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虑吃得饱到考虑吃得科学,从穿得简单保暖到追求时尚个性,从全家蜗居斗室到享受上百平方米宽敞居室,从出门步行、骑单车到小区内私家车“一位难求”……建区以来的这30年,是京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品质发生质的飞跃的时期。
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从一年比一年鼓的钱袋子中可找到答案。2012年,京口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大关,达到30495元,比2002年的10200元,增长了近2倍,特别是近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速超过了10%。
还是在2012年,京口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5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亿元,分别比建区之初增加了823倍、534倍。日渐增强的财力,为实施民生改善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京口区委书记郭建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办好惠民利民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虽值寒冬,可家住象山街道红旗村的陈世奎心里却热乎乎的,因为从这个月起,他每个月都能领到一份丰厚的“养老金”。“当了一辈子的农民,没想到临老还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今年60岁的他,难抑发自心底的激动。
陈世奎家的近3亩农田2002年被征收,每个月能领取一定的征地补偿金。今年8月起,由政府补贴3.8万元,加上自费部分,他办理了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手续,每月能领到1500元的养老金。
陈世奎只是京口区近万受惠失地农民中的一员。据京口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该区曾于2011年集中为失地农民办理“城保”,当时参保的失地农民达7000余人。今年8月起,针对部分2011年底前被征地农民劳动年龄段人员未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该区再次放开政策,又有1800余名失地农民受惠。
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京口区新农合保障实现全覆盖,投入巨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功能、设施改造。截至目前,建成6家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全面形成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网格化模式基本形成。全区社区卫生服务迈向品牌化,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成为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其中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不久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省、市领导多次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近年来,京口区坚持强化薄弱学校建设,强化均衡编班,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间差距逐步缩小。该区还牵线为10万多名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扶持1300余名大学生自主创业,全区2512户、4156人享受低保……“民生保障网”的越织越密实,是京口区委、区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华舒仪 马弋惠 胡冰心 方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