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听,“流动花朵”成长的心声

发布时间:2014-01-02 09:2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外来务工人员早已是这个城市里不可或缺的分子。有他们的辛勤和汗水,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方便,我们的城市才会越来越美丽。他们的子女,如今在镇江的生活又是怎样?能否接受到和镇江孩子一样的教育?近日,记者来到市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最高的蒋乔小学,来看看这些孩子的生活状态——

        听,“流动花朵”成长的心声

        同城化教育,是城市的包容和担当,也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了最美的家

朱宇在自家书桌前做作业 古瑾 摄

        京江晚报记者 古瑾

        蒋乔小学,一所只有308名学生的校园里,有222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高达72.1%。

        这些孩子,或是在上小学前就跟随父母来到镇江,早已视镇江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或是本来一直在家留守,由爷爷奶奶带大,现在爷爷奶奶带不动管不住了,父母没办法,不得不转学来到镇江。

        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基层的孩子,生活的艰辛,让他们早早懂事,小小年纪就学会生活的自理,可又因父母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造成他们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当记者走近这些孩子,感受到的,除了辛酸和苦涩,更有自立和自强。最重要的,是看到了我们这座城市给予这些孩子的包容和责任。

        五年级的姐姐,

        照顾五年级的弟弟

        姐姐赵张红,12岁了,弟弟赵金桥比她小1岁,姐弟俩都就读于蒋乔小学五(1)班,来自连云港灌云。

        姐弟俩的成绩谈不上优异,可都是让老师放心的孩子。可从这学期起,两个孩子渐渐有了些不正常,这让五(1)班班教小组负责人蒋瑶老师心生疑惑。“两个孩子经常衣服很脏,作业也比以前马虎,上课有时还走神。发觉这些异样后,我们第一时间和家长用校讯通做了沟通,可家长没有反馈。”蒋瑶找两个孩子谈心,可孩子们只是说,妈妈去南京打工了,现在是由爸爸来照顾他们。

        实在坐不住了的蒋老师让孩子们带信给爸爸,约好家访时间。“我是想和家长沟通一下,工作再忙,最起码也要让孩子们吃饱穿暖,毕竟孩子们还小,需要照料。”可在姐弟俩家等了一个多小时,爸爸也没有回家。

        事后,姐弟俩的爸爸给老师回了个电话,可就是这个电话,让蒋老师心酸不已。“赵爸爸是开货车的,忙起来的时候,下班没个准点,本来都是孩子的妈妈在照顾他们。可是这学期初,姐弟俩的妈妈离家出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赵爸爸不敢告诉孩子们,每当孩子们问起,只是说妈妈去南京打工了。姐弟俩已经快半年没有见过妈妈了。”蒋老师一再叮嘱记者,“采访的时候,千万别提他们的妈妈。”

        当记者找到这姐弟俩,表示想和他们聊聊家常时,俩孩子都显得相当拘谨。

        “上学放学,爸爸接送你们吗?”

        “爸爸在学校附近租的房子,我们自己走,步行10分钟就到了。”

        “放学回家后都干些什么事呢?”

        “我们一起做作业,然后等爸爸。有时爸爸回来得晚,就会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就自己做晚饭。”

        “爸爸回家还检查你们的作业吗?”

        “爸爸工作太累,回家吃过晚饭就睡了。需要家长签字的,都是他早上起来签。”

        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姐姐回答,弟弟有些害羞,不怎么说话。在生活中,只大1岁的姐姐也几乎完全承担起照顾弟弟的重任。

        20分钟回家路,

        他已独自走了三年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因为忙没时间接,放学都是我一个人回家。”蒋乔小学五(2)班的朱宇,是个憨憨的小男孩,说起自己独自一人回家这样的“小事”,很不以为然。

        采访的当天,记者陪同朱宇,走了一趟他已经单独走了3年的回家路。我们的聊天,便在这长达20分钟的路途上展开。

        “什么时候到镇江的?”

        “6岁就来了,对老家淮安印象不深,在镇江已经住习惯了,有很多朋友,还有干爸干妈。”

        “这路边还有池塘呢。你放学的时候,会在池塘边玩吗?”

