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工商局天王分局工作人员把句容首张家庭农场营业执照送到天王镇蔡巷村农民王祖志手上。市农委提供
“普通农民也能当上‘农场主’!”自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后,家庭农场便成为创业农民关注的热点。
相对于家庭农场概念的热度,具体经办营业执照的镇江工商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徐晞凡却感受到冷热两重天。冷热的分界线是5月20日。工商部门从3月初开始登记注册家庭农场,到5月20日,全市仅发出家庭农场营业执照17份。不过,随着天气渐热,创业农民注册家庭农场的热情似乎也越发高涨起来:从5月20日至7月3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市已发出家庭农场营业执照56份,其中有限公司7份。“这一个多月来,镇江家庭农场发展的势头相当迅猛。”徐晞凡说。本报记者 竺捷 沈春来
刚起步的家庭农场有镇江特色
我市家庭农场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工商登记刚刚开始。不过,在市农委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处长朱春明看来,镇江的家庭农场已呈现出一些鲜明特色。
我市家庭农场生产主要以种养业为主,在862家种植业类家庭农场中,粮油生产型家庭农场达478家,占55.45%。经营面积8.88万亩,占种植业家庭农场经营总面积15.27万亩的58.15%。而养殖业以水产为主,在572家养殖类家庭农场中,水产养殖占52.80%,其次为家禽,家禽养殖占38.11%。
朱春明表示,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投入产出比低,风险高,在务农和务工两种职业中,本地人多选择在企业务工,这种现象在70后中表现尤为突出,以至于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量外地农民涌入我市大面积流转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外地人的家庭农场在我市占三分之一强。在种植业家庭农场中,外地农户达315户,占36.54%。在养殖业家庭农场中,外地农户达171户,占29.90%。
镇江家庭农场还呈现以家庭劳动力为基础、季节性雇工为主渠道、常年雇工为补充的特色。以种植业为例,种植业家庭农场总人口为2904人,平均每个农场3.36人;常年雇工776人,平均每农场0.9人;季节性雇工4299人,平均每农场4.99人。
执照领到了,想做好还盼扶持政策
王忠尧是蒋乔街道嶂山村的农户,近20亩土地都种上了葡萄和梨子。记者昨天在他家的葡萄园看到,一串串葡萄套着白袋子,本月底,葡萄便要熟了。
王忠尧告诉记者,其实在前段时间不少润州区的农户申请家庭农场时,他看到一些农户做的还没有他大,就也想申请个家庭农场,尝尝当农场主的滋味。但他冷静下来一想,“政府的相关配套优惠政策还没有出来,便想再等等看”。
“其实,我现在种的果园每亩纯收益一年能有1万元。自家种的葡萄和梨子由于集中上市,葡萄每天能产1000斤,梨子每天能产500斤,通过村里的果品协会和以往的老熟人,能销掉一大半,还剩下一小半,就比较难销了。”王忠尧对家庭农场的期待也与此息息相关,希望农场在农产品销售上能助把力。
李培监是扬中油坊镇的养猪户,现在每年出栏在300头左右,以肉猪为主,自家繁殖,自家生产。前段时间家庭农场在媒体上炒得最火的时候,李培监脑袋一热也申请了营业执照,还就给批了。
但领证后的一段时间,李培监有点失望,因为他还没享受到家庭农场给他带来的实惠。李培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饲料费不算,现在每年仅租借场地费就要2.5万元,水电费也要2万元左右,这也是一笔大开销。尽管如此,他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现在就这个行情,想租现成的猪场,在扬中还真难找。”
对于家庭农场,李培监坦言心里其实没多少概念,但希望今后国家能出台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以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主要是今年的猪肉价不高,卖不出好价,而想扩大经营,又没有多少本钱,想找银行贷款,又没有门路”。
注册登记后,融资补贴等有优势
截至昨日,我市已有73家领取营业执照的家庭农场。根据省家庭农场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家庭农场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自主决定是否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市场主体资格登记,自主选择登记为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
徐晞凡表示,由于家庭农场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申请登记没有具体形式和强制性要求。但是一旦注册登记后,家庭农场在对外合作交往及融资补贴等方面会有优势。领照是家庭农场做大的需要。据介绍,家庭农场达到一定规模后,会遇到销售开票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没有营业执照,便不能到税务部门领取发票。而随着农场的做大,必然会出现家庭农场的名称、商标的保护等问题,而在争取扶持政策方面,营业执照是受惠的必备条件。据了解,目前申领营业执照的家庭农场绝大多数来自丹阳、句容等地,并以种植业为主。
