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记者编辑社区蹲点

发布时间:2013-11-25 10:1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这叫和谐 这里是个“民族村”
 

民族同心亭 张兆勇 摄

  田家门社区与别的社区有些不同,这里少数民族群众较多。“民族同心工程”开展一年多来,服务少数民族群众渐渐成了田家门社区的品牌和特色。

  回族老人戴维高长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不久前,在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下,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医护人员走进老人的家。医护人员细心地为他免费体检,并告诉他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让老人很感动。

  这是社区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一个例子。“田家门社区是一个多民族社区,社区总户数2012户,总人口6028人,其中少数民族户数76户,少数民族人口144人。其中回族116人,蒙古族16人,土家族3人、傣族1人,壮族、苗族、达斡尔族、维族各2人,早在2005年,社区就被京口区统战部、民宗局授予民族工作先进单位。”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慧青介绍,社区把少数民族特色工作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民族同心工程”系列活动。

  “去年10月25日,田家门社区正式启动‘民族同心工程’,京口区委统战部、民政局、民宗局以及6家结对共建企业现场捐赠5万余元作为启动资金。”李慧青说,“民族同心工程”开展后,社区联合高校、医院开展了许多活动。比如,针对老人群体法律知识缺乏,在购物时容易陷入消费陷阱的情况,社区主动结对江苏大学文法学院,通过宣传活动提醒老人别受忽悠,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起老人们的共鸣。

  田家门社区“民族同心工程”主要开展四个类型的工作:多层次、多方位宣传民族政策;全力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法律、医疗、政策上的帮助,对身患重病的困难群众提供医疗及资金帮助;社区品学兼优困难家庭子女有3人,为更好地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社区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对他们进行结对帮扶,设立奖学金;社区困难家庭有9户,低保2户,困难党员5人,对于他们生活中的困难,社区帮忙解决。

  “社区先后成立了‘民族同心工作室’、‘民族同心宣传画廊’、‘民族同心流动展牌’、‘民族同心亭’等。”李慧青表示,社区“民族同心工程”开展时间只有一年多,接下来社区准备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的服务工作,达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张兆勇)

  蹲点记者:张兆勇(经济民生部记者)

  蹲点社区:健康路街道田家门社区

  蹲点感言:多民族社区的有益尝试

  与其他社区相比,田家门社区少数民族居民相对较多,但是从数量上来看,依然只占较小的比例。由于语言、生活习惯等的差异,如何与少数民族群众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田家门社区“民族同心工程”是一个好的尝试。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有人的生活习惯与我们不同,请保证足够的尊重。

  张兆勇

这叫自律 这里有面“幸福墙”

社区居民在“幸福宣言墙”前 杨泠 摄

  “呵护孩子的自尊”、“邻居长时间不在家时,我们帮助照看”……昨天中午11点钟左右,几位结伴路过七里甸街道万科社区的市民站在该社区“幸福宣言墙”前,阅读墙上的文字。

  “万科社区是一个年轻的社区,居民相对来说素质也不错,可仍然避免不了一些诸如随地乱扔杂物、随处吐痰等不文明现象。”万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佳说,“如果直接上前指正,不但不能起到预想作用,可能还会引起对方反感,我们就想,如果社区能有自己的公约或条款对居民日常行为正面引导,那就好了”。有了这样的思考,万科社区的工作人员开始着手制订“幸福宣言”。

  “这些‘幸福宣言’,就是针对生活中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在居民中征集的社区生活准则和宣言。”王佳说,今年2月份起,万科社区工作人员特别制订了《幸福宣言》征求意见稿,向辖区居民发放了2000份,回收了1845份。经过讨论和整理,在今年8月16日,这面长12米,宽1.5米的“幸福宣言墙”在万科社区办公楼东侧草坪建成,墙体上25条涵盖居民家庭教育、环保意识、相处方式的“幸福宣言”不时引来路人驻足学习。

