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区域

城市品位新提升 家在美丽新润州

发布时间:2013-07-31 10:3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庄泉城中村一角 石玉成 摄

今日亮丽繁华万达广场 石玉成 摄

 ■编者按

  踏着南徐新城和北部滨水区建设快速推进的“旋律”,和着官塘新城火热建设的“节拍”,润州区近年来在城市功能强化、培育城市产业、塑造城市文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城市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阔步前行,吹响了“发力城市化,奔向现代化”的激越号角,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强势开启。从本期开始,“润州天地”将陆续推出“润州发力城市化”系列报道,全面介绍润州区在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各项举措、特色做法和建设成果。

  今年以来,润州区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发力城市化,奔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实现农村与城市同步化协调发展;加快安置房建设,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品质齐飞跃;推行小区物业全覆盖,实现城区转型与社区管理双突破;推进城市长效管理,实现城区现代化与市民素质共跨越。全区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新提升,家在美丽新润州,是广大城乡居民的美好愿景,也是正在快速实施的美好蓝图。

  因地制宜整治村庄环境

  “以前回家了就不想再出门,村里路不好走,更不要说锻炼身体了,现在好了,路也通了,还有一个广场可以让我们锻炼身体,真要好好感谢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做的大好事。”正在韦岗街道韦一组村民“健身广场”上随着音乐跳舞的王大妈对记者如是说。

  润州区自2011年11月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今年5月,润州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已经通过省级、市级专家考核组的检查验收。158个自然村全部获评“环境整洁型”村庄,省专家考核组对“润州模式”整治经验给予了极大的褒奖。

  环境整治不千篇一律,不盲目跟风,该区各整治村根据本村经济、地理、人文、乡风等因素综合考虑、区别对待,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整治方案,最大化显现整治实效。

  韦岗街道韦一组,以“村庄环境整治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为抓手,对外积极与区交通局协商,加紧建设了进村道路的硬化和扩建工程。对内在村庄闲置地新开辟了一个村民“健身广场”,既实现土地资源整合再利用,又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官塘桥街道以“深入实施丁香花工程,倾力建设秀美新农村”为主题,大力发挥全社会宣传力量,造声势,扩大连锁反应。组建“帮帮团”志愿者服务队和村组宣讲员,深入农民家庭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讲,从我做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据悉,该区158个整治村庄共投入2136万元,新建道路24987米,铺设村内排水管道14880米,增设垃圾箱157个,新增村庄绿化面积48460平方米,改建公厕15座,清理乱搭乱建10610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14529处,清除露天粪缸3532处,出新墙面88650平方米。

  合理布局安置拆迁居民

  近年来,润州区征收拆迁项目逐年递增,安置工作越来越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安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建基础设施建设,回迁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城市服务等多个方面。

  2011年以来,润州区新建有秀山美苑三期、东篱春晓2期、3期、臻岳君庭、何家湾、康桥宜城等安置小区,总面积约37万平方米,提供约3400套安置房。截至目前,已实施安置的小区有秀山美苑、富润华庭、东篱春晓、臻岳君庭,已经安置1600多户,面积约21万平方米。

  在安置房规划建设过程中,该区始终坚持按照“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要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速推进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步伐,以此为契机,改变以往相对简陋的城市基础设施,切实提高中心城区整体水平。

  城区转型提升社区管理

  “这个小东西,真正是方便,一按就灵,我们年纪大的人现在不出门也能办好多事。”说这话的大妈叫胡兰英,居住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

  7月12日下午5点多钟,迎江路中心社区的工作电脑上突然跳出一个需求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马上回拨来显电话,询问她需要什么帮助。原来是胡大妈家的门锁坏了,于是大妈就按下了“一键呼”,不到5分钟,社区工作人员就安排了开锁匠前来维修,不一会儿就修好了,胡大妈直夸“一键呼”省时,省力,省心。

  2012年5月投入运行的“一键呼”服务信息数据库平台,录入该社区有需求人员所有档案信息,如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健康档案、邻里互助志愿者、常见病以及忌用药等各类信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根据此数据库的数据为有需求人群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增值服务等基本服务。中心设有一个呼叫中心,12个服务站,84个服务网点,15名专业护理人员,全天24小时运营,积极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居家服务站”。

