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本地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困难重重
——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报道之三

发布时间:2013-07-08 09:31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据市人社部门统计,2013年镇江籍和在镇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8万人,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而目前,大学毕业生签约率普遍不高,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本地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困难重重,“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现象十分突出。

        一线岗位需求虽大,不受毕业生青睐

        “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用人单位刚需下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一段时间,市人社局对我市800多家企业开展2013届毕业生需求调查工作,征集到毕业生需求岗位1228个,人才需求5512个,其中博士人才需求80个,硕士人才需求486个,本科人才需求2977个,专科和高职人才需求1677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参与企业总数同比增长15%,而需求总量同比下降4%。

        来自苏南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1-5月份,举办103场招聘会,进场单位6120家次,提供岗位需求16.23万个,吸引镇江及周边城市的13.87万名求职者参与交流。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场单位数、岗位数降幅分别为14.3%、14.8%,而毕业生岗位需求数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17.2%。

        随着近年来城市综合体的相继进驻镇江,商贸、餐饮、服务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始终靠前。上半年,苏南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力工、营销员、服务员,此外,收银员、销售员、外贸业务员等均有不小数量的需求。虽然企业开出的工资待遇、福利条件也在不断提高,但因为技能单一、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欠佳等原因,加之工作内容枯燥、晋升空间不大,这些岗位很少能得到毕业生的青睐。

        “新兴产业”处在发展期,吸纳能力有限

        “我们结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尤其要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市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镇江新兴产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增幅远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但是新兴产业的发展短时间内并未带来人才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一方面,我市新兴产业企业中的规模企业较少,相对传统行业,它们对毕业生吸纳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尚处在发展期,产业链的形成尚需要一个过程,新兴产业集聚人才的气候尚未真正形成。“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更多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去大公司、成熟型企业工作,不愿意去小微企业、新建企业就业。”统计显示,在刚刚完成的“三新”企业吸纳201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申报工作中,43家“三新”企业申报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人数仅为351人,这一数量远低于预期。

        大量毕业生选择各种方式的“就业缓冲”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可选择的渠道也较以往更加多元化,大量毕业生选择“就业缓冲”。一是坐等报考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稳定的工作环境、较高的收入引得众多毕业生趋之若鹜。二是升学读研。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前,不少毕业生选择了读研来提升自己未来就业竞争力。三是自主创业。在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这一大背景影响和带动下,加上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少部分高校毕业生离校后选择了自主创业,避开了就业高峰。四是出国留学。为了今后能进入上海、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工作,出国留学也成为不少毕业生“曲线救国”的又一种途径。

        同时,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不少大学生们选择了逃避,驻镇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反映,今年的校园招聘会举办过程中,在签约率明显偏低,不少学生还没有就业的情况下,来参加招聘会的学生数量却呈现下降趋势,有时甚至出现辅导员“敲门动员”这一怪现状。一些90后毕业生甚至宁愿待在家里成为“啃老”一族,也不愿走出一步直面就业压力。

        出台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大量的一线岗位、小微企业缺人,而高校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就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未完全转变,不少毕业生还存在着“白领”情结,普通一线岗位,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市人社局制定了很多奖励政策,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更多地吸纳高校毕业生。

        下一步,市人社部门还将加大力度,完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保障制度,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有序流动、基层岗位优先录用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要为服务期满毕业生落实好升学优惠政策,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指导等服务。组织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动员省级重点以上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叶明旻 孙霞 刘玥)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