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选手,不妨听听专业意见哦!
“这次活动办得很棒。”参加“镇江好声音”首场海选的评委,市文联组联部主任、市音协副秘书长聂元学对活动赞不绝口,他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文化、艺术品质的追求也相应提升,‘镇江好声音’在本市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了各行各业、各年龄段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倾力支持。不过,要想更好的展现‘好声音’,确实还有一些细节值得今后参赛的选手重视和注意。”
戴耳机唱歌会“串调”
“在‘镇江好声音’海选中,评委会从多方面对选手进行打分。其中最重要的是音准和歌曲选择。”聂元学说:“现在很多流行音乐的旋律性不强,造成一些年轻人音准不是太好,那些音色特别、音准不好的选手被淘汰,是很可惜的。”
聂元学认为,要想成为一名歌手,音准应该排在第一位。保证音准的前提下,要以情带声,通过歌唱表达自己的情感,全身心投入歌唱,“虽然每位选手只有一分钟的清唱时间,但也能体现出他们对歌曲的把握情况。有人调子起高了,唱不上去,有人调子定低了,体现不出水平,从而影响自己的发挥。即使时间不长,也要唱完整,这点也很重要。”聂元学说。
昨日的海选中,有些参赛选手戴着耳机边听伴奏边唱歌,但是这样唱歌会造成“串调”,使实际唱出的歌曲和耳朵里听到的音调不一样,造成走音。聂元学提醒说,最好别戴耳机上台唱歌。
保持热情,大胆去唱
“现在市民唱歌的法子越来越多,去公园吼一嗓子,约上三五好友到KTV包场练歌喉等等,听说民间还自发组织了歌唱爱好者协会,已经有几千人入会了。我以前也担任过各类歌唱比赛评委,每次看见很多好声音从茫茫人海中被挖掘出来,都特别开心。”聂元学说。
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研室主任汪蕾和市艺术剧院声乐演员张晓晨,也是昨日“镇江好声音”首场海选的评委。
汪蕾觉得现在喜欢唱歌的人很多,“虽然他们在歌唱水平上参差不齐,但是既然喜欢,何不大胆去唱呢?将这种热情一直保持下去,不要有所顾忌。”她觉得,晋级的选手要定下心来,迎接下一轮挑战,待定的选手可以请教专业的老师,加强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
“其实,人的自信心就是从各种锻炼中被不断打磨出来的,畏惧心理的消除、心理素质的提高,都需要你自己去实现,只有努力去做了,才知道能不能做到。希望参加海选的选手们做好自己,没必要刻意模仿歌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一定要唱出自己的感觉,珍惜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镇江好声音’的海选中。”张晓晨说。(杨泠 范海罡)
台下也精彩
0分? 淡定
打电话?开嗓子
现场花絮:
7岁到72岁 同场亮嗓子
从工厂员工到公司白领,从七龄女童到七旬老者,“镇江好声音”海选赛场上不限唱法、不限年龄、不限人数,吸引了镇江的音乐爱好者们。昨日的首场海选现场,可谓好戏连台、精彩不断,而其中许多细节,让人温暖,令人回味。
小歌手不怯场
7岁的付嘉然,是昨日“镇江好声音”首场海选中年龄最小的选手。别看她年纪小,在舞台上、摄像机前一点也“不吃嫩”,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子“淡定”劲儿。
小嘉然的妈妈道出了其中缘由。原来小嘉然在学校里经常主动要求参加文艺活动,也算得上是一名“老将”了。在前年市里举行的少儿歌唱比赛中,她还和妈妈一起演绎了《日不落》,赢得满堂彩。“结果不重要,有一个平台能给孩子练练胆子,增加阅历,就足够了。”小嘉然的妈妈说。
昨日参加海选的“小鬼头”可不止小嘉然一个。
一身白色连衣裙、扎着两个羊角辫、神情自若地和姐姐还有爸爸聊着天的赵怡玥,今年11岁。这名红旗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从一年级参加学校歌唱比赛至今,“怎么说我登台演出也有4年经验啦!没什么好紧张的呀!”
