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让心脏病患者活得更长更好”
——记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陈锁成

发布时间:2013-08-25 10:07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山网讯 11年前,国内有了全心脏移植手术,一共开展了12例,其中一半是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陈锁成所做;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国内迄今开展了30多例,而陈锁成是国内第10个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主刀者,在此之前国内开展的9例手术,患者存活时间最长的81天,最短的还没有走下手术台就去世了。陈锁成所做的3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全部成功,存活期最长的迄今已经4年10个月。

        毋庸置疑,陈锁成是国内知名的心胸外科专家,他和他所带领的市一院心胸外科,在国内有影响、有地位。日前,在市一院举行的心脏移植患者联谊会上,陈锁成说起在场的一位位他救治过的患者,如数家珍。“作为一名心胸外科医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他们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做了全国一半的全心脏移植

        对心脏进行移植,目前国内有3种方法,标准心脏移植,双腔静脉移植,还有就是全心脏移植。但经过多年的实践,陈锁成认为,第三种方法虽然技术难度高,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患者更可靠,效果更好。施行第三种方法的手术,共6个吻合口,会将患者不好的心脏完全切除,换上供体健康的心脏,其中不会存在血栓等问题。

        即将过40岁生日的钱锁冬7年前由陈锁成施行了全心脏移植术,这也是陈锁成进行的第一例全心脏移植手术。当时,钱锁冬才33岁,这个手术进行得很成功。陈锁成告诉记者:“由于患者的心脏很大,手术过程中的吻合口一共有7个,没有出现漏血和缺血情况。”

        当天到场的6人,都是陈锁成施行的脏移植手术者。目前,5人已经痊愈出院,另一位上个月动完手术、正在医院休养的傅姜云,看上去精神很好,很快就要重返工作岗位。在这之前,他一直希望到大城市去看病,但没有想到在镇江也有大专家。

        为邻居成功施行心肺移植

        虽然是邻居,但周荣军和陈锁成没有多少交集。周荣军是在陈锁成家小区门口做炒货生意的,每天进出小区,陈锁成经常见到周荣军。去年2月份的一天,陈锁成又一次出小区门准备去上班时,职业的眼光让他看出了不一样:周荣军的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

        “有什么问题吗?”陈锁成问周荣军。

        “我心脏不好,住进你们医院几次了。”周荣军回答道。

        “那你到医院来找我。”陈锁成说。这是他和周荣军的第一次对话。随后,周荣军就成了陈锁成的病人,住进了他管理的病区。周荣军也就成为他的一位心肺联合移植患者。

        说起去年的那次手术,陈锁成感觉有些“狼狈”。“那天的手术从当天中午1点多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早上6点,差不多进行了近18个小时。说实在的,当时我也有些撑不动了,特别是周荣军体格比较魁梧,胸腔大、胸廓也大,止血很困难,而且手术后无法咳痰,手术过程很艰难。”后来,为了这位病人,医院花费10多万元,专门购买了气管镜进行吸痰,一个月就为他吸了13次痰。

        总结反思记了10多本

        一位24岁的男青年,曾经是陈锁成的另一位心肺联合移植患者。他术后存活了68天。“这个病人是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呈复杂的畸形,但是手术后,他是当时恢复得比较好的一个,术后一个多月就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两个月就出院回家。”就在他回家休养的过程中,突然有一天因为头疼又来到了医院。几次诊断下来,他还患有脑血管畸形,并破裂死亡。这个患者还将自己的肝脏、肾脏、角膜无偿捐献了出来。

        这个病例,让陈锁成记忆深刻,不仅因为患者的无私,更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过多关注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中,也对这一病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有对这个病例的总结和反思。“这一次,在对这些心脏移植患者们进行的5-7天体验,除了有专门针对心脏功能的专项体检,有的还特地增加了脑部CT的内容。”

        陈锁成对记者说,医学是一门高深的科学,只有不断总结,成功在哪儿,失败在哪儿,才能不重复错误。正是由于不断的总结,他撰写的专业论文发表的已有60多篇。陈锁成也常常对医生们说:“重复的错误不能犯,学会总结了,就形成了经验,医生的经验就是这样积累的。只有这样,才能把医生当好。”

        (记者 孙霞 通讯员 朱研)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唐娇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