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要闻

生态、文化,路上的镇江符号
——住建局推动城市道路建设立体提升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13-09-25 08:26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之美别具一格

        当自然宜居的生活态度,与现代化的道路建设理念相得益彰时,道路建设的生态之美就会别具一格。

        “树让路”还是“路让树”,这是健康路设计之初的争论。健康路有多棵民国时期种植的梧桐树,至今已有80多年。健康路拓宽改造,这些梧桐树该何去何从?道路建设者们几经思考反复权衡,作出了“路让树”的抉择。将梧桐树作为隔离带,牺牲道路平面设计的均衡性、优美性,采取了北侧两车道、南侧三车道的设计方案。

        建设者们对每一棵梧桐树专门进行编号,建立了档案,并聘请园林专家逐一制订保护方案。

        还是树,双井路为了保护路边的梧桐树,建起了蛇形路牙;健康路多投入20多万元,采取全新的拉管技术,为的是埋管时不伤害路边一棵枫杨树的根系;中山桥前的百年银杏,依然矗立在城市核心区主干道的中央……

        水是镇江城市之韵。驱车在金山湖路上,你会感到这里的道路特别平坦,路面没有了雨水窨井,因为它利用了金山湖景区丰沛的水系和湿地的自然条件,用透水混凝土铺设路面,让雨水终于接上了“地气”。此外,路的绿化岛中没有人工种植的花草,而是让野草自然生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生态保护在这条路上得以充分体现。现在,这条路已经成为住建部在全国推广的重点工程。

        而水系的改造,则让“二道沟”这条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幸福路。二道沟是一条明沟,多年来两岸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其中,水体常年污秽不堪,垃圾、蚊蝇众多,气味难闻。二道沟路的修建,让雨污实现分流,大口径的箱涵让这条龙须沟终于从镇江的版图中消失,而位于其上的新修道路更是成为城市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

        文化记忆绽光彩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多年来,健康路狭窄逼仄,然而作为民国时期镇江建造的三条柏油马路之一,它又有着独特的城市文化记忆。镇江是民国时期江苏省会,路的北侧有民国交通厅旧址、箴庐,南侧则有赵棣华故居,而沿线的梧桐树,更是历史悠久。健康路要拓宽,财富广场要建设,这些老建筑似乎成了“挡路石”。

        可是镇江的修路人却没有将之推倒重新来过,而是将这些城市的文化基因留存,进行修缮,使之成为城市的形象名片。“民国风”成为健康路的风格定位。

        健康路的改造,从民国建筑的保护开始。由于三栋建筑几经历史风雨,已经淹没于众多杂乱无章的小门面之中,建设者们将周边的建筑进行拆迁,并在建筑体之后配建了公园小广场。三栋民国建筑终于凸现了出来,露出了真容,成了健康路街景中的亮点。  

        为了与民国建筑风格相统一,建设者们还精心设计道路建设中的每一个细节:人行道的铺设摒弃了现代风格的花岗岩,而采用了专门定制的灰色调陶土砖;人行道造型采用了更有古韵味的回纹;市中级法院围墙也选择了灰色系……

        双井路的传奇,在道路建设者和网民的几经考证之后,留下一个谜团。双井虽未找到,为了给后人留下这一历史记忆,建设者将在路边勒石刻碑,记下这一段故事。

        在秋日夕阳下,带着一份闲适缓缓走过灰色调的健康路时,古色古香的建筑、高大浓密的梧桐树,让我们可以清晰地领略到穿越时空的古街风韵;当行走在双井路上时,我们会如同踏入历史的年轮,历史的故事让我们回味无穷。

 本报记者 司马珂 本报通讯员 李路琪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