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和峰 通讯员 陈结春 马红霞
再过半个月,丹阳市明洋有机塑料有限公司的第一只LNG车载气瓶,就将走下生产线。这只样品瓶通过有关汽车生产厂家检测后,会像根杠杆一样,撬开一个数亿元的市场,同时撑起一家面向朝阳的企业。
一年前,明洋公司还在生产有机玻璃,是一家年产值3000万元左右的中小型化工企业。面对全市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公司经历了停产、关闭、转型、新生,演绎出一段极具典型意义的“舍得故事”。
阵痛后的华丽转身
10月30日下午,明洋有机塑料公司内“冰火两重天”。原化工生产区域,一座大型锅炉拆除后的痕迹犹在,一排生产厂房已空空如也。而新生产区域,一条LNG(液化天然气)低温气瓶生产线,正在进行最后调试,样品瓶生产即将开始。
两片氛围迥异的生产区域之间,是该公司历时一年多的转产之旅。“从去年7月份,我们就开始跑市场、摸情况,为企业寻找后路。”明洋公司负责人张伟民回忆。
全市第三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即将拉开帷幕,明洋公司在关闭转产之列。“公司主要生产有机玻璃,工艺老旧,属夕阳产业。”张伟民说,但毕竟已做到数千万元的年产值,还有几十名工人,“就这么关了肯定舍不得。”
凭借多年积攒的市场人脉资源,经过周密调研后,张伟民最终选择进入LNG气瓶生产领域。“LNG气瓶配套用于天然气动力的车辆和船舶,随着清洁能源车船的推广,市场前景广阔。”去年底,差不多在化工生产设备拆除的同时,一条投资5000万元的气瓶生产线开始上马。
目前,明洋公司已和两家大型车企,各签订了一份5000只车载气瓶的供货协议,年产值2.5亿元左右。“要不是旧厂必须关闭,也不会有今天。”张伟民不无庆幸。
不能只算经济账
明洋公司的阵痛,丹阳市发改经信委副主任倪国斌,也以另外一种形式经历。这位2006年起就参与化工行业整治的“老化工”,经历过上百家化工企业的关闭,其间遇到的难、吃过的苦难以胜数。“关了人家的厂子,就是断了人家的财路,工作当然难做!”
2006年10月,我市第一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开启。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关闭化工企业229家,其中丹阳市108家,句容市50家,扬中市27家,丹徒区23家,京口区8家,润州区3家,镇江新区12家。根据计划,今年全市还将关闭化工企业61家,到2015年底,全市化工企业总数将控制在200家以内,小化工企业基本关闭到位,园区内化工企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为了推动这项注定棘手的工作,市、辖市区都设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组成工作队伍,制定出台多项政策,通过经济杠杆、行政措施和法律手段,开展专项整治。“整治通常有三种结果:相关企业搬迁、转产和关闭。无论走哪条路,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都要保证。”市经信委产业发展规划处处长王跃峰说。
对明洋这样的化工企业而言,关闭未尝不是幸事。对一个地区来说,化工企业整治得失焉知?“化工企业整治涉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关眼前和长远,不能只算经济账。”倪国斌介绍,在第三轮整治开始前,丹阳市有化工企业194家,年销售过100亿元,利税近10亿元。整治后,随着企业关闭税收锐减,同时财政还要拿出20亿元补偿。不过这项“亏钱买卖”,却是该市民心工程,换回的是青山绿水。
市化治办相关统计表明,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关闭的229家化工企业,涉及销售23.6亿元,减少税收1.5亿元。但全市由此减排COD1850吨,氨氮77吨,总磷12.5吨,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化工企业的新机遇
王跃峰认为,化工企业专项整治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又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甚至对于化工行业和企业本身而言,也是机遇。“镇江经济一度‘偏化偏重’,化工企业整治为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腾出空间。至去年底,全市因为关闭小化工,腾出土地3500亩。”
同时,化工企业专项整治除了关闭小化工外,更重要的举措还在于,推动全市化工产业往“集聚化、深度化、高端化”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方向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后,一方面化工企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改变了人们‘谈化色变’的影响,为化工企业正了名,赢得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保留下来的化工企业也随之壮大,竞争力更强。”王跃峰说,关键在于做好取舍,有舍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