  提到“幸福宣言墙”建成后社区的变化,王佳乐呵呵地说,“每天晨练和傍晚散步时间,都是‘幸福宣言墙’最受关注的时候,经过时停下来看一看内容、交流交流体会,似乎成了这些居民每日‘必修课’,就是在这样一望、一读、一聊间,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入了心,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幸福宣言墙’建好后,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小区里的环境逐渐变好了,以前草坪上还能看到废纸屑、包装袋什么的,你看,现在几乎没有了吧。”中午吃完饭带着孙女出来散步的韩女士告诉记者,每天从家里到社区公园时,都会经过这面“幸福宣言墙”,自己也常常会将墙上的内容逐一念诵,“就当是为自己加深印象,以后多一点文明遵守的自觉吧。”

  在万科社区,除了这面“幸福宣言墙”,在辖区主次干道两侧,还有约80面“讲文明树新风” 公益广告及“遵德守礼”提示牌,在万科社区特设的公用自行车棚上,还竖起了8面显示人文关爱的公益提示,这些设置虽然微小,但是,让走在小区里的人感受到社区对于生活环境和人文礼仪氛围的培养,也感受到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点滴真情的显露。

  (杨泠)

  蹲点记者:杨泠(新闻策划部记者)

  蹲点社区:七里甸街道万科社区

  蹲点感言:幸福,需要共同创造

  干净的道路,整齐停放的车辆,青少年法治文化公园,免费开放的健身房、图书室等涉及居民生活和学习等多方面的设施,体现出社区工作人员要为居民创造幸福;“幸福宣言墙”建成之后,社区居民主动学习“宣言”,改掉以往不文明行为,是想把社区逐步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幸福社区。正是因为双方共同的努力,使得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更加有幸福感。其实,我们平时追寻的幸福生活,就在咫尺,只要有创造的信念,迈开步子,就会发现,获得幸福是可以很简单的。

  杨泠

上期评议结果

读者评议团

46% 54%
 
老记评议团
 
 
45% 55%
 
 张兆勇 杨泠

        读者评议团

        南菁:政府投资几千万元对白莲巷片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是一项民心工程。重要的不仅是对老小区整治得如何,还有整治后的长效管理如何。我希望老小区的百姓能珍惜整治的成果,社区干部能乘整治的东风抓好管理,让老小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才是记者写此文章的目的所在。三茅宫的严老热心助人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弘扬!我衷心祝愿严老健康长寿!

        周斌: 人们都说“邻里好,赛金宝”。可不是嘛,四圩社区的严老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精髓,让我们动容。邻里之间就该互相帮助,不要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可喜的是,在严老的感染下,其他居民开始加入到小区的管理中,正应验了蹲点记者所说的:“只要你愿意付出爱,其实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怀民: 白莲巷片区迎来前所未有的环境整治,我很感动,也很感谢。居住在其他老小区的群众,也盼望整治早日到来。

        陈圣英: 83岁的严升贵老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社区“总理”的桂冠。期盼我们身边多一些这样的“总理”,人人学做这样的“总理”!

      老记评议团

  陈声秦:“四圩社区有个热心助人的严总理”,一个朴实的标题,准确地“丈量”出记者蹲点与社区居民的亲近度。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着根植基层的感人故事,文章娓娓道来,多视角,多层次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可敬可亲八旬老人不为名不为利,甘于为邻里默默奉献的画卷。这样的正能量,读者记者都需要。
  朱秋霞:以前我总以为社区稿子好写,蹲点之后,这样的想法有了改变。社区里有最鲜活的第一手素材,可是更多的是琐碎、繁杂和重复。将这些琐碎、繁杂和重复,整理成一篇或温暖或理性同时还兼具新意的稿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杨泠的稿子,采访细致、笔触细腻,一个业余“小巷总理”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张兆勇的稿件则选取了“环境整治”这个老小区居民都很关注的问题来写。一个写人,一个叙事,都是用心之作。
  胡健:社区里的事,不论大事还是小事,总关乎民生。张兆勇写的白莲巷片区“前所未有”的环境整治,属于社区里的大事,反映了政府对民生的高度关注;而杨泠稿件中83岁的“严总理”,尽管年龄大了,还在为身边许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更是充满了邻里之间的温情。稿件从小事着手,小中见大,以细腻的笔调呈现凡人的温暖。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