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社会保障,织就织密安全网

发布时间:2014-01-07 09:1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社会保障,织就织密安全网

        本报记者 翟进

        金山网讯 坚持发展,民生保障优先。

        人民群众最期盼什么?就业有门路、生活有保障、发展有机会、收入能提高……

        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尽早补齐社会保障短板,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一年来,一张横向覆盖全市300多万人口,纵向贯通养老、社保、医疗、就业、社会救助和福利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正不断织就织密。

        民生保障无小事,一举一动总关情。

        “全民社保”时代

        向我们走来

        虽然时值寒冬,可家住象山街道红旗村的陈世魁心里热乎乎的,因为他从2013年9月起,每个月都能领到一份丰厚的“养老金”。“当了一辈子的农民,打了一辈子的工,没想到临老还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今年60岁的陈世魁在言语间,透着发自心底的激动。

        陈世魁是失地农民,“我们家近3亩农田在2002年被征收了,就在现在的镇江技师学院这里。”他介绍,从那之后一直在外打工,之前自费购买过社会统筹,每个月能领取600多元的生活保障金。而自2013年8月起,由政府补贴3.8万元,加上自费一部分,老陈在京口区人社局办理了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相关手续,“现在我每月能领到1500元养老金,今后也不用愁生活来源了。”

        陈世魁只是我市受惠失地农民的一个缩影。据京口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京口区曾在2011年集中为失地农民办理参加城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时参保的失地农民达7000余人。此后,有部分因种种原因,未来得及参保的失地农民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欲望强烈,多次向人社部门反映。为此,2013年8月起,京口区针对辖区失地农民再次放开政策,此次参保的失地农民有1800余人,9月份完成资料登记工作,目前这部分人群已经全部享受城镇社会保险待遇。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保险“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作为一项基本方针,旨在开创“全民社保”新时代。然而,长期以来,我市少数边缘群体游离于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之外,如何尽快将这部分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如何真正做到“全民社保”?为此,多部门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尝试。

        我市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保险全民登记办法。以村(社区)为单位,依托基层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开展入户调查,进行拉网式普查登记。通过入户登记,动态掌握参保人群和未参保人群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市人社部门摸清了法定劳动年龄段(16至60周岁)、养老年龄段、在校学生、学龄前儿童情况,准确把握人员结构状况和人数,网格化统计乡镇(街道)、村(社区)人口未参保情况,建立参保状况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此外,对重点行业、劳务派遣企业、新办企业进行拉网式调查,充分了解相关领域未参保情况。

        通过一系列面广量大的举措,“人群全覆盖”的目标基本实现。

        在“制度全覆盖”方面,我市以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将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从业人员和非从业人员两个组成部分的框架结构,建立全覆盖制度,努力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其中,居民养老保险以国家和省的新农保政策为主体框架,整合我市原有的老农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等制度,形成适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居民医疗保险按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的并轨要求,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策适度调整,形成城乡统一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在“服务全覆盖”方面,我市着力建设15分钟社会保障服务圈,以此为契机,建成覆盖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社保经办服务平台网络,将经办服务工作重心下移至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实现基层平台服务功能的全覆盖。鉴于未参保人员分布较为分散的特点,我市将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定期检查的办法,夯实每一个工作环节,分3年完成充分保障“乡镇(街道)、村(社区)”示范点建设创建工作,最终实现在任何一个经办服务前台,参保人员都能够“一站式”办理所有社保手续和业务。

        目前,我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在98%以上。

        最基本民生保障

        成为“兜底安全网”

        最低生活保障被称为“生命线工程”,是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只有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底层群众生活保障,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从市民政部门提供的最新情况汇总及数据来看,包括低保、抚恤补助、养老等在内的安全网越发牢固越发厚实。

        ——我市积极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在提高低保标准的同时,全市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其中丹阳和句容市达到480元,其余5个辖市区提高到520元。仅去年前三季度就为4万余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低保金超过9100万元。

        ——及时启动困难群体物价补贴机制,去年先后5次为五类群体发放补贴2022万元,保障5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建成了全省领先的跨部门救助核对信息系统,并对市区近2.5万名低保对象进行信息核对,规范低保管理,仅去年1-9月,全市低保对象新增1870人、退出2944人、调整补助标准604人。

        ——落实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市各类优抚对象的补助标准较上年增长11%以上,如一级因战残疾军人的伤残抚恤由上年的42659元增至47626元,并已发放到位。

        ——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全市新增各类养老机构57家,新增养老床位2731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2.8张,目前暂列全省第五位。

        ……

        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体现了党和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决心。

        好消息仍在传来。刚刚结束的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保障民生”再次被重点提及,并成为2014年发展重点工作之一。我市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推进医保市级统筹。完善“五险合一”和被征地农民进“城保”,加快实现社保制度和人群“两个全覆盖”。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的问题,也已有了探索解决之道。

        我市将切实拓宽增收渠道,更加关注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的收入增长,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动态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企业一线职工收入持续增长,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深入开展“百村万户”双达标行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关注低保边缘和“支出性”贫困群体,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有效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期待,随着改革措施的落实,人民群众将得到更多实惠,每个家庭将生活得更加幸福。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