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堆成垛的秸秆。 竺捷 摄
每年秋季的秸秆禁烧是一个老话题,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在乡镇一级的防范工作能做到一个什么程度?前天,记者专程来到丹徒区上党镇,实地感受这里的防范措施。
本报记者 竺捷
秸秆禁烧进入关键期
上党镇是丹徒区最大的乡镇,面积近120平方公里,基本上等于一个润州区。辖区内有沪蓉高速、扬溧高速、122省道、镇荣公路。
镇里对秸秆禁烧工作十分重视。今年的防范工作从10月22日开始布置,25日开始进入临战阶段,而这场战役一直要持续到本月25日。
上党镇水稻面积3.98万亩,旱谷地近2万亩,旱谷地的秋收秋种已经结束,截至前天,全镇收割水稻1.6万亩,基本上已相当于六成左右的比例,而如果天气情况好的话,到周日就可以收割结束。可以说,上党镇的秸秆禁烧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镇里有哪些管用的措施?
上党镇的秸秆禁烧工作面广量大,上党镇将全镇划分成上党片区和上会片区,每天由镇里组织两个督查组上路巡视,而全镇15个村每村都有镇里的“定村干部”,全镇还设有11个制高监视点。
上党镇与镇江市一样,属于一个狭长地带,从最南到最北边,有大约20公里,在这样一个区域内防范秸秆燃烧,工作量之大可谓少有。以巡视来说,如果车开慢点,要2个小时才能看完一个片区。
记者前天下午在上党镇内往返40公里,历时2个半小时,车开得比较快,也仅仅看到了上党、五塘、上会、东方、古洞、薛村6个村,而全镇总共15个村。
今年,镇里的基本措施除了市里布置的“实行定村包干制度”和“实行风险金抵押制度”之外,镇里还专门安排了一辆宣传车,记者前天下午2:40在上党镇的公路上,刚好看到了这辆车,前面装着两个大喇叭,一路开,一路广播。这辆车从上午8点开始,一直要开到晚上6点。
疑似火点,原来古洞煤矿在铸造
前天下午,记者跟随镇里巡逻车下去检查。下午3点左右,开到五塘村境内的时候,眺望远处稻田,似乎看到远方有烟雾,地点就在古洞煤矿附近,副镇长辛学俊看到后,立马打电话给附近的村干部,指示去看一下到底什么情况?
又往前开了一会儿,巡逻车绕到了古洞煤矿正面,发现青烟是从煤矿里面冒出来的。原来,煤矿正在进行铸造作业,一场虚惊。但从五塘村的位置来看,极像是有人在焚烧秸秆。
而这样一种紧急处置方式,也体现在镇村二级防范体系中。记者在古洞村附近的稻田边,就看到了当地的一位村干部,他叫郁瑞珍,今年56岁。他骑一辆电动车,膀子上套着“秸秆禁烧”的红袖章,手拿着一把铁锹,在田地边巡逻,对发现的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田间地头网格化防范
前天,记者来到了上党镇古洞村,实地了解村里的防范措施。
村党总支书记陈国伟介绍,村里共有土地3050亩,其中水稻2000亩,旱地1000多亩,目前大约六成的水稻已经收割,估计再有两天就可以全部结束。
面对全村这么多的土地和农户,如何防范呢?陈国伟说,他们采取的是与城市社区一样的方式——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土地划分为28个网格,由10名村干部包干网格。
“实事求是来说,禁烧这么多天,没有一处火点也不现实,但我们都能及时发现,一般能在5-10分钟内处理掉。”陈国伟说,他们发现烧秸秆的是极少数老人,发现了,说两句,他们也比较配合,现在年轻人都不种地了,更不会去烧,而烧一次就要罚100元。
走一圈,现在烧的概率已经很小了
徐建斌负责上会片区的督查,这么多天禁烧以来,他已经总结出了不少秸秆禁烧的规律。
“从农民收割来说,早上7点之前、晚7点后,秸秆比较潮,并不容易燃烧,所以要烧的话并不会这个时候点,而在中午时分和下午5、6点左右,秸秆较干,村民忙了一天,准备收工回家了,往往会放一把火。但从整体来看,经过这么多年的禁烧宣传,大火点已经没有了。”
徐建斌坦言,其实看看田里秸秆的摆放,就能判断出这里会不会烧。有几种情况是不会烧的:实行“稻套麦”播种的,不可能烧,因为烧了会殃及麦粒;还有将秸秆堆成垛,竖在田地里自然晾晒的,不可能烧,因为将其堆成垛花费的时间成本太高;还有如果自家田地间或邻地里还有未收割水稻的也不会烧,因为如果烧的话,一不小心就会殃及未收割的田块。还有真正会过日子的,也不会烧,因为家里用秸秆烧大灶的话,能顶大半个月的燃料呢。
确实如此,今年,上党镇对五塘村的200亩茶园进行了秸秆覆地追肥,而且邻近还有一家草包加工企业,可以回收村里的不少秸秆。
相关新闻:
昨晨空气质量严重污染
戴口罩的人依然很少戴防PM2.5口罩的人更少
