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多“赖”了3天,中风患者高永桃才不情愿地回到了润州区黎明社区医院。而她的“不情愿”在一个月后发生了“逆转”,“过几天就要出院了,还想多‘赖’几天呢!”从不肯下转,到“赖”着不想回家,这种变化正是润州医改的成效的真实反映。
去年10月,江苏康复医疗集团与润州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合病房”,运作一年,目前“一床难求”。近日,该区七里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传来消息,该中心荣获国家级示范中心称号,至此润州区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家“国字号”社区医院的地区,实现省级示范中心全覆盖。
润州区是全省医改先进区,究竟先进在哪儿?润州区卫生局局长于卫东称,主要在于集团化、优质化、信息化,“三化”工作的开展。
集团化合作,能“上”也能“下”
疑难杂症患者,由社区卫生机构向三甲医院转诊;慢性病、康复期患者,由三甲医院向社区卫生机构转诊——这就是双向转诊。可是,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上转热、下转冷的“一头热”,使三级医院“一床难求”。
“下转难”,难在哪里?根子在于大多数病人和家属对社区医院的技术缺乏信任感。润州区双向转诊运转自如,正是通过与医疗集团的深度合作,解决了这一根本问题。去年10月份,润州区在全市首家试点“联合病房”模式,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由江苏康复医疗集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组建联合病房,在社区开设神经内科康复病房,接受医院进入康复治疗期的住院患者。
联合病房建立了集团医生每天查房制度,大医院“原班人马”直接开进社区医院病房,让康复期患者可在社区医院享受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目前,润州区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医疗队伍:康复集团的50名健康顾问、16个长期坐诊医生,与全区400多名医护人员为30万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今,润州“联合病房”模式已经在七里甸、宝塔路、工业园区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并在全市推广。以一位慢性病患者入住社区医院为例,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栾立敏算了一笔账:其总费用是大医院的二分之一,个人支付费用则是大医院的四分之一。
优质化服务,“叫好”又“叫座”
自“联合病房”创办以来,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下转病人171例,并陆续收到病人家属送来的锦旗。栾立敏回忆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病房”成立之初的情形:组织了16名病人家属来“探营”,结果到了运行那天,只有4人下转。“情况在一个月后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35张联合病床住了31个病人,到了高峰的时候一床难求。”他总结,床位难求的原因在于,“服务跟得上需求”。
“爷爷早上好啊,今天感觉怎么样?”常驻社区医院的市一人医护士长杨爱仙,每天都会带上护士查房,整齐的护士服、笑容可掬的表情、雷打不动的早会,这些三级医院的细节规范,杨爱仙将其“移植”到了社区医院。
在七里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碰到了办转院手续的一名阑尾炎病人家属,他不停嘀咕着:“早知道社区医院这么方便,就不去大医院了,费用减半、环境也好。”(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