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抱团取暖,他们渐渐回归社会
“失独”家庭沙龙将伤痛中的人们拥入了怀中——

发布时间:2013-11-25 09:4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固有观念。对不少家庭来说,当独生子女因为各种原因过早离去,如何面对“失独”的困境,成了大问题。虽然,传统文化早已提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道德要求,但从现实来看,这更像是一种遥远的社会理想。然而,在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一个以“兼相爱、去亲疏”为宗旨的“失独”家庭沙龙将这些伤痛中的人们拥入了怀中,并带着他们渐渐回归社会。

        2012年5月,金山街道在我市率先试点助老民生工程——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24小时运营的居家求助服务中心、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一次偶然的参观接待中,与老伴相依为命的市民叶大姐感慨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晚年没有子女,要是能抱团养老,至少有个照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迎江路中心社区党总支书记阮庆红看来,社区地处我市老城区,辖区内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较多,其中不乏叶大姐这样经历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家庭,“为何不成立一个组织,帮他们一把,至少能给他们一个心理上的依靠?”

        2013年5月28日,一个以“兼爱”为名字,也以此为宗旨的“失独”家庭沙龙在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成立,9户家庭的10多位代表参加了成立当天的联谊会。

        “拘束,话不多,笑容很少。”回忆起当时的聚会场景,“兼爱”沙龙的会长钟莹如此形容。失去子女的伤痛是巨大的,而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子女的话题总会被不经意的提起。为了回避伤痛,“失独”家庭刻意疏离人群,不与外界接触,甚至不愿踏出家门。“特别是家庭中的女性,封闭性和排外性特别明显,组织刚成立时,来参加的基本都是丈夫。”

        今年60岁的高先生曾有一个患脑瘫的女儿,然而在他和妻子的眼中,这个“长不大”的孩子是他们最大的财富。女儿离世后,夫妻俩的世界随之崩塌。不工作、不出门、不与外界联系,封闭的生活一过就是好多年。高先生说,自己以前最怕过节,一到节日前夕就关了手机,因为在他们夫妻眼中,这些全家团聚的节日,是一次又一次的“劫”。

        “当社区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要成立一个帮助我们的组织时,我才发现,自己和老伴该振作起来了。”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坚持参加“兼爱”沙龙的活动,认识了不少和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新朋友,曾经终日以泪洗面的妻子,精神状况也有了起色。“不接触外界,我们俩每天就是怨天尤人,可面对有类似遭遇的家庭,我们总会去开解、宽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就看开了。”

        采访中,阮庆红正在联系江心洲的橘子园,“沙龙里的几个家庭向我推荐的,说是大家可以集体出游,去摘橘子。”阮庆红告诉记者,“失独”家庭之间有共同的遭遇,比较容易互相理解和沟通,但过分局限于这一群体间抱团取暖,并不利于他们走出心理创伤,“只有回归了社会,他们才能健康、积极地生活。”近半年来,“兼爱”沙龙已经成功举办了7次活动, 从和小学生一起包粽子,到国庆期间游“三山”,以及与专业志愿者、心理咨询师交流,固定参与的成员家庭从当初的9户发展到现在的20户,“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能看见笑脸了,活动的氛围活跃了,他们能平静地说出以前的经历了。”

        “88968896”是“兼爱”沙龙的对外服务热线,如今,每周都会有新的家庭通过热线联系到沙龙,“我们欢迎全市‘失独’家庭参与。沙龙将定期和不定期安排组织活动,及时将政府关爱的政策传达到有需求的家庭当中。同时‘失独’家庭成员担心的晚年保障等问题,可以通过这一组织抱团取暖。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关爱,细心呵护和修复着那份破损的爱。”(记者 李溟)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