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俊 朱祥法 本报记者 华翔
编者按
1983-2013,倏忽间,润州建区已经整整30年。
30年来,润州从“城外”一路走到“城中央”。即实现了产业总量的快速壮大,又促进了产业质量的精彩转型;既取得了经济建设与城乡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创造了一批走向全国的精神文明品牌;既发展了大片新城区域,又保存了大量“老城记忆”。在这里,经济与社会、物质与文化、现代与传统和谐共生、交相辉映。
润州30年,是镇江变迁的一个缩影。从即日起,本报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勾勒润州建区以来的变迁路线,重温那段不寻常的发展历程,既为总结过去,更为开拓未来。
这是一组新鲜出炉的经济数据:预计1-8月,润州全区完成GDP19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1.6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04亿元。工业投资增幅、新兴产业投资增幅、服务业投资总量等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预计到8月底,润州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229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46元,领先于全市各辖区。
时光倒回到1983年,刚刚建区的润州工农业总产值仅1.26亿元,农、工、商在社会总产值比例分别为22∶64∶14。那时的润州还是“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郊区定位,挂在嘴边的是“保菜稳粮”。润州人常常自豪地说:我们是镇江的“菜篮子”。那时候的润州,还是一派阡陌交通的乡村风光。
如今,润州已成长为最具活力的城区板块之一,“全面城市化、率先现代化”成了时代主旋律。如今的润州,服务业投资连续7年全市增幅第一,在三大产业比例中,服务业已超过6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全市名副其实的城市经济“领头雁”。
从“农业种植服务城市、乡镇企业富裕乡村”的农村经济起步,到以工业强区奋力追赶,“水泥、冶金、机械、食品轻纺”四大支柱产业集聚,直至现在现代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两大抓手,全力“打造城市经济梦工厂”,润州区始终紧跟时代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主线发展三大步。
回顾这三大步,区发改委主任刘国明说,两大转型至关重要:
首先,是工业发展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工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1987年前后,润州工业企业激增至567家,涉及12个工业门类。起点低的乡镇企业小散乱、污染大、能耗高,开始第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经过数年努力,润州逐步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四大支柱产业占到当时GDP的70%。第二次飞跃以2006年润州工业园区成立为标志,润州人以工业园区集聚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发力中高端设备制造,加速小而精、大而强的新项目引进。在此前后,广西柳工来了,镇江船厂迁建,中船设备落户……曾经的以吃资源饭和原始工业组装为特色的支柱产业陆续退出,重新形成了以工程机械、电子电器、船舶及船用设备为特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三大主导产业。
其次,是“借力城市化、发力城市化”。2008年,镇江掀起了以“南城北水”为重点的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借力全市城市化,润州也发力区域经济城市化。“百万拆迁”的润州速度,也代表着润州城市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走上快车道。短短几年间,润州城市天际线不断改写。“南城”格局形成,“北水”美景绽放。以万达广场、常发广场等城市综合体为重点的城际站场商务区,以月星九润家居、九润国际广场为中心的青年广场商业副中心业已成熟。西津渡文化街区、民国风情街旧貌换新颜。惠龙港国际钢铁物流基地、润州信息软件及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初具规模。
回望历史,润州经济巨变源于转型之变;展望未来,现代化之路更是升级之路。据刘国明介绍,润州未来5年的产业发展路径已经清晰可辨:一是“润州制造”努力向“润州创造”攀登,在已有的20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集结号,精心打造以人才为引领、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社区和城市融合、突出网络创新的“第三代科技园区”;二是突破商贸商务旧格局,裂变城市经济新版图。其中,卡通奇境文化创意体验园、睿泰科技产业园、颐高文化广场12个总投资总超230亿元的文化项目就是最大支撑力。三是全力推进低碳生态官塘新城,以山水花园城市样板区、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建设目标,再造一座城,再建一个城市发展增长极。
因历史原因,润州区多年在全市辖区中“吊车尾”。而今,润州已有多项数据位列全市前茅。未来,润州区将冲刺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全市第一,将经济巨变真正落实到民生幸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