        “妈妈不许我在池塘边玩,我只是偶尔在这里,看人家钓鱼。”

        “平时玩电脑游戏吗?”

        “每周五,爸爸带我去干爸家,可以玩一小时电脑。不过,电脑游戏玩多了不好,影响成绩。”

        ……

        就这么一路聊着,我们走了10多分钟的乡间小路,来到了大马路上。

        “第一次一个人走路回家害怕吗?”

        “不害怕,爸爸妈妈很早就教会我怎么过马路,我还会骑摩托车呢。”

        朱宇话音未落,一辆渣土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这里是乔家门路的一个转盘,各式卡车渣土车不时经过,而朱宇要在这里过两条马路。看着朱宇老练地在车流中穿梭,记者的心也跟着拎拎的。

        穿过转盘后不久,就是朱宇的家。杂乱、破败,这是朱宇家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小屋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还被隔成了前后两间。前间堆放一些汽车修理的配件和杂物,是爸爸干活和妈妈烧饭的地方;后间,一大一小两张简易的床和一个书桌,便是全部的家具。最“昂贵”的莫过于一台空调和一台电视机,这是朱宇家仅有的两样电器。

        没有玩具,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脑,朱宇的家里,没有一件现在的小孩子最喜欢玩的东西,甚至连卫生间也没有。问起朱宇的新年愿望,小男孩有些腼腆,“我在学校的航模兴趣小组玩过遥控飞机,太有意思了,希望新年里我也能有一架自己的遥控飞机。”

        妈妈不识字,

        校讯通都得请邻居看

        蒋乔小学五(2)班的胡乔,是这学期才从老家涟水转学过来的。

        胡乔的爸爸在常州打工,之所以转学到镇江,是因为镇江有胡乔的大姨,更因为“镇江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特别方便”。

        在五年级之前,胡乔是在老家上的小学,由爷爷奶奶照顾。如今,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胡乔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有主见,爷爷奶奶已经管不动他了。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迫不得已,由妈妈陪着胡乔转学来到了镇江。

        语文老师胡媛告诉记者,胡乔刚来到蒋乔小学时,学习完全跟不上,尤其是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最关键的是,他妈妈不识字,用于家校联系的校讯通根本派不上用场。”

        无奈之下,老师只得一遍一遍地打电话沟通,一次一次地家访。“这样的孩子,特别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胡老师说,可孩子的养成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毕竟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

        有时候,胡乔的妈妈也会请邻居帮着看看校讯通,了解孩子作业做没做全。至于检查作业签字,就只能麻烦胡乔的大姨父了。

        “如果是夏天学校开家长会,穿着拖鞋来的,一定占了绝大多数。”蒋乔小学校长卢海程打着比方对记者说,蒋乔小学的家长们,有在周边承包农田种菜的,有早晨卖包子煎饼的,有开货车运输的,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低,不识字的家长不在少数,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相对偏低,“与普通小学相比,我们的老师不得不在这些孩子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同城化教育,

        给孩子们最美的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镇江,在镇江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京口区现有在校小学生17749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577人,初中生1547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74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占比22.5%;润州区现有在校小学生11676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386人,初中生有3267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826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占比34.46%。为了方便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市公办中小学就读,我市实现“统一编班、统一管理、统一学籍、统一教学”,让这些孩子享受和镇江孩子一样的待遇。只要符合政策,按实际暂住地一律就近免试入学,不用交一分钱择校费、借读费或是赞助费。

        “每年开学前夕,学校都组织老师主动到施教区幼儿园,和即将升入小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沟通,专门打印出入学所需的资料目录,让家长们有目的地准备材料。”卢海程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所需资料比较多,提前告知家长,可以免除因手续不全而上不了学的麻烦。

        在润州区,教育部门还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问题纳入财政管理体系,统筹安排,实行“凡接收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奖励学校1000元”的政策,积极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城待遇。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还有一个利好,便是2013年起实行的江苏省“异地高考”政策。只要在我市取得普通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普通高中学习经历,同时其监护人在我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即可在我市报名参加高考。2014年高考,我市就有145名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参加,远超去年的16人。

        在记者采访中,朱宇的妈妈张雄也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打算长期在镇江待下去,以后朱宇还要在镇江上中学、考大学。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