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 陈声秦 摄
质量检测 陈声秦 摄
金山网讯 风平浪静,晴空万里。滔滔江水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不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是“大江弯弯向南流”——这里是扬中西来桥润华物流通用码头,处在泰兴水道炮子洲左岸的中段,幸福河口处。
我的脚下,正是被称作万里长江自上游以降的第一个10万吨级码头,也是目前镇江最大的码头。众所周知,码头的施工质量控制是码头质量控制的难点和重点,码头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其使用寿命,而检测其施工质量,正是这个“百年大计”的重中之重。
“小码头”
也有大手笔
“小码头”这个绰号,很早以前就给镇江留下了深刻烙印。镇江自古就是联系江南、江北的渡口、码头。但由于镇江传统码头文化与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镇江的发展得益于码头,亦受制于码头。“极目千里”、“豪气干云”的宏大气势,似乎总与镇江的传统“不搭”。但走在尚在施工的润华物流码头上,却会让人不由刮目相看:“小码头”终于也有了大手笔。
这是一个总长达835米的码头,中间夹着一个内港池,按10万吨、7万水工设计和建造的散货泊位、通用泊位分列两旁。巨大的施工机械在这个长近1公里的大码头面前,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玩具。约百米开外的主航道上,万吨级的集装箱船正好驶过。“看见没,这里将来停泊的船只,要比它大至少五六倍。”业主方的工程总监李文宏,用带着东北口音的普通话介绍。
港口是镇江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以港口带动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以港口促进镇江的发展,以港口推动对外开放合作,是镇江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镇江港扬中港区西来桥作业区润华物流通用码头工程(下游泊位)为10万吨级通用泊位1个,7万吨级泊位一个,引桥共2座,变电所平台1座,设计年通过能力843万吨。这是长江上游以降第一座10万吨级的巨型码头。也就是说,这是目前长江深入内陆最远的一个10万吨级码头,有了它,将极大地增强镇江在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物流行业的发言权。
我给码头
做“体检”
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携带好检测仪器,记者踏上了正在建设的码头。
处处裸露的钢筋,向一把把餐叉“插”在水泥台上,从脚下水泥板缝隙间20多厘米的缺口往下望去,浑浊的江水映入眼帘。“走路不能倒着走,这是上码头的规矩。要是掉到江里,要冲出几公里外才能救上来。”身边的工作人员指着脚下的缺口和码头外停泊、行驶的船只提醒着。
同行的市口港局负责质量监测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码头是典型的高桩码头,由基桩和上部结构组成,桩的下部打入土中,上部高出水面,上部结构有梁板式、无梁大板式、框架式和承台式等。高桩码头属透空结构,波浪和水流可在码头平面以下通过,对波浪不发生反射,不影响泄洪,并可减少淤积,适用于软土地基。仅仅1000PHC钢管组合桩,就要打下600根,此外还有大量的预制靠船构件,预制边梁、轨道梁等等。其中,现浇混凝土就要27000方,现浇用钢筋2800吨,预制混凝土10000多方,预制用钢筋约1800吨……目前项目部临时设施建设、水上沉桩、钻孔桩、现浇混凝土施工、预制混凝土施工、预制构件吊装等工程已相继实施。
所有的这些工作量,都要严格实行质量管控,要求确保工作合格并一次通过验收。
严格管控的背后,是一串串精准的技术支撑和准确的数字。比如在沉桩时,采用替打保护桩顶,沉桩应连续,不得中途停止。沉桩采用GPS定位,并辅助岸上全站仪全程检测,保证沉桩桩位斜率精确。在吊运构件时,采用120吨浮吊安装,吊绳与构件水平所成的夹角不小于45度,等等。
林林总总的施工项目,最终要通过一个个理化指标来检测是否达到所设计的要求。我所要检测的,就是已完工平台的强度。拿着检测仪,在一个作业面上选择16个点,按下检测仪表,一旁的助手会根据检测仪提供的数字进行计算。
这些看似简单,刚一上手,一旁的“师父”就不断提醒:选择的触点要均匀,不能过于集中,按仪表时手不要忽重忽轻,眼睛要看着作业面,蹲着的脚步要不停地匀速移动……一个作业面下来,我真有些腰直不起来的感觉,而一次性输入的数据是10个作业面,这10个作业面还不是集中在一处,而是随机分布在整个施工作业的码头上。800多米长的码头,到处是张牙舞爪的钢筋头、坑洼不平的水泥台,中间夹杂着暗黑的缺口,空手走一个来回,就要花上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更不用说全副武装施工作业了。
“嘀嘀”作响的仪表声,告诉我一个个数据在手中生成。工科出身的我,当然知道,这一个个数据意味着什么。“桡度、强度、张力、预应力……”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理论物理的一个个概念,从20多年前书本里的记忆中跳了出来,和现实的我“第二次握手”。
不算炎热的太阳下,不过两三个小时,我身上的衣服就出现了一道道白花花的盐斑,离开码头脱下救生衣时,我的衣服早已湿透,摘下安全帽,满头是汗。
事实上,最辛苦的是那些一线的施工人员,前阵子最热的时候,他们上午10点收工,下午4点上工。太阳下的钢筋温度能达到70摄氏度以上,汗滴上去一会儿工夫就蒸发得干干净净。即使再热,所有人上码头也必须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其中滋味,可想而知。
庞然大物
实力说话
为了对我的安全负责,我所体验的只是最简单、安全性最高的检测。市口港局质监站的相关负责人指着码头最外边的横梁介绍,要测量这些地方的施工质量,检测人员要站到不足30厘米宽、布满钢筋的横梁上,身上系着保护带钻到梁下去用仪表逐一检测,那才叫一个险呢!
说到质量检测,这位负责人说,码头和其他许多项目也一样,都要经过业主把关、施工方自检、监理管理、政府强制监管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施工方严格按规定施工,每周组织现场安全质量检查,专职人员每天进行巡检,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落实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对违章现象进行制止、教育和严肃处理,小到一把沙石,大到数百吨计的构件,都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和管理,这才有让镇江人为之自豪的万里长江之“上”的第一座10万吨级码头。
说句心里话,作为在长江边长大的我来说,我是有“长江情结”的。中国长航、长水(长江水利委员会)、二航局、大桥局……这些儿时近在咫尺的单位我都耳熟能详,现在看到这座已具雏形的10万吨级长江码头,我是真的感受到,这也体现着国家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施工方、二航三公司的项目经理汪金洲介绍,多年前打一个桩至少要2万元。为什么?因为要进口日本的设备,一台就要2000万美金;现在用上国产设备,质量一点不比进口的差,打一个桩,只要几千元就可以全部“搞定”。看似巨大的码头,早就不是以往的人海战术,整个工地上不过200人,其中还有负责港池施工、在船上的工作人员。这背后,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红利”:卫星定位、计算机设计、超声波无损探伤……
外观庞然大物的10万吨级码头,在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它的背后,却有着数不清的概念:从地理上讲,它是距离中国长江内陆最近的10万吨级码头;从物流业上讲,它是镇江未来物流业发展的“旗舰”,填补了镇江港的公用散货泊位通过能力严重不足、泊位偏小的缺憾,此举标志着镇江作为港口城市适应船舶大型化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