“你有喜欢的偶像吗?”“有啊,陈明。”赵怡玥说,打从听过陈明唱歌,就被她那柔美的嗓音吸引住了,“希望以后,我也可以像陈明这样为大家歌唱”。
小怡玥的爸爸也说,女儿很喜欢唱歌,本来还嚷着要去外地参加比赛呢,正巧在《京江晚报》上看到“镇江好声音”海选的消息,就果断帮女儿报了名,“希望圆她一次‘歌手梦’”。
“快到我了吧?怎么办?好紧张……”虽然得过京口区歌唱大赛少年组的二等奖,但上台前,13岁的贡雨柔依然拉着爸妈的手,希望父母能给她些力量。
“老师都说她唱歌好,看到‘镇江好声音’海选的新闻,我们就动员她也参加。虽然紧张,但她还是坚持自己去报了名。”妈妈说,看到女儿自己上台,就觉得孩子已经赢了。“30号”的报号声响起,贡雨柔面带微笑走上舞台,她演唱的曲目是难度较高的《万物生》。出人意料的是,台上的贡雨柔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局促不安,丰富的肢体语言、真假音的转换、强弱音的变化,还没唱完,台下的爸爸妈妈就忍不住为女儿鼓起掌来。
中生代好积极
8:30,“镇江好声音”海选正式拉开帷幕。作为第一个上台的选手,丁红梅显得有些紧张,“今天早上6点半就坐汽渡到镇江,怕时间来不及,还特意打了个车过来,没想到还是1号选手,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我唱的歌。”
站上舞台,她的紧张仍在“继续”。开唱头三句,声音有些颤抖,好在,很有自信的她很快就稳定了情绪,一曲《映山红》最后获得了不错的分数。“不管有没有晋级,能走进现场就已经成功了。”她笑着说。
对于这场活动,很多选手都十分重视,除了平日加强唱歌训练,在服装、发型、配饰上,也是费尽了心思。李女士为了这次比赛,特地“大出血”,从头到脚购置了一身行头:“平时穿衣服从来不讲究的,只要能穿,几年不换也没关系。不过,为了配合这次参赛的民族歌曲,我在商场逛了几天呢。这身衣服是我昨天在商场一眼看中的,虽然价格比我的其他衣服都贵,但为了比赛,还是值得的!”
一袭及踝长裙,一头披肩黑发,很有明星范儿的刘小姐赚足了眼球。不过,她透露,自己在生活中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假小子”,“今天来不光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歌唱实力,更是想趁此机会换一个形象、一种心情,做另外一个自己。”
现场,一对中年夫妇穿着鲜红色的灰太狼情侣装在台前显得格外显眼。
“我是来陪他比赛的,红色嘛,能够增加运势,希望他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妻子边说边右手握拳,对丈夫做了一个加油的动作。但丈夫凌先生则打趣说:“我唱歌你又不是没听过,怎么可能得奖呢。”
谈起此次参赛的原因,凌先生说得很诚恳:“今天儿子也来了。”他指着在不远处玩耍的孩子,“虽然我喜爱音乐,却不擅长。我想通过这次活动让他明白,凡事必须参与才能不留遗憾,即使失败了,这种经历也算是人生旅途中难得的一份收获。”
老唱将也欢乐
王少武和孔祥平这对歌伴,早在海选开始前半小时,就在赛场一角认真做着准备:化妆、整理演出服……一举一动很是用心。“我们都很喜欢唱歌,退休后就在老年大学报了歌唱班,在这两三年的学习中成了好朋友,经常结伴演唱。”到了现场,考虑到比赛规定的清唱形式不太适合两人最拿手的二重唱,慎重起见,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唱民歌。
62岁的陈玉文一大早就从润州区的家赶到比赛现场。8点没到,他已早早坐在候场区,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MP3,戴上了耳机,沉浸在将要参赛的曲目中。说到他将要唱的参赛曲目,陈玉文自豪且自信:“我唱的是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的《西部放歌》,难度挺大的哦!”
回想起自己的歌唱经历,陈玉文说自己是两年前开始学习唱歌的,刚开始也没什么经验,只是通过一些唱片模仿,后来对自己的嗓音越发有自信,就更加喜欢上歌唱。为了更快提高技艺,他坚持每天练习两三个小时,还经常约上三五歌友去KTV“吼上两嗓子”,“其实身边朋友还是挺喜欢我的歌声的”。不过,昨日来到比赛现场,他还是有点紧张,“希望自己能发挥出最高的水平”。
“大家好,我是234号选手郝瑞生,我今年72岁。”此话一出,现场一片惊呼。随后,郝瑞生在父亲节当天,铿锵有力地唱出了《父亲》,气势丝毫不输年轻人。
退休前是一名公务员,年轻时当过兵,郝瑞生说自己在部队就是一名文艺积极分子,经常参加各种演出。但参加工作后,就很少唱歌了。“现在退休了,第三代也都长大了,就想重新拾起丢失已久的那份‘热情’。”郝瑞生说:“我和老伴一起参加了社区合唱团,还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合唱班,专门学习唱歌艺术。”
“好在子女都比较支持我唱歌,还特地帮我买了一整套音响设备。”郝瑞生意犹未尽:“我老伴年轻的时候也是跳舞的一把好手,前不久,我和老伴在社区演出时共演了一出‘达坂城的姑娘’,我唱歌,她跳舞,我们这对‘黄金搭档’还是这么的默契!”言语中,满是郝瑞生对家庭成员的深情。
(杨泠 范海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