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陶老过生日现场 朱秋霞 摄

        金山网讯 10月11日,都已年过八十的陶祖驷和陆伯业在江科大社区陶祖驷的家中见面了。时隔62年,一对耄耋老人再次相见,两人的手紧握着,久久不愿松开。这段重逢佳话,是本报三年前的一篇报道牵的线、搭的桥。

        寻找62年前“小伙伴”的信

        中秋节期间,江科大社区居委会收到了一封来自上海的信。信中写道,他叫陆伯业,居住在江科大社区的陶祖驷先生是他60多年前上海圣约翰中学的老同学、好友。多年来一直试图与陶祖驷联系,但始终没有联系上,最近听说他定居镇江,希望社区帮助寻找。

        读完这封信,江科大社区主任张琴有点激动。对于陶老,张琴再熟悉不过了。陶老是香港籍,2005年来到镇江。由于子女都在国外,老伴常年卧病在床,所以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老两口生日,社区都会去看望慰问,帮助老人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放下信,张琴就直奔陶老师家中,在老人确认有这么一位同学后,张琴把陆老来信找他的事告诉了他,并帮老人拨打了电话。

        一生辗转,晚年定居镇江

        在居委会记者见到了陶老,他讲述了自己漂泊的经历和陆老寻找他的过程。

        1947年,陶老和陆老是上海圣约翰中学同班同学兼好友。1951年正读高一的陶老跟随四姐转学到东北鞍山市第一中学。大学陶老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而陆老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毕业后,陆老被分配到沈阳某单位,因其从事的工作有保密要求,也就再没与陶老联系过。上世纪80年代陆老调回上海,得知陶老已于1961年移居香港。90年代陆老又托香港圣约翰大学校友会寻找陶老,却得知陶老已随儿子去了澳大利亚。

        2005年,陶老和老伴从澳大利亚来镇看望居住在江科大社区的大姐,谁知原本身体就不好的老伴突然病情加重。经过在镇江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位老人产生了留在镇江安居的想法。而在这么多年中,陆老一直在寻找陶老,但始终音讯全无,直到有个朋友偶然看到了一篇报道。

        重逢源于晚报的一篇报道

        陆老是怎么知道陶老住在江科大社区的呢?张琴给记者打印了一条网上的报道:《江科大社区为香港籍老人过八十大寿》。张琴说,他们和陆老先生联系后得知,正是这条新闻让他知道陶老居住在镇江。

        搜索新闻标题,记者惊奇地发现这是刊登在本报2010年9月6日A5版上的一条新闻,新闻中说,陶老夫妇是香港人,儿子在澳大利亚,9月5日是老人的八十大寿,社区里的三十多位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共同为老人过了一个热闹的生日。对于那天的情形,张琴还历历在目,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经晚报报道后,居然成就了三年后这一段美丽的重逢。

        (记者 朱秋霞)

        蹲点记者:朱秋霞(民生新闻部记者)

        蹲点社区:正东路街道江科大社区

        蹲点感言:美丽的重逢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停的相遇然后分别。陶老和陆老的故事,让我们不期然地与各种各样的温暖情怀相遇:两个小伙伴的友情,两人六十多年间的牵挂之情,社区居民之间浓浓的亲情……而正是这一份份情谊成就了陶老和陆老的重逢,也让记者经历了一次同样美丽的“重逢”——与三年前的一篇充满温情的报道重逢。朱秋霞

        大市口街道

        大市口街道位于市中心,总面积4平方公里。辖区内交通便捷,金融网点集中,文化教育娱乐设施众多。辖区内有八佰伴、镇江商业城等各类重点企事业单位100余家。2011年末总人口50091人,23773户。辖区内有10个社区居委会。2011年,街道荣获江苏省2006-2010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街道司法所被江苏省司法厅授予江苏省优秀司法厅荣誉称号;千秋桥、华润、米山等社区多次荣获省、市级荣誉。

“记者编辑社区蹲点”第二季

发布时间:2013-10-23 10:1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正东路街道

        正东路街道位于镇江市主城区,南沿运河路、北至正东路、西起解放路、东至恒美嘉园。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居委会(其中6个城市社区,一个涉农社区),常住居民人口5.6万人。辖区内大中专院校3所,医院3所,金融单位20余家,个体和私营企业近3000家,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区域集文化、商贸、金融服务于一体,各类三产服务业齐发展,形成了以学府路商业街、南门大街风味特色餐饮、梦溪广场商业副中心以及京口路商贸购物为中心的城市服务业态。

      三年前报道牵线一对耄耋老人重逢

时隔62年老友在镇再聚首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