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养老机构最缺什么?
几年前,养老院负责人的回答是资金和扶持政策,现在,他们则异口同声地说:缺人手,尤其是高素质的护理员。
服务老人,不仅是体力活,更重要的还是“技术活”:懂一点医疗知识,最好还能掌握一些老年人心理。但就目前护理员从业现状来看,这一切都是不切实际的奢求。
“小老人”照顾“大老人”
在金色晚年康复养老中心,一个老人搀扶着另外一名老人散步,记者以为是老人之间的互助。结果一打听,原来那位搀扶者竟是养老中心的护理员,而她已经60多岁了,被搀扶者则近80岁。
中心负责人赵冬梅告诉记者,这里共有17名护理员,其中60岁以上的有5个,55岁以上的占了一半,50岁以上的占了三分之二,45岁左右的算是很年轻的护理员了,基本上凤毛麟角。
这绝不是个例。据市民政局统计,全市(包括辖市)50多家民办养老机构,近800名护理员,60%都是55岁以上的“小老人”,护理员队伍的老龄化现象十分突出。
文化低是护理员队伍另一个特点。“绝大多数都是外地来镇打工的农民,能烧饭、打扫卫生就很不错了。”甘露老年公寓负责人娄桂琴一脸无奈。 即便“非专业”,仍然常常面临“找不到人”的尴尬。“护理员们找工作的首选是去医院,医院进不去才会到我们这儿来。”为了留住人,只能不断地抬高薪金。“十年前,护理员每月的收入也就几百元,5年前升至1000多元,现在则是2000元起步,高的都超过3000元了,还要管吃管住。”
产业化离不开职业化
产业化与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本是相辅相成,一方面,朝阳产业会吸引大量人才涌入,迅速形成职业群体;另一方面,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又反过来促进服务水平的专业化,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很显然,这种良性循环还没有在社会养老产业发展中形成。业内人士分析,社会养老产业没能在“春天里”迅速裂变、扩大,从而形成庞大的职业群体,与此同时,没有职业群体的支持,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十年来原地踏步,直接导致整个行业吸引力提升缓慢,无法满足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
除了产业自身的因素,社会认识的偏差、政府引导的缺位也是重要原因。在很多人眼里,老人护理与其他服务性行业一样,都是“低人一等”、缺乏职业荣誉的行当,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根本不想入这个行。而政府职能部门不仅没有在重塑职业正面形象上作出努力,甚至在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教育的专业化设置等方面也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喜临门安康老年公寓负责人邵川江认为,如果政府、社会能齐心合力,像塑造环卫工人那样重塑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像做金牌保姆、产业工人那样及早开展职业资格、级别的认证、评审和管理,养老市场的“服务员”就不会这么缺乏职业认同感。
政企合力方能冲破人才瓶颈
以大思路、大投入、大规划为代表的新一轮民办养老投资热,不存在资金和理念制约,最关键的恰恰是专业人才的匮乏。“没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老年社区规划建设得再好,也会被糟糕的后续管理服务拖累拖垮。”立志在扬中打造国内一流养老养生基地的信和信总裁黄海浪,在入驻镇江、与市委主要领导交流时,就表达了对专业人才缺乏的担忧。
业内人士指出,要冲破社会养老行业的人才瓶颈,必须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人保部正在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意见》,目前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面对全国专业护理员培训站和鉴定站相对不足的局面,相关解决方案也在酝酿中,未来有望通过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方面的支持,实现每个城市都有至少一个护理培训中心,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专业人员的需求。这对处于上升期和转型期的社会养老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大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