金山网讯 昨天我市再次被雾霾笼罩,其中早晨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更是突破300,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空气状况下,记者发现佩戴口罩的市民依然很少,佩戴防PM2.5的口罩的更是微乎其微。
昨天早晨8点,记者登录环境监测总站实时空气质量平台,发现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超过300达到严重污染程度。周边城市南京、扬州、常州空气质量指数全部超过200,达到重度污染。然而,即使在空气状况如此不佳的天气里,在马路上匆匆骑行的市民依然很少佩戴口罩,佩戴防PM2.5口罩的市民更是少之又少。“平常都没有佩戴口罩的习惯,除非感冒的时候!”不少市民表示。
记者在市区药店发现,大部分药店已经有防PM2.5口罩销售,这种口罩型号为N95,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罩杯式,单价14元一只;另一种是称之为国家应急储备单位药店专供Y-2型N95口罩,一只口罩,价格为29.8元,附赠2片防PM2.5活性炭片及2片防流感N95滤棉。据了解,市民对防PM2.5口罩接受度不高的原因,一个是了解较少,另一个就是价位太高。普通的医用口罩,24片装只需要6元,质量较好的普通棉布口罩,贵的才5元一只。“虽然药店已经有防PM2.5口罩销售,但一个月也销售不了多少。”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比较受欢迎的依然是普通口罩。
江大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马国尔表示,现在市场上宣称防PM2.5口罩较多,除了正确选择外,口罩的戴法也有讲究。市民在使用口罩前应该清洗消毒。清洗口罩时,先将口罩放入开水烫几分钟,清洗干净再拿到阳光下晾晒,这样才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日常使用时,佩戴后应将口罩放入干净袋子里,再戴的时候不要翻面。
另外,应当避免长时间佩戴。马国尔介绍说,鼻子吸进的冷空气在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与生俱来,并能通过锻炼得到增强,使人的耐寒力明显提高。戴口罩后这种锻炼受到影响,时间一长,会使鼻腔黏膜自身抵抗能力下降,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记者 张兆勇)
冷空气傍晚前后到 空气质量有望改善
本报讯 昨天,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蓝天彻底“失守”,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
这时候,已经顾不上冷空气会带来降温了,只盼着它的“左右护法”——大风和降水,能赶紧给脏兮兮的空气洗个澡,好让我们更畅快地呼吸。市气象台说,今天傍晚前后,冷空气的影响将逐步显现,我市将出现降水和大风天气,空气质量有望得到改善。
冷空气对空气的清洁力度有多大,也意味着它的实力有多强劲。中央气象台说,这几天北方大部地区将领略到冷空气的“严酷”,呼呼的北风和剧烈的降温将渲染出一幅冬天的场景。内蒙古、陕西北部、东北地区、华北大部、黄淮东部都未能“幸免”,江淮西部、江汉西部、江南东北部等地也将受到波及。在这股冷空气的影响之下,我市气温会下滑一大步,添衣保暖可真要落到实处了。今天多云,偏东风4级,早晨部分地区有雾。傍晚前后到夜里多云转阴有小雨,偏东风转偏北风,风力逐渐增强到5级,阵风6到7级,今天最低气温14℃到15℃,最高气温22℃到23℃。
随着冷空气的慢慢渗透,周日阴有小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气温会明显下降,最低气温9℃到10℃,最高气温13℃到14℃。和今天的最高气温相比,气温一下子跌了8-9℃,而且很有可能,周日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早上,一天下来,你会感觉越来越冷,只恨没多穿件衣服。周一,最低气温会降到5℃到6℃,届时我市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今年下半年以来的第一场霜。(镇气 巫悦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