才特区新政横空出世,招引人才的大力度激励政策引起国内外人才的广泛关注。
这一系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大了人才政策的引领带动作用。为了让这些政策更具吸引力,我市吸收集成了全国各地1200多条人才政策,最终提炼出符合镇江实际的20条激励政策,以凸显人才政策“强磁场”效应。
新政提出,镇江将打造苏南人才智力最密集、创新创业最活跃、公共服务最便利、人才效益最大化的国际人才集聚区。这一目标的提出,显现了市委、市政府全面升级聚才环境,为镇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的决心和信心。
求突破,领军人才率先集聚
“这个技术的创新点在哪里?”“市场前景测算过吗?”……去年3月初,评审专家对来自海内外的153名高层次人才逐一过堂。专程前来镇江“赶考”的博士、教授们详细介绍自己的新技术、新项目,希望成为镇江市第6批“331计划”中的一员,在镇江创新创业。
领军人才是稀缺资源。他们往往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也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
2008年,我市启动实施“331计划”,以此促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331计划”提出,3年内引进培育30个领军人才(团队)和1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人才计划。进入“十二五”后,我市又赋予“331计划”新内容:5年内引进培育30名国家层面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00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和1000名海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在市“331计划”的推动下,一大批拥有海外创新创业经历、掌握专利技术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最终选择镇江这块热土,将自己拥有的绝技形成产业化项目,实现创业梦想。截至目前,“331计划”已经评审6批,已引进资助375个人才(团队),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1207名。“331计划”红利初现,“331计划”人才项目销售额达54.2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带动就业1.4万余人。
而更高水平的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等高层次领军人才集聚计划也正在深入推进。截至去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42人,入选省“双创计划”141人、“创新团队”9个。
展绝技,能工巧匠镇江造
政府搭台,镇江技能人才破天荒地站到舞台中央。去年11月底,镇江历史上首届技能人才博览会开幕,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汇聚市体育会展中心,展示绝技绝活。闻讯而来的市民过了把瘾,纷纷感叹:“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的理念正逐步被全社会接受。如今,身怀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很抢手,他们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同样是“镇江制造”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1.36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586人。
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制定了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优秀高技能人才已纳入享受政府津贴制度范围。为改变高技能人才后继乏人的状况,我市逐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高技能人才竞赛选拔机制逐步健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蓬勃开展,成为加快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渠道。
高技能人才如今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重了。以“企业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开始建立,蓝领高端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攻关、工艺创新和带徒传技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价值。
■ 相关链接
各界人士热议人才兴市
为如何留住人才支招
人才兴市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不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相应的建议、提案,普通市民对此也有话要说。
“人才兴市提得很及时,它适应了镇江转型升级的需要。”市人大代表朱勤说,镇江以前的产业结构偏重,现在正在打造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迫切需要我们引进高新产业。伴随着这些高端产业的积聚,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来镇创新创业。“希望镇江能留住这些高层次人才,给他们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
朱勤在平时走访调查时了解到一个现象:一些人才引进后留不住。镇江为何留人难?经过认真调查,朱勤发现,现在一些人才配套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镇江人才的总体环境仍然有待提高。外来人才反映,镇江企业的工资不高,一些园区较为偏僻,生活服务设施不到位,一些外地大学生缺少归属感,对镇江没有“家”的感觉。加上周边城市整体竞争力强,一旦工资不如人家,外来人才便会流向外地。
朱勤说,这几年,镇江各种人才政策出台了不少,引进人才的力度也很大,但可能经济实力有限,如何留住人才仍值得思考。
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焦文瑞是位市政协委员,2010年他从同济大学博士毕业,因为在大学读博期间做论文的缘故,他与镇江结缘,毕业后来镇加盟研发团队。焦文瑞同时也是市“331”人才,他对镇江人才环境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焦文瑞告诉记者,镇江人才引进的力度很大,企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越来越重视,在苏南很有影响。镇江人才特区政策制定时,有关部门还征求过他的意见。
焦文瑞所在单位有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创新,必须有高层次人才参与研发。从焦文瑞在镇江这几年的经历看,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上对高层次人才予以关心支持,并优先申报项目、科研资助资金等。“还帮助引进人才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我们感到很满意”。
做人才招聘工作的孙秀宝对人才兴市寄予更多的希望。他说,镇江引进人才在省内有位置,每年引进1万多名本科生,但为何大家仍感觉人才不够呢?一方面镇江经济总量较小,优质企业相对而言较少,薪资水平与南京、上海、杭州等发达城市比有差距,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尚不完善。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像镇江这样的中小城市,如果没有薪资的优势,他们便会到其他发达城市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几年,镇江加大了政策优惠力度,制定了不少服务人才的政策,孙秀宝期待新的一年进一步落实好政策,以吸引更多人才来镇创新创业。同时,他希望企业也要转变人力资源观念。一些民营企业注重降低成本,认识不到人才兴企的关键作用,对外来人才的发展空间仍不够重视,导致一些年轻人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前景,便流动到其他地方了。
为提供更好的人才服务环境,孙秀宝透露,今年人才服务部门将对初次就业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制定相应政策更好地吸引他们在镇江创新创业。同时,摸清镇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人才服务。
市民周斌也认为这几年政府引进人才力度挺大,但人才积聚的成效还没有得到充分显现。他坦言,现在各地都在加紧吸引人才,出台了各种举措。特别是发达地区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人才流向这些城市。因此,镇江更需要政府出台相关人才政策予以引导,更多地吸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让他们留下来,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出力。(沈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