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项目为王,新区开启发展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3-07-17 10:1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航天海鹰的工程师调试先进加工设备 张斌 摄

  投入为纲,项目为王。善于抢抓机遇、先行先试的镇江新区深谙此道,更把大项目建设视为开发区发展的永恒主题,坚定不移地投入再投入。如今,在新区这块投资的热土上,一大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镇江新区正发力新起点,开启大发展的新征程。本报记者 沈春来

  现场篇

  航天海鹰:破解航天材料产业化难题

  新区横山路上的镇江航空产业园,镇江人的大飞机梦将从这里起飞。

  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的研发厂房静卧其中,这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一群工作人员却忙碌着,一门心思要在高性能结构复合材料和先进隔热保温材料两个领域破解难题,破解航天新材料的创新及产业化难题。

  走进航天海鹰的生产车间,先要经过一间只能容纳5人的空气净化间。公司总经理高志强介绍说,这是通往结构复合材料车间的唯一通道,“由于车间里有航空复合材料,需要严格的环境,所有人进入都必须进行身体除尘”。

  进入5000平方米的车间,墙上悬挂的“遵守航空标准,发扬航天精神”的大幅标语提醒人们这里的不寻常。在车间,感到有点凉。原来,存放在这里的碳纤维预浸料对温度敏感,它们在生产、运输、存放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温度要求,并有相应的记录,“常温下会失效”。车间要求恒温恒湿,温度保持在21摄氏度左右。记者看到,这些黑色预浸料很薄,厚度只有0.15毫米左右。这些原材料在自动下料机上按制件的形状剪裁,并在模具里一层层地铺起来,“一个材料要铺几十层,最后通过热压罐成型。”

  记者看到,现场没有任何图纸,这些航空制件如何加工?高志强介绍道,先进的飞机制造厂商一般现场都没有图纸,需要自动化和无纸化生产。具体便是用激光投影仪,通过电脑显示屏来操作定位。现场工作人员用卡片在模具上找4个点定位,只见绿光闪烁,很快平台上显示出一个找对的符号。

  进入航空制造的门槛高,需要各种资质认证。航天海鹰目前已通过AS91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中国商飞的供应商能力审查,正在进行特种工艺员的认证,已初具复合材料制造、机加、装配、检测等能力。车间内部的设备已经基本安装到位,正在调试中。高志强预计,8月份正式进入产品的研制和生产阶段。

  不久,这里将生产出一批结构复合材料制品,主要运用于C919大飞机项目的后机身、副翼等。“全部投产以后,公司每年将可为50架国产大飞机进行结构件配套”。

  赛菲碳化硅:高端新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近10幢厂房封顶,其他建筑也正加紧施工。走进江苏赛菲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碳化硅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抢工期场面。

  与大家耳熟能详的碳纤维相比,碳化硅这种新材料知道的人并不多。公司项目部负责人秦刚说,大家知道的宇航服,以前我们去买外国的现成品,一套要三千多万美元,这里面的材料就有碳化硅。过去国外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现在自主研发后,这种新材料便可广泛用于我们的宇航服或其他产品中了。

  秦刚解释,公司的核心产品——耐高温连续碳化硅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性,可以在1300摄氏度非氧化条件下使用,是航空航天、兵器领域高温热结构陶瓷复合材料的首选材料。

  由于这种新材料在国内紧俏,公司订单做不过来,便在镇开建新厂区。新项目总投资22亿元,新建厂房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将购置各类设备千余套。秦刚说,项目推进快,今年1-6月,已完成投资2.9亿元,8栋主要生产厂房已封顶,部分设备已预定,预计9月份完成设备的安装,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今年12月有望试生产。

  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1亿元,“解决长期以来我国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关键原材料空缺问题,市场前景广阔”,秦刚说。

  中华茶博园:传统茶文化融合旅游休闲

  作为丁卯生态旅游区第一个实施开发的旅游项目,中华茶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不久,这里将会茶香扑鼻,市民可在茶的世界中休闲游玩。

