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爱心涌入,再辛苦也快乐
——走近康乃馨惠民服务中心护理员通讯员 石玉成 记者 朱婕

发布时间:2013-12-03 09:4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海丽是照顾8个重残人员的护理员,这两天还忙着筹备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的活动,几乎不眠不休;家住韦岗的乔九梅,每天带着患有残疾的儿子上门护理,来回奔波;王秀英在护理中干不了的活,一个电话叫来老公帮忙……

        近日,记者走近润州区重残人员的“守护者”——康乃馨惠民服务中心护理员,感受到的不是关于苦累的埋怨,而是连她们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快乐。

        开上车带着儿子去“上班”

        “儿子快,我们该去‘上班’了!”天气转凉,护理员乔九梅患有残疾的儿子开始“赖床”,可是一听到“上班”,他就一咕噜爬了起来。上午7点左右,母子俩开上面包车,从韦岗的家出发,大约40分钟进入处在市区外围的“服务区”,一天的“快乐旅程”开始了。

        一进护理对象邵华家门,乔九梅就利索地干活了,冰箱从里抹到外,卫生间刷到亮为止……“锅里下了面条,一会儿就能吃。”临走前,已经快到饭点,她给失明的邵华平煮了碗面条。回到车上,她发现包里多了个苹果,“心里热乎乎的,刚到他家的时候,门都不给我开,就透个缝。”

        事实上,乔九梅的家庭也曾是受助对象,“看她们干活,挺不容易的,我决定试试。”在康乃馨惠民服务中心成立不久护理员人手紧张的时候,她和丈夫一起加入,一干就是一年多。

        因为儿子离不开人,所以乔九梅必须带上儿子一起“上班”。而每天的奔波对母子俩来说,是一段快乐的旅程。“儿子喜欢出来,他开心我就开心。”如果赶不及回家吃饭,她就给儿子买碗鸡蛋面,自己就着随身带的干粮喝点水,“每次在外面,他都能多吃点饭。”看着儿子大口吃饭,母亲的快乐油然而生。

        护理员樊惠芳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够多的,自己也想出点力。”作为第一批加入康乃馨惠民服务中心的“元老”,她除了照顾自己患有残疾的孩子,她还为15名重残患者提供助洁、助餐等服务。

        8名重残患者都成了她的助手

        杨海丽是“康乃馨惠民服务中心”的主任,也是重残孩子的“护理妈妈”。

        作为组织者有很多事情要协调,哪还有精力做护理工作?“未曾经历,不成经验。”杨海丽在经历中积累经验,从简单护理到心理介入,她试着寻找一种方式,抚慰重残人员及其家庭心灵的创伤。

        “明天的活动,我想唱个歌。”因小儿麻痹症致残的朱谦,要他的护理妈妈“开后门”。“你先来彩排,唱得好就让你上。”杨海丽没有一口答应。而且常常“逼”着他用助行器自己走路。“这个孩子很要强,他更希望得到像正常人一样的待遇。”杨海丽因人施教的方法很快奏效,原先不愿出门的他,现在喜欢骑着三轮车“兜风”,每次集体活动都抢着擦桌子、摆茶杯,“我现在有人样了!”他口齿不清,却很得意,用自己刚学会的字,试着写日记。

        “坐着能干的活,行动不便的人干;跑腿帮忙的活儿,能跑的人抢着做!”杨海丽护理的8个重残患者都成了她的助手。上周,一名精神疾病患者的母亲过60岁生日,杨海丽发出筹备生日会的“号召”,其他几个护理对象立即响应,出钱出力张罗起来,“一桌子坐得满满当当,大家亲如一家人!”

        今年国庆期间,康乃馨助残服务中心开启残疾人与志愿者“聚餐模式”。“烧菜、聊天,坐的坐,站的站,来了30多个人。”杨海丽说,这些有相似经历的家庭互相倾诉,更能帮助他们化解心中的郁结,她希望他们之间形成一种有益的沟通和互动。

        “寻找抚慰心灵创伤方式的过程是快乐的,因为他们对我太好”,怎么个好法,杨海丽没有具体表述,眼眶被泪水浸湿。

        十多个爱心团队集结而来

        起初只有7名护理员,发展至今已有15名。他们护理着润州区215名重残人员。可是护理员的工资并不高,每月只有1500元,采访中,她们对此并没有太大意见,“用心换心,得到认可就很开心。”以奉献为快乐的护理员王秀英,把自己的老公发展成“外援”,自己干不了的活,一个电话喊他帮忙。

        随着润州区残联康乃馨惠民服务中心对重残家庭的关注,除了护理员家属的加入,社会其他志愿者也加入到助残的队伍中,来自市120急救中心、江大临床医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和金山街道迎江路社区的热心志愿者分别与重度残疾人结对,为他们提供长期的健康检查、急救服务和健康生活指导等爱心服务。

        “依托社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120急救中心是我们寻求的第一个社会力量。”润州区残联理事长杜长春介绍,区残联成立的康乃馨惠民服务中心,由迎江路中心社区具体负责提供服务。在众多服务对象中,不少长期瘫痪患者行动不便,健康状况较差,急需得到医疗救助,因此与120急救中心“一拍即合”。杨海丽介绍,目前他们还在和359医院接洽,希望整合更多医疗救助的资源。

        此外,江苏大学志愿者服务队、8090志愿者服务队、博爱车队等10多个爱心团体,与康乃馨惠民服务中心合作,关心和帮助重残家庭。“社会爱心涌入,让我们看到希望,再辛苦也快乐。”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