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9月30日,三元巷社区的街巷剧场在锣鼓声中拉开帷幕,一群社区文艺爱好者登台亮相,戏曲、歌舞……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引来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同一天,在润州广场,由该区文化馆组织的一台联欢会也如期举行,专业的文艺表演引来路人驻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业态、新形式不断出现,润州文化事业获得显著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文化广场打造,文化事业迎来又一个春天,基层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软实力”的提升。
“以前,我们没有固定场所,只能向企业或街道借用场地,能组织一场算一场。”区文化馆馆长潘光平回忆道,十几年前,全区几乎找不到几个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堪称“几近空白”的年代。一直到2008年,文化馆一年也就能组织十二三场演出。但现在,由区文化馆组织的专业演出今年就超过了50场。“过去,我们演出要到处找‘观众’捧场,现在观众自动上门要求我们多演。”
这种变化源自润州区多年来的持续投入。截至目前,全区拥有一级文化馆1个,二级图书馆1个,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7个。到今年底,润州区还将进一步整合资源,让区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和市图书馆实现联网,进行通借通还,届时区图书馆将升格成国家一级馆,此外,还将建成2个中心文化广场,3个基本型文化广场,33个文化娱乐广场,实现区、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全覆盖,并向辖区内的居民开放。
去年,润州区以江苏省第十届五星工程奖和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为契机,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器乐、声乐、舞蹈、书画指导骨干教师队伍,并在各街道草根艺术社团基础上,组建了“润州艺术团”。同时,采用奖励的办法,组织了彩虹志愿者,充分调动基层文化爱好者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正是在这样的精心培育下,全区文艺精品不断推陈出新,在各项赛事中逐步崭露头角,在戏剧、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等领域都留下了众多优秀作品。仅2012年,在省第十届五星工程奖评比中,润州一个区就斩获两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
“家在润州”是润州区特色文化广场演出的代表品牌,自2005年以来,相继组织了“家在润州”社区文化艺术节、家庭文化艺术节、特色文化广场展演等系列活动。去年,由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开展了大中小型特色文化广场活动60余场,累计送电影160余场、送戏20余场、送科普讲座8场,辖区街道全覆盖,参与群众近10万人次。
从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有限的文化产品服务到民众文化消费习惯的养成,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润州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社区的文化活动,其实演得好不好并不重要,玩得就是一个高兴,这是一种精神享受,更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润州居民刘伟鸣在三元巷社区剧场表演之后深有感触,“文化活动就在身边,长期熏陶,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