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900记账户天天在记流水账
城市居民网购多 乡村居民吃占大头

发布时间:2013-09-21 08:5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账本

  记账户天天记账能记准确吗?城乡居民记账还有差别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随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工作人员上门探访了两户记账户。

  城市:日记日清,网购不忘加星号

  香江花城朱女士家是今年刚被抽中的新记账户,一月份正式开始记账。

  随行的镇江调查队工作人员吴友友介绍说,为保证样本的准确可靠,记账户由国家统计局统一抽取。按第6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先抽调查小区,然后在小区选取10个记账户。今年市区共抽取了30个小区,每个小区10户记账户。全市共有90个小区,900户记账户。

  朱女士拿出来的现金和实物收支日记账本是蓝色封面,每天的一笔笔收入支出都要入账。翻开账本,每天的记录一目了然。包子4只4元,小青菜0.5斤3元,柿子2.1斤8元,皮鞋1双80元,汽车加油费350元……吃的用的穿的登记相当完整,一笔笔流水账记下居民日常开支情况。

  朱女士已退休,老夫妻和女儿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小外孙女刚11个月,老夫妻俩忙着带孩子。开始时,她觉得记账是个小负担,“每天都要记账,每笔收入和开支都要登记,有点烦。”好在朱女士对记账工作很理解。她笑言:“闲下来便立即记账,如果白天忙,晚上睡觉前一定记完。当天账当天毕,一拖就会忘了,影响记账的准确性。”

  因为家里有小宝宝,账本上购买的不少物品都与之有关,如奶粉、衣服、玩具、尿不湿等等。吴友友告诉记者,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记账对网购消费也很重视。虽然没有单独列出,但要求记账户在网购商品旁打上星号,以此进行统计。“从近几年居民记账情况看,网购的数量每年都增幅明显。”

  “记账后,到月底一看,很吃惊,用了这么多钱,不知不觉就超出了预算。”朱女士坦言,家里有了小宝宝,开支比以前大了,而且她感觉菜价也降不下来,一到菜场就是大几十元。不过,通过记账,对家里的开支更清楚了,会控制不必要开支。

  乡村:账本简单,吃在开支中占大头

  今年起,我市开始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以前,由于城镇和农村长期实行不同的住户调查制度,因标准和口径不同,导致我国居民收入数据城乡分割,没有形成涵盖全国城乡全体居民的统一的收入数据。

  农村记账户能否像城里一样记账?记者来到谏壁街道雩北中心村刘先生的家庭。刘先生在村里当一名人力资源协理员,家里是他在记账。

  翻开黄色封面的账本,记者发现,里面基本上与城市居民记账本一致,但多了一个自产自用实账。刘家现在有3亩田,自己仅种1亩地,虽然是水稻田,但由于灌溉困难等原因,这亩地只种了些玉米、芝麻、油菜等,“现在家里不用买油,但粮食还是要花钱买的。”

  刘先生一家5口人,村里和他一样的记账户共有10户。据京口区统计局负责住户调查的工作人员介绍,京口区共有90户调查户,其中抽取农村30户。

  刘先生记的账本明显比城里的简单。他一大早送儿子上学,然后到菜场买菜。回家后便立即开始登记。账本显示他家的开支主要在吃的上面。9月6日的支出有鸡翅、精肉、排骨、香干、毛豆等,与前一天相比,荤菜多了不少。

  刘先生说,在交通费上,由于附近公交车比较多,交通的支出不太多。最近一笔大的是换了个新电瓶,350元。水电气等费用不多,家里还有口水井,水费自然少了。而儿子这块的消费主要是教辅和零食等。刘家的网购显然不太多,主要是手机网上充费,因为便捷而且有优惠。记者注意到,一箱村里发的梨子,他也进行登记,折价30元。(金馨 沈春来)

 有关部门提醒:

平时记好账 数据才可靠

   现金和实物收支日记账记的是流水账,每一笔都是反映居民日常收支的原始记录,将为政府决策提供详细、准确、客观的资料。“抽到的记账户大多数比较支持。”吴友友说。

  不过,记账时,部分记账户没有耐心,不能及时记账,导致账本不完整。还有些记账户怕麻烦,混笔记账,如买菜无论一次买多少种菜,只记一行买菜多少钱,而没有按要求分开记账。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指导。

  通过记账,镇江调查队将按季度分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大项,以及食品、居住等八大类消费为记账户提供居民家庭收支情况反馈表。

  按规定,记账户一年要轮换50%。镇江调查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刚刚起步,有的还在探索中。但只有每个记账户的账本准确,最后汇总出的全国及各地区的数据才能真实可靠,为制定城乡统筹发展和民生改善政策提供依据。

  (金馨 沈春来)

相关新闻:

手机采价,每月汇总8000笔价格数据

CPI数据是这样炼成的

 

手机采价

  20日是中国统计开放日。每逢统计调查部门公布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是举国关注。CPI数据是怎么产生的?为何与公众的感觉不一致?记者近日跟随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的采价员进行数据采集,体验CPI数据的产生过程。

  现场探访

  手机采价实时传输

  13-15日是数据采集上传的日子,采价员们必须提前两天开始采价。上周的一天下午,记者随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采价员郑荣芳到超市进行采价。