  在由“城乡结合”向现代化新城区的转型发展进程中,全面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对于润州区来说是一个面广量大的物管“工程”。有关数据显示,该区现有各类小区(含分散居住楼、生活大院)300多个,建筑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作为老城区,还呈现出“三多”特点,即老旧小区多、零散小区多、失管小区多。

  该区按照“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原则,把重心下移,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街道、社区日常工作范畴。各街道、园区高度重视,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社区组建物业管理服务站,全面开展物业管理应急维修服务和居民投诉调解工作,形成了区、街道(园区)、社区三级物业管理网络。

  城市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2013年,润州城市管理工作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锐意进取、奋发作为,大力实施六项工程,朝着现代化新城区管理目标迈进。

  环卫作业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对全区所有建筑工地实施24小时监管,在33个小区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密闭桶装清运,完善餐厨垃圾处置机制。继续加大对废品收购站点整治规范力度,尝试在部分小区设置集中收购点,由物业公司统一收集、清运。

  网格责任强化工程。将城管网格和社区网格有机融合,建立“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管理网络,区城管局与属地捆绑考核,对主次干道、重要区域实施定人、定时、定责值守,变“运动式、突击式”管理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

  市容市貌整治工程。依托全覆盖的网络,加大对户外广告字招、占道经营、乱停乱放、防违治违、渣土扬尘等方面的整治力度,深入开展菜市场及其周边、老旧失管小区专项治理,还居民一个整洁、卫生、有序的市容环境。

  市容示范路创建工程。以市容示范路创建为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主次干道形象。完成天桥路、中山西路等3条道路沿线街景整治,巩固辖区内镇江西、南出入口及沿线景观改造成果,建成市级以上市容示范路2条。

  民生福祉工程。结合城市建设,更大力度推进老小区改造、菜市场建设、垃圾中转站等民生工程,切实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积极做好全区疏导点和黄山1号夜市公园的管理。(陈林 刘靓)

相关报道:

乐当孩子们的“妈妈”

  她,率先为学生讲授《弟子规》;她,经常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妈妈”……她就是镇江市信息中等专业学校语文老师张留琴。

  “如何让学生步入社会后少留遗憾”这是她经常思索的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从对学生终身负责的角度出发,2004年开始,她自己先认真学习传统文化,边学边教,并且努力力行《弟子规》。2007年开始在教学中试行自定的人文教材,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中,具体指导学生的为人处世。学生家长都反映,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小皇帝”、“小公主”们有了变化,遇事更加理性,不冲动,更懂得礼让、感恩了。

  班上有位女同学,一段时间,当厂长的父亲由于应酬经常很晚回家,妈妈就很抱怨,夫妻感情出现了问题。她为此很苦恼,把家里情况告诉张老师并向她求助。张老师告诉她:“你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事情啊,让她们一回家就感觉到家的温暖。”女孩回去后,恶补了一下厨艺,天天晚上烧上一桌可口的饭菜,等着爸妈回来,爸爸回家时,她会主动给爸爸换鞋、脱下外套、帮爸爸洗洗脚。几天之后,女孩给张老师报喜了,说爸妈感情又好了,非常感谢张老师的教导。

  事实上,张老师在学校,好多学生都亲切地叫她妈妈。2007年秋,一位因7岁时父母离异而由奶奶带大的学生,要张老师做她的“妈妈”,她欣然答应了。该生在上海射击队训练时,腰部受伤,几年下来,理疗效果不令人满意。这位学生最后被迫结束自己的射击运动生涯。张老师找中医朋友帮该生义务做针灸,配合中药调理,先后帮她配了三十副中药,后来该生病情大有好转。

  2008年,张老师身患重病。大病初愈,在半年之内就到学校上课了,回到她朝思暮想的学生当中。

  (孙俊 李靖)

做亮文化双拥 强化社区双拥 润州双拥阔步走出特色路

  本报讯 7月23日上午,润州区和平路街道的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带着西瓜等降暑物品和电脑,顶着炎炎高温走访慰问驻区官兵和重点优抚对象,为他们送去丝丝清凉,军民喜迎“八一”,共叙鱼水深情。

  近年来,润州区在全面抓好各项双拥基础工作的同时,积极开辟和拓展文化拥军、社区拥军新天地,着力构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民关系,全区双拥阔步走出特色路。

