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长江水跑了54公里,流进高庄人的水龙头
这是镇江金西水厂服务最远的地方这是1200户盐区人去年最大的收获

发布时间:2014-01-01 10:0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开水龙头的吴如傲开心地笑了 崔骏 胡祥 摄

        本报记者 崔骏 通讯员 胡祥

        长时间的阴霾散去后,75岁的吴如傲和老伴儿坐在屋外,享受着冬日暖阳。身旁的水泥栏杆上,放着老吴刚沏好的一杯茶。嫩绿的茶叶,一片片,站在玻璃杯里,被透明的水包裹,绿意诱人。

        老吴端起茶杯,缓缓呡上两口,“舒服啊,水还有点甜呢”,他的嘴角有了个明显上扬。身边的老伴儿跟上一句:“记得这个福是谁给你的哦。以前一个星期不肯泡两杯茶,现在一天要泡两杯。美的你。”

        “以前是什么水,现在是什么水?长江水啊,和城里人喝的一样,能不多喝几杯吗?”老吴的回应里,满是得意。

        其实,老吴这份得意,不仅是喝到嘴里的水纯净清甜了许多,也是因为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再也不需要为用水的事情犯愁了。

        一份感触

        吴如傲夫妇是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高庄村村民,老人的儿子常年在北京做项目。最近一次回来探望,他喝到了“久违的好水”。一问父亲才知道,这是长江边的镇江金西水厂生产的水。不仅如此,在家期间,他还发现,楼上太阳能热水器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用了,家里不会再像以前回来时那样动不动就停水了,即便是在晚上做饭的“高峰期”,水龙头里流出的水都显得“很有劲”。

        对儿子发现的,关于水的这些改变,老吴更是感慨良多。“就说太阳能吧,以前水用完了要送水,经常因为水压小送不上去。就算送上去了,少说也得等上40分钟时间,有时候早晨出门着急,又不得不等水送完了才敢走。有一次忘记关送水阀,回来之后,不仅太阳能的水没送满,而且所有的水都倒流光了。问村里其他人,他们说自己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应该是因为水压不够。”老吴说,“其实水厂距离村子也不远,怎么就水压不够了呢。就算水压够,水龙头里放出来的水,也是混浊的。”

        更让老吴他们有些无语的是,过去无论村民是不是用水,每年都必须交120元水费,然后可以使用到一定的限度,“要是超过限度,还要多交钱。我们觉得很不合理,但没办法,没其他选择”。

        如今的荣炳盐资源区高庄村,有居民1200多户,是由原先的高庄、塘北、凡石桥三个行政村合并后形成的一个全新的行政村。老吴,是500户高庄村老住户中的一户。

        前年冬天,老吴他们重新选择的机会来了——镇江市区域供水改造工程延伸到高庄村。

        但是,由于当地部分村民缺少对不同水质自来水的比对,高庄村原定计划的区域供水改造被推迟了将近一年。而正是这一年里,高庄村内的500户居民对自来水改造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种改变

        变化,源于塘北、凡石桥两个村700多户居民身上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

        由于老高庄村部分居民的反对,负责区域供水改造的市自来水公司不得不临时更改改造计划,从塘北和凡石桥两个村改起,“因为那里居民的用水条件,比高庄居民的用水条件更艰苦”。

        徐志兰,土生土长的塘北村居民,也是现在的高庄村的党总支书记。对用水条件的改善,他的感慨是:“现在打开水龙头就高兴。”

        “塘北和凡石桥两个村的村民,1996年之前都是喝井水。之后,因为水质条件实在太差了,村里到处想办法,最终在1998年,把水管子接到了隔壁金坛市一个镇一个私营水厂里,之后,一直喝这个水。”徐志兰说,“很痛苦,真的很痛苦。”徐志兰说的“痛苦”,是几乎所有村民共同的感受,“稍微正常点的时候,水还能放出来,不过有一股漂白粉的味道,而且水量特别小,出水特别慢”。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久失修的水管老化、漏水,导致村民的用水更加困难,“夜里12点才有点水,一桶水放满,至少要10多个小时,而且必须要沉淀很长时间。桶最下面少说会有1厘米厚的沉淀物”。

        这还不止,在最近几年里,塘北和凡石桥两个村时不时会断水,最长的一次3个月没水可用,更恐怖的是,有时候放自来水,还会有螺蛳、红虫跟着自来水流出来,这让居民们的用水几乎没有安全可言。