  当天下午,大润发超市人流还不太多,郑荣芳熟门熟路,径直来到洗涤用品柜台,一块品牌肥皂3.7元。她打开手机,将数据录入。郑荣芳边采价边告诉记者,在市区另一家大超市,同样牌子的肥皂要5.8元呢。

  市区像郑荣芳一样的采价员有5位,每月需要采200多个点。郑荣芳负责的有40多个采价点,其中有农贸市场、超市、书店、建材店等,包括衣食住行等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郑荣芳告诉记者,手机采价缘于去年开始的国家统计局推行的CPI手持数据采集调查,“为的是提高CPI数据质量,增强CPI公信力。”

  刚开始拿着手机采价,店家的工作人员以为是同行比价,往往会上前质问。后来郑荣芳出示证件,说明情况后,大伙才知道这是新的采价工具。因为每月到固定的商店里采价,现在彼此熟了,采价也很顺利。

  郑荣芳说,CPI手持数据采集系统可对调查的商品(服务)价格实行无纸化收集、录入、审核、上报、传输一条龙操作,管理端主要由CPI业务人员来进行操作和管理,手机端则由CPI采价员进行操作,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CPI数据生产链,可进行CPI数据的上报和生成。

  “与以往纸质报表采价相比,采价员现在可直接将采价的商品数据录入采集系统,数据报送更快捷,可以实时传输。”郑荣芳说,有人怀疑采集数据是否会被更改,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数据随采随报,采集的价格第一时间上报至国家服务器。国家统计局可以随时查询,确保了价格的真实性。而这些上传的数据国家、省、市三级调查队都可看,如有误报,则必须根据权限进入系统进行修改,而且每次改动电脑都会留下修改记录,并有相关说明,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公开透明。

  数据产生

  每月汇总8000笔价格数据

  CPI数据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保证数据准确性呢?这是市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工作人员介绍,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内容包括衣、食、住、行、用、医疗、教育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等八大类。镇江的消费价格调查包括了八大类、262个基本类,每个基本类里面包括多个消费品,每个消费品又要在多个调查点采集价格,每个月汇总的价格数据有8000笔以上。

  CPI指数编制有调查商品确定、采价点的选择、调查员采价、数据上报、审核和最终汇总计算等程序。选择的采价点,既有大中型商业企业,也有分散在居住集中地的市场、超市、小型商店,还有居民家庭或个人生活服务场所。“选择采价点既考虑数量充足,也考虑分布合理,保证了所采价格具有普遍代表性。”

  市场上商品成千上万,不可能全部进行调查,因此,在选择调查商品时,会选择居民消费量大、价格变动能够代表整体、符合大多数人消费习惯的消费品作为代表规格品。

  采价也有不少学问。郑荣芳说,按照同质可比原则,在每一个固定的调查周期内,必须保持所调查商品主要性能指标前后一致,使前后价格具有可比性。比如采集毛巾价格时,要同一品牌规格,不能换来换去,否则没有了可比性,反映不出价格走势。而且市场上商品成交价与挂牌价往往差异较大,“采价员必须采集实际成交价”。粮油、副食品、水果等价格变动较快的商品,每隔5天采集一次;服装、家电、日用品、服务项目等价格变动不大的商品,每月采价2次;而国家或地方统一定价商品(服务)每月调查1次。

  采价员的工作都“循规蹈矩”。因为采价员的采价必须严守“三定一直”的原则,即在固定日期的时间段内,对调查采价点内确定的调查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进行直接调查,而且采价员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固定,不能随意更换。

  释疑解惑

  数据为何与公众感觉不一

  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一方面商品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物价却“涨声不断”,但公布的CPI指数上涨的幅度却并不大,CPI数据为何与公众的感觉不一致?

  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相关负责人解释,CPI是一个综合平均指标,它反映的是众多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程度,而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往往是对单一商品价格变化的感受,而且时点性很强。特别是市民往往对个别商品价格暴涨感受颇深,而忽略了价格稳定或者下降的品种。另外,商品涨价的时间对物价指数的影响也很大。月初涨价和中旬、下旬涨价对指数的影响不一。通常全月中某一次涨价对当月的CPI影响不能看成全月,市民有时候只看到月底或某天一下涨价了,却没有看到当月大多数时间价格没有变化。

  一般情况下,大家关注的是吃穿用住行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商品和服务项目,而CPI调查的范围更大,涉及的商品及服务种类更全面。“CPI是一个加权计算后的综合平均数,其中既包含上涨的品种,也包括了下跌的品种,如果居民仅用具体上涨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价格与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相比,就会觉得CPI低估了。”

  大家感受价格变化,对比的可能是一二年前,甚至十年前的,而CPI主要公布的是同比、环比指数,对比期分别为上年、上月。“如果把CPI放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观察,价格涨幅是比较明显的。”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工作人员坦承。

  而个人承受能力的差异也造成了对CPI感受的不同。一般收入家庭的支出大部分集中在食品和水电气等生活必需品上,而当食品类、居住类价格涨幅较高时,他们便会感到物价上涨的压力。对较高收入人群来说,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小,他们对价格上涨就没有那么敏感,承受能力也更强。(黎莉 沈春来)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