  总投资1.5亿元的中华茶博园集传统茶文化与旅游休闲于一体,园区将建茶博园博物馆、茶艺会馆、陆羽文化馆、茶艺培训中心、茶艺坊、茶具作坊、品茗楼、茶楼等设施。

  茶博园项目负责人介绍,茶博园的主题是茶,游人进入园区,可参观茶方面的文物,如各种茶器等,展示的这些茶器在国内都是数得上的。除了感受茶文化的浓厚氛围,游人还能亲身体验采茶的快乐,观赏茶叶培训中心的茶艺表演。

  中华茶博园自开工以来,已完成投入1亿元。目前正加快推进,茶艺培训中心、古井坊、茶具作坊等已主体封顶。茶博园建成后,力争正式开园5年后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引擎篇

  镇江新区作为我市的主要增长极,历来是重大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之一。落户的项目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体量越来越大,产业越来越新,质量越来越高,大项目已成为新区发展的强劲支撑和主要引擎。

  ■ 新优势,谋求更好更快发展

  随着新一轮城市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展开,镇江新区在开放开拓、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中逐渐积累了新优势,为新区新一轮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空间优势上,新区近年来建成道路149公里,拓展发展空间50平方公里;已建和在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30万平方米;通过实施“万顷良田”工程、“退二进三”、低效闲置土地清理等,新批和盘活建设用地突破4万亩。

  新区产业发展生态导图基本绘就。先后规划建设17个特色专业园区,制订专门规范性意见,产业“三集”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新兴产业投资总量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一,年均增幅50%以上。镇江新区经发局局长蒋洪武表示,今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数居历史之最,高性能复合材料、航空制造、新能源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集聚。

  在平台建设方面,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起点更高了。新区还主动创新对外开放模式,中瑞生态产业园和海峡两岸新材料产业合作示范区相继落户并加快推进。与此同时,新区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循环经济发展成为新区发展新亮点。

  ■ 新起点,主导产业越做越大

  立足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这一新起点,新区重大项目建设正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新方向转变。

  主导产业在做大。蒋洪武表示,新区以培育产业树、完善产业链、构筑产业群为导向,依托特色专业园区,加速形成以大项目为支撑、上下游拓展的产业“三集”发展新格局。希望以专业的人,依托专业的载体,扎扎实实做专业的事,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新区将重点依托航科高性能碳纤维、赛菲碳化硅纤维、航天三院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首钢复合材料柔性制造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示范性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基地。新区抢抓低空开放、通航产业政策试点、C919大飞机等国内外航空产业配套的机遇,充分发挥大路通用机场建设和省级镇江航空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的优势,重点发展公务机整机制造、飞机内饰件和结构件、通航服务等产业,并瞄准全产业链深度突破。

  服务业也开始登台亮相,这两年每年都以4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新区以前是工业集聚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企业留不住人。为此,新区提出服务业与城市化融合发展,重点打造“生活服务圈、物流、旅游休闲、生产性服务业”四大板块。在生活性服务业上,为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新区成立乐业中心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完整的生活配套设施,提供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中央厨房可为5万人提供用餐服务或配供送餐。蒋洪武透露,在公共服务平台上,新区正在打造一个工业设计咨询园,将集中国内知名的城市规划、工业设计等知名品牌引入园区,建立总部大楼,为重点产业等提供近距离的智力支持。

  ■ 新机制,系统推进早日达效

  新区项目建设已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制度,系统推进,加快竣工达产达效。

  新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放大资源价值中提升发展质效。完善项目集约用地评价办法,对引进项目的投入产出、资源占用、税收贡献、产业引领水平等加强评价,重点向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地倾斜,以提高土地、资金、能源、服务等要素资源的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

  为巩固去年的简政放权成果,新区试点开展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批相分离,重点打造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提高项目审批效能。

  在项目管理上,新区严格项目建设督查考核机制。重点项目全部新区领导领衔挂钩,对重点项目按月定目标、定责任,每半月对照序时进行督查,并张榜公布督查情况。对推进不力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分别进行黄、红牌警告,严肃问责,并与年终绩效考核等挂钩。蒋洪武坦言,吃了红牌的,年终所有评奖评优将被一票否决。

相关连接:

镇江新区上半年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镇江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同比增长26.9%。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76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90.3%,总量和占比均位列全市第一。

  43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9.2%,完成率列全市第一。

  1-6月,新区新批亿元以上项目80个,总投资286.2亿元,同比分别增加54个、186.6亿元,其中获省审批项目7个,获批数列全市第一。

  (沈春来 整理)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