一些具备条件的家庭农场为何不积极申领营业执照?镇江工商部门表示,领照对土地经营规模有一定的门槛。按规定,从事农作物种植的,土地经营规模原则上应为70亩以上;从事牲畜、家禽饲养、水产养殖的,土地经营规模原则上应在50亩以上。这个门槛制约了一些农场申领执照。
镇江工商目前从注册登记、合同指导、商标品牌等方面予以支持,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工商部门设立家庭农场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创业服务直接覆盖到田间地头。镇江工商在涉农重点工商所设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窗口,力求以最快的速度为农户办理家庭农场营业执照。与此同时,工商部门推广使用制式农产品购销合同,在农场主签订农业购销长期合同时,帮助审查签订的格式合同文本,增加合同双方可信度和履约率。
徐晞凡表示,工商部门将引导家庭农场走精品化、品牌化之路。今年将以打造“公司+家庭农场+农户+基地+标准化+订单+品牌+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为目标,帮助家庭农场制订创建驰名、著名商标的发展规划,让更多有牌无标的家庭农场打响自己的品牌。
种养业大户呈现家庭农场雏形
家庭农场并非无中生有,追溯它的前世今生,可清楚地勾勒出它的成长轨迹。
随着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市涌现了一批粮食、特色种养业大户。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大户其实呈现出现在家庭农场的雏形。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我市出现了一大批从事蔬菜、瓜果种植和畜禽养殖等多种经营的规模种植、养殖户,他们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引领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使我市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虽然当时还没有家庭农场的提法,但不少已具备成立家庭农场的条件。
今年,家庭农场终于应运而生。
我市现有58个镇(涉农街道、园区),590个行政村(社区),计有耕地面积235.9万亩,承包农户58.32万户,农村人口169.99万人。据市农委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具备家庭农场条件和特征的各类经营主体1434个,其中养殖业572家、种植业862家。
打造农民增收致富新平台
家庭农场是个新生事物,我市家庭农场也在探索中前行。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上家庭农场都很热,但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主要还是农口或相关部门的人士在关注,各级地方政府的关注度还不高。一些政府部门或基层单位对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性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尚未认识到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而予以重视,而作为家庭农场潜在发展对象的种养大户,则普遍缺乏开拓意识和工商注册的积极性。
据市农委、工商部门、农场主反映,土地流转是个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大问题。近年来,土地的潜在价值不断显现,一方面农民惜租,土地流出户少,土地流转困难,农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土地集中连片难,流转的土地,往往交通不便、农田基础条件较差,零碎不集中。同时,土地流转价格上涨快,受物价和高收益农业项目刺激,土地流转价格逐年上涨,目前普遍在每亩800元以上,有的高达1500元以上,流转价格上涨对家庭农场经营带来成本压力,特别是从事粮棉等大宗产品生产的农场,影响了农场主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而土地流转中,种粮农民的补贴还是给原土地承包人,一些农场主希望补贴也能惠及他们。
而融资、用工等现实问题也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多数农场实力不强,加上固定资产不多,大部分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取银行贷款,导致很难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而由于物价上涨和外来劳动力流动频繁,劳动力工资普遍上涨,一些农场尽管提高了工资,但在农忙季节仍难留住人。
记者了解到,市农委、镇江工商局等部门正展开合作,全方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希望通过几年扶持,在全市建起一批具有较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家庭农场,让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济主体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