        “听说要改水了,我们那边的居民迫不及待地要求先改,在市自来水公司的协调下,塘北、凡石桥两个村从2012年底到2013年先后完成了改造。”徐志兰说,“改完就有高庄的村民去比较水质,不比较不要紧,一比较,高庄村民对改水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因为有了对比,包括吴如傲在内的老高庄村居民发现,他们从金坛市另一个镇买了10多年的水,远不如镇江的自来水来得清澈、充沛。于是,徐志兰在推进区域供水改造时,也感受到村民的心态变化,“原先还要我们上门做工作,后来就变成村民到村委会来催着我们改,经常有人看到隔壁家改水了,就会带点气愤地来质问我们‘为什么还不给我们改水,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改啊’”。

        去年11月22日,丹徒荣炳盐资源区最后一户用上了市区自来水,从此告别了饮用水靠井水和向金坛市买水的历史。

        一次“远征”

        “高庄村的居民喝上了和市区一样的自来水,不仅对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也为镇江的区域供水工程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逗号。”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陈义春说,高庄供水改造工程的完成,意味着镇江的区域供水完成了从市区到乡镇再到行政村的全覆盖。

        “从金西水厂生产出的水,至少要‘跑’54公里才能到高庄,比往东输送到镇江新区的姚桥、大路还要远,是目前镇江区域供水输送的最远距离。”负责荣炳供水管理的丹徒新源供水有限公司副经理吴狄说。

        之所以一滴来自市区的自来水要“远征”54公里才能让高庄村民喝上,除了直线距离够远,还因为供水管网必须要经过主管网、支线等多个梯次,绕行一定距离。

        按照市自来水公司的统计,一滴自来水从金西水厂经过多道工序生产完毕后,沿途需要“过关斩将”:润州路、朱方路、南山路、檀山路、九华山路、312国道、镇荣公路,最终再经过一条长长的村镇公路,走过54公里的管道,其间还要经过两次增压泵站的提升才能进入高庄居民的水龙头。

        自从市区自来水“远征”成功,原先为荣炳地区部分居民供水的原荣炳自来水厂也完成了职能的转变,如今这个叫荣炳营业所的小院子里,虽然老旧的水处理等供水设施还在,但里面的机器已经停止了轰鸣,除了存积了些天上来水,已经很干燥了。

        同样,10多年前由高庄居民集资建设的,依靠村里河塘取水、处理后为居民供水的自建水厂,如今也因为好水的到来,变成了猪圈。

        作为曾经的乡镇水厂负责人,凌双明很乐意看到这样的改变,“长江水多好啦!荣炳有盐资源区,也是粮食产区,这里的居民靠这些富了,如今又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了,能不开心吗?”

        一场“战役”

        一村一地的改变,让陈义春倍感欣慰、骄傲,同时也深知责任之重。“区域供水的目的,就是要以饮水安全、城市水源和供水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资源统一调配、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建成水源可靠、水质达标、满足供给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同时,推进区域供水工程,让广大农村群众喝上清洁的自来水,解决乡镇供水矛盾。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这场‘战役’的绝大部分重要‘战斗’,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在等着我们。”陈义春说。

        陈义春说的重要“战斗”,可以在时间的纵轴上进行标注:

        2003年,市自来水公司与丹徒区签订协议,启动丹徒新城供水工程,翌年1月10日正式供水,使丹徒新城与主城区全部联网供水,受益人口5万多人;

        2005年,市自来水公司与镇江新区管委会签订供水协议,拉开镇江新区(大港)东部区域供水工程的序幕,不到一年,完成22.4公里直径1000毫米管道,并建成了沿江路及大港两座10万吨/日的增压泵站,于2006年10月8日正式向大港地区供水,日均供水2万立方米,8.48万人受益;

        2006年,完成丹徒区谷阳镇以及丁卯多个乡镇的并网供水;

        2007年,完成丹徒区辛丰镇并网供水,同年4月,大港区域所有单位和居民都用上了镇江的优质自来水;

        2008年,完成主管道覆盖到各乡镇的工作,实现丹徒区南部乡镇上党、宝堰、荣炳等并网供水;

        2009年,开始对辛丰镇尚未通水的10个行政村实施供水工程,铺设管道97.1公里,同年,相继接收镇江新区丁岗、姚桥、石桥和大路水厂,其中姚桥、大路实现并网供水;

        2011年,谏壁地区3.4万余人及韦岗地区部分居民用上市区清洁、优质自来水;

        2012年,丁岗镇、石桥集镇分别实现了并网供水,对长山片区、高资水台村、高资车家边村和石山湾村、韦岗、辛丰大唐和小塘村等进行改造。

        2013年11月22日,丹徒荣炳盐资源区最后一户用上了市区自来水。至此,区域供水完成对行政村的全覆盖。

        “区域供水对接的不仅是管网,更是理念、管理、服务等的全面对接,我们将全面完善和规范内部管理,逐步实施镇村供水管网改造,让包括高庄在内的广大农村居民,在直观感受到水质、水压发生巨大改观的同时,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优质的服务。”陈义春说。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