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居民的“终身学习”,家门口就能实现
京口全力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发布时间:2013-10-24 10:2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京口社区科普大学揭牌仪式

宽敞舒适的社区阅览室

社区教育中心一隅

       “活到老,学到老”,当今社会,“终身学习”已不再仅仅是停留在言语上的口号,工作的压力、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汲取知识的养料。然而,到哪里学?学些什么?这些困扰常常让早就走出校门的我们无所适从。

        其实,我们忽略了就在身边的社区——“在京口区,每一个社区都有居民学校,无论你是什么年龄层次,无论你是什么文化水平,都可以在居民学校接受到你想接受的教育。”京口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朱中其告诉记者,社区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外的所有教育,它不仅为人们提供学习的场所和平台,还为社区居民打造特色学习课程。目前,京口区已被江苏省推荐参加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评审。

        通讯员  朱江平 李祥忠 本报记者  古瑾

        职业培训、文艺活动

        都是社区教育的内容

        日前,当记者来到位于江滨新村的京口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时,刚一进大门,就被悠扬的歌声所吸引。同行的京口区教育局教育科老师蒋礼明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一帮老年人在练声呢。一路顺着教室走,记者看到,几乎每个教室里都坐满了人,有上健康知识讲座的,有跳舞唱歌的,还有练书法画画的。家住花山湾、今年66岁的老人赵斌正在乒乓室里挥汗如雨,“每天下午都要来打上一两个小时的乒乓球,风雨无阻。”赵斌说,来培训学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已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社区教育,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和活动平台,还可以为待业青年、转业军人、失地农民转岗提供技能培训,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大家可以各取所需安排学习。”朱中其说,京口区各街道、社区均建立起一支创业指导员队伍,定期举办创业论坛,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并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同城待遇”,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介绍典型事迹、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对“新京口人”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此外,京口区还充分利用教育文化资源,积极引导辖区内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解放军陆军船艇学院、市老年大学、市图书馆、市体育馆、各中小学图书室、微机室、体育场馆等设施规范有序向社区居民开放。目前,京口区共向居民开放文化、科技、体育、娱乐等场所200多处,有效提高了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也是社区教育的一部分。“魅力京口”系列广场文化活动迄今为止已举办140余场;京口区体育运动会火炬长跑活动反响热烈;社区艺术节、农民艺术节,也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目前,京口区有近30支业余文艺演出队活跃在城乡各个社区。

        特色课程、数字建设

        激发社区教育内在活力

        “京口区还打造了一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深受居民喜爱。”朱中其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本《剪纸入门》,“这是由京口区社区培训学院编印的社区特色教育课程之一。”

        翻开这本教材,记者看到,从最基本的“教你剪几种剪纸形状”,到复杂的各种花鸟鱼虫以及人物的剪纸,每一个步骤方法、注意事项,教材里都作了详细介绍。“课程是教育传承的有力工具之一,社区教育也不例外。课程建设是社区教育核心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建设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社会基石,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保证。”朱中其告诉记者,京口区将中小学校本课程中有关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提炼,整合成适合社区居民学习的课程,让学校特色资源向社区教育辐射,开发了《巧手彩面一片天》《消防知识大家知》《乒乓球入门》《泥土的诗篇》《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等一大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此外,为了使“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理念得到更大程度的实践与拓展,京口区还建成了一个“京口区终身学习网”(http://www.jkzsxx.cn),目前网络课程注册用户已达57930人,总访问量达335785人次。

        记者点击“京口区终身学习网”,看到仅课程设置这一块,就有镇江特色、学习成长、生活百科、科普人文等15个模块,2000多门课程。其中,镇江特色课程约有20门,有镇江美食、镇江山水、镇江创业指南等。

        “京口区终身学习网开设有信息中心、资源中心、考试中心、学员论坛、场地资源、教师培训等栏目,居民只要在网站实名注册后,就可在家进行各种线上学习。”朱中其说,各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还建立了与终身学习网站相链接的教育网站,从而形成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

        万名志愿者、2元/人专项经费

        给予社区教育强大保障

        上个月,市第一人民医院乳房外科副主任医师肖秀娣在京口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多媒体教室内,开展了一堂女性保健常识的讲座,吸引了周边众多女性居民前来听课。

        在江科大社区,有个“4点钟学校”,每天下午4点,都有几名江科大的在校学生、退休老师,在这里义务辅导社区里的中小学生……

        不管是肖秀娣,还是“4点钟学校”里的义务辅导老师,他们都是京口区的社区教育志愿者,而这样的志愿者,京口区共有13200名。

        “京口区城市社区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居民人口15%以上,农村社区志愿者注册率达10%以上,各社区均建立起志愿者队伍服务站。”朱中其告诉记者,京口区已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补充、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社区培训学院拥有专任教师12名、兼职教师250名,各社区教育中心均配备了至少1名社区教育专职管理人员,各居民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社区教育教师,此外,13200人的志愿者队伍给予京口区社区教育最强大的保障。“专兼兼顾的队伍,极大满足了社区教育工作的需求。”朱中其说,京口区还建立起社区教育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资源库,实行了信息化管理。

        此外,京口区还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筹措社区教育经费。2011年起,京口区按人均两元安排,划出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各街道也相应建立起社区教育专项教育经费制度。

        资源整合、搭建平台

        促进社区教育协调发展

        “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居民学校为基础,这是京口区的社区教育主阵地。”蒋礼明告诉记者,京口区正在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的学习型社区,整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开设各种类型的社区学校和相应课程,积极构建以终身学习为标志的社会教育体系,使全区公民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京口区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作为政府践行终生教育和终生学习的培训机构,承担着教育资源整合、业务指导、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教育项目引进开发和成果推广的责任。”据蒋礼明介绍,京口区投入600万元,建成这所占地6.21亩、校舍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内设一室四中心(社区教育研究室、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心、教学和师资培训中心、督导和评估中心、远程教育指导中心)的社区培训学院。目前,京口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已成为集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科普健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新型社区教育机构。今年,在社区培训学院的基础上,又增挂了“京口区社区科普大学”的牌子,充分发挥学院与京口区科协在科普宣传与普及方面的优势。

        按照“以点带面,以创促建”的工作思路,京口区又在6个街道建成6个社区教育中心,目前这6个社区教育中心已全部达到市级社区教育中心标准,有4个创成省级社区教育中心。

        而与广大居民最亲密接触的,莫过于建于社区的居民学校。近年来,京口区不断加大对居民学校的建设,包括经费投入、设施设备的增添、活动场地的扩建等,全区68个社区均建立起居民学校。居民们的“终身学习”,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

        “镇江市创建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动员大会之后,京口区把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作为全市创建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一个着力点,融入大局,全力推进。”朱中其透露,下一步,京口区将继续内引外联,合作办学,积极开发挖掘京口区各社区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把具有社区特色的工作立为社区创新项目,以教育项目的实施服务社区居民,以项目引领社区教育工作向上发展、向下扎根。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