  润州区各街道社区干部群众和学校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拥军活动,积极挖掘文化内涵,深入开展“文化双拥”。地处西津渡历史街区的西津古渡社区一直有着良好的拥军传统。多年来,每逢佳节,社区都会邀请七里消防中队、73056部队等驻镇官兵走进古街。社区居民与子弟兵一起逛古街、度佳节,丰富部队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

  与此同时,镇江市信息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创办双拥工程学院,与驻镇部队及武警官兵常年合作交流,开展微机培训班,帮助部队进行职业技能和双证制教育培训,提高部队信息技术水平和学历水平。多年来,先后培养出一批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素质的创业型职业技术人才,走出了一条“智力拥军”的特色之路,受到军地双方广泛赞誉。

  社区双拥是润州区坚持多年的一大特色。作为润州区双拥老典型之一的桃一社区,至今已连续十年举办“双拥活动周”。军民下厨共做“拥军餐”, 新兵走进现役军人家庭度新春,战士们走进社区宣讲国防知识,“猪羊送给解放军”、“一颗枣儿一颗心”……在桃一社区的档案柜里保存着十本厚厚的双拥资料簿,里面清清楚楚地记录了该社区各个不同时期军民互动的点点滴滴和许多感人的拥军故事。

  七里甸街道五里社区先后筹资30多万元,建起“千米双拥路”。双拥路上的万顺面公馆培训基地,近几年先后为辖区七里甸消防中队等驻镇部队官兵的20多名子弟兵进行锅盖面技能培训100多人次。每逢“八一”建军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五里社区都会组织居民代表满载着慰问品和款款深情走进军营,与官兵们共度节日。精巧别致的双拥庭、每月举办双拥服务活动、每年向退役老兵赠送创业金……如今的“双拥路”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迎江路社区的边防“编外儿女叨叨团”、七里甸社区的协会拥军等都各具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深。

  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军地双方和谐并进,润州区各级党委政府也更加注重双拥工作的推进。“我们要以双拥模范区创建为动力,不断提升全区双拥工作的整体水平。”润州区民政局局长徐建春表示,该区将全力完成市区两级布置的各项双拥工作任务,按照“基础工作出新、重点工作出色、特色工作出彩”的目标要求,在“出新、出色、出彩”上做足文章,努力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区。 (张锁清 范瑶)

润州区开展“八一”双拥慰问活动

  在建军86周年来临之际,7月25日,润州区四套班子领导率相关部门分组前往镇江军分区、73056部队、武警镇江支队等16支驻镇部队慰问,向子弟兵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市委常委、镇江军分区司令员曹寅对润州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部队建设表示感谢,并表示要更好地履行职能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身部队建设,努力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区委书记王冬生在慰问中指出,全区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双拥共建力度,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努力为部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同时,希望继续加强军地合作,携手推进润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共同谱写军地融合新篇章。(陆彦杰)

  润州区深化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电子监察

  近日,润州区纪委、监察局联合区政府办,对涉及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的全区14家单位组织上门督查、现场指导,切实解决电子监察中存在的问题。对失业金审批、再生一孩审批等涉及民生焦点的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全程跟踪。此外,严格实施量化考评。将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纳入区级机关作风日常考核范畴,每月根据电子监察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对行政权力事项未按要求进入电子系统运行的和被电子监察系统出示红牌警示的给予扣分。(赵莹)

  润州区加强“高温津贴”发放专项检查

  连日来,润州区劳动监察大队对全区“高温津贴”按时发放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通过走访工地、街道,润州区劳动监察大队的监察员们对于工人们是否拿到高温津贴进行调查,并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为户外工作人员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对于没有配备的,责令立即整改。检查的同时,监察员告之劳动者,对于高温费发放不到位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要主动维权,遇到单位不肯发放高温补贴,可以到所在区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去投诉举报。(周超凡 范瑶)

  润州区上半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1%

  据一体化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上半年润州区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9757元,同比增长9.3%。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8020元,同比增长9.1%。

  从家庭总收入的构成项目看,人均工资性收入11500元,同比增长8.9%,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58.2%;人均经营净收入1549元,同比增长7.9%;人均财产性收入548元,同比增长12.4%;人均转移性收入6159元,同比增长10.1%。(润统)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