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热爱高楼建筑,关心城市建设,把满城的建筑当成自己的孩子……
“镇江高楼迷”紧跟城市“天天向上”
2013年11月15日
2013年9月
2013年6月21日
2012年2月1日
2011年1月3日
记者 王露
近年,镇江新建了很多高楼大厦,它们有的是科、教、文、卫事业的新基地,有的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商圈,有的入住了像你我一样的普通市民。普通人眼中,这些建筑的意义是由它的功能赋予的,抛开这些,它们只是冷冰冰的建筑。
然而有这样一群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他们把满城的建筑“当成自己的孩子”,日日关注着它们的成长与变化。他们就是“镇江高楼迷”,一群热爱建筑的年轻人。
超百名“高楼迷” 他们拍遍镇江高楼
“镇江高楼迷”,碰到这个词汇,你是不是和记者一样觉得似懂非懂。但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高楼迷”,镇江高楼迷只是其中之一。怎么样算是一位“高楼迷”呢?简单地说,就是爱建筑。所谓高楼,也没有高度标准,只是一个概念上的统称。
网络上搜索“高楼迷”,你会看到一个“高楼迷论坛”,点击进入,在华东地区板块内找到镇江,然后,就能发现超百名“镇江高楼迷”的身影。论坛、QQ群、微博都是他们的交流基地。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为众人所知的小众网络团体,但是看看论坛里的发帖热度,你又会发现,这些“高楼迷们”十分热情,每天都有话题。
他们为镇江高楼做汇总,评选最美高楼、最丑高楼,图文并茂地对比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小区,分析镇江高楼总数据……很多帖子的用心程度与专业程度都让人惊艳。在镇江最丑高楼的评选中,年代久远的邮电大厦、京谷大厦都不幸入围。
版主“ONLY~U”表示,“高楼迷们”每登一座楼,都会拍下一个俯瞰的全景,以作记录。
每登上一栋高楼 眼前都是一座城池
除了线上活动,“高楼迷们”还有观楼拍楼的线下活动。
22岁的李天宝是一名自由职业者,爱军事,爱绘画,爱摄影,更爱高楼与城市规划。他加入“镇江高楼迷”一年多,如今负责“镇江高楼迷”的微博维护,每日负责更新和上图。他说,“高楼迷”里有许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大家从事不同的工作,有的是销售员,有的是学生,有的做小生意……但是,大家的爱好是一样的。
微博上什么图?原来,“镇江高楼迷”一直在追踪我市的十几个城建项目,其中,江河汇和苏宁广场是他们的长期关注热点。
李天宝说,江河汇已跟了半年,苏宁广场已跟一年半,每隔几天时间,他们都会在定点位置为这两个城建拍摄新照,记录其成长。截至目前,江河汇已有60多张“成长照”,苏宁广场已有300多张。他们没有把任务安排到个人,只要谁有时间,谁路过,就去拍,“这些高楼就像是我们的孩子”。
“高楼迷里大都是男孩子,年纪都在二三十岁,女孩子少。”李天宝说,他们每登上一座高楼,向下俯瞰时,看到的就是一座城池,心中会有莫名的成就感。这与男孩子喜欢军事的天性不谋而合。
登楼拍楼困难多 “高楼迷”不断发展中
线上团队虽超过百人,但真正不害羞、又有时间参加线下活动的“高楼迷”只有十几人。作为小众团体,这十几名“高楼迷们”在登楼拍楼的过程中时常遇到困难。
李天宝举了个例子,为了纪实苏宁广场,他们每个星期都要去附近一些建筑的楼顶上拍一张全景。这些建筑的顶楼有时锁门,有时不锁。碰上锁门,大家就只能下次再去碰运气。还有一些时候,“高楼迷们”去建筑工地上拍摄,也有一定的危险。
困难虽多,“高楼迷”团队却在不断壮大中。
“高楼迷”另一名版主“sc61267637”介绍,今年,“常州高楼迷”的版主特意过来,与“镇江高楼迷”做了交流。
大家总结发现,常州的高楼迷论坛做得更好,“镇江高楼迷”的线下活动更加丰富,各有特色。以后,两个城市的“高楼迷”还打算联合举办一些活动。
热爱镇江 期待更美“城市天际线”
“镇江150米到250米之间的高楼建筑太少了。”李天宝说,这是他心中镇江高楼存在的问题。
“高楼迷们”登楼远眺时,最爱观察“城市天际线”。城市天际线是指一个城市的轮廓和全景,由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或是许多摩天大厦构成的局部景观。因而, 摩天大厦在城市天际线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苏宁广场正在施工中,建成后的高度在300米以上,但是它的周围缺少250米左右的高楼搭配,从大轮廓上看起来,是不好看的。”李天宝说,现在镇江100米左右的楼很多,未来还会更多,缺少更高建筑的搭配,城市天际线的美观会受到影响。
他选择了一张“高楼迷”在新工人大厦上拍摄的照片作为例子,告诉记者,这样的天际线就挺干净漂亮。李天宝并非专业出身,这些专业知识,都是通过自学、与“高楼迷”交流得知的。这个年轻的镇江小伙子说,他从小就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正是这份故乡情,让他成为一名“镇江高楼迷”。
本版图片由“镇江高楼迷”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