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民生

中山路小学优山美地校区秋季开学
招收4个班160名学生,今年毕业班老师到新校区上岗

发布时间:2013-04-29 10:2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山路小学优山美地校区鸟瞰图 资料图

  金山网讯 3幢主教学楼已经全部封顶,体育馆建设进入扫尾,300米标准跑道正在加紧施工……这里,是中山路小学优山美地校区的建设工地。9月1日,160个孩子将在这里开始美好的小学生活。

  作为一所老牌名校,中山路小学将在优山美地小区附近开设分校的话题,成了市民热议的焦点。新设立的分校能否与总校品牌一脉相承,取得同样高的办学水准?分校的招生规模又将如何?一校两址是不是会影响现有中山路小学的办学质量?

  昨天下午,市中山路小学邀请市教育、规划、物价、财政等部门及企业家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就中山路小学如何更好地坚持传承创新、提升优质品牌召开座谈会,老领导钱永波、吴树南出席了会议。

  “办新校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仁章路老校区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十分狭小的问题。”中山路小学校长刘正才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区。“优山美地校区占地面积接近30亩,按24个班规划建设,2013年9月1日正式开学,每年招收4个班,160名学生,总人数控制在1000人左右。”

  如何在现有师资条件下,同时办好两个校区是中山路小学考虑的重点。“即将建成的优山美地校区毗邻江苏大学、大禹山文化创意园、归国博士园、焦山景区、宗泽纪念馆,学校地处高科技人才集聚区域,人文资源丰富、科技文化厚重。我们的教育必须有国际视野,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据刘正才介绍,现有的仁章路校区正在建设校园网云计算平台,优美校区也在筹建。“云平台”建成后,将使视频会议、网上教研、同步直播更加便捷,一校两址并无沟通、协调障碍。

  对于师资配备,刘正才表示,今年6年级毕业班的老师原则上将全部到优山美地校区工作,同时,仁章路校区今年秋季招生将会减少两个班,“新校区创建之初,我们将不遗余力派出骨干力量,完善成长和培养机制,两个校区的师资做到统一调配、合理流动,同步教学研讨,共同成长提高。”

    (记者 古瑾)

  又讯 昨日,镇江和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中山路小学捐赠了20万元教育奖励基金,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和贫困生的资助、优秀生的奖励。

  “一直以来,我们都特别感谢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25家企事业单位赞助成立的‘厚生教育发展基金会”,对学校的建设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中山路小学校长刘正才表示,学校将坚持传承价值文化、教育特色,创新办学思路,提升中山路小学的品牌力量。

    (古瑾)

  中山路小学变迁路

  中山路小学创建于1950年10月,前身为苏南镇江专区干部子女学校。1954年2月与邻近的“仁章路小学”合并,并更名为中山路小学。1960年,中山路小学被江苏省委批准为五年制教学改革试点学校;1978年5月,中山路小学被指定为江苏省重点小学;1991年,中山路小学成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之一。目前,中山路小学有两个校区——仁章路校区和优山美地校区。

  2013年初,中山路小学仁章路校区完成了“校安工程”改造,占地面积不到12亩,有教学班级45个,在校学生2314名,教职工120人。2012年底,中山路小学启动了“优山美地”新校区的建设,占地面积接近30亩,按24个班规划建设,2013年9月1日将正式开学,每年将招收4个班,160名学生,总人数控制在1000人左右。

    (古瑾)

  相关新闻:

    

  “一校两址”,中山路小学走上新跑道

  “在现有师资条件下,继续办好仁章路校区的同时,还要办好优山美地校区,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中山路小学校长刘正才昨天接受采访时说。

  为何选择

  “一校两址”模式?

  ■ 矛盾一:校园建设跟不上更高水平的教育发展

  “学生平均活动面积和建筑面积明显不足、校园硬件设备陈旧等问题已和市区校园建设的高速发展不同步;教学设施设备、专用教室数量等硬件条件与省定现代化学校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刘正才表示,虽然中山路小学仁章路校区已经改造完毕,但主要解决安全问题,并没有增加校园占地面积。

  校园建设的先天不足阻碍着中山路小学建设“江南一流名校”。

  ■ 矛盾二: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满足不了个性化需求

  “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学校资源上的差距将逐步缩小,建立在独特资源优势基础上的传统意义上的‘名校”将逐步淡出,而未来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学校将更多取决于学校内涵和特色发展。”刘正才表示,在师资流动、资源共享的新背景下,中山路小学的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个性化教育需求。

  “一校两址”

  不会改变“根本”

  ■ 价值文化不会变

  “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中山路小学已经形成独特的精神力系统。“做小学教育的领跑者”已成为中山路小学教师的共同愿景;“天道酬勤” 的老校训早已化为行动,“敬仁行章”的新校训正逐步深入人心……而这些都将在优山美地校区得到延续。

  ■ 教学特色不会变

  刘正才表示,“一校两址”后,中山路小学语、数、英核心学科的“精品教学案”和“精品习题集”的使用与编制,将不断传递、更新。比较完善的学科课程和德育课程建设,将使中山路小学呈现出“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教学状态。两个校区不仅将用好这些优质课程资源,更会同步研究,在使用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更为优质的课程资源。

  ■ 师资队伍不会变

  “学校基本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学科组教研为基础,以‘名特教师汇聚中山’、‘中山风教学文化节’和‘读书节’三大活动为抓手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推动教师自主成长,加快专业发展的教研文化。”新校区创建之初,学校将派出骨干力量,两个校区的师资统一调配。

  “一校两址”带来创新思路

  ■ 创新一:瞄准国际,突出本土化

  “作为江苏省教育厅首批‘e’学习试点学校,‘e’学习实验正在进行,学生将使用电子书包上课和作业。”刘正才表示,这将促进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使“轻负担高质量”落到实处。

  瞄准国际化,立足信息化,突出本土化是中山路小学的办学思路。下一步,中山路小学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港台地区、英美国家的优质学校结成紧密型的姊妹校,强化英语教育特色。目前,学校与镇江新东方学校联手,在一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英语课。

  今后中山路小学的课程开发将凸显本土化,强化国学特色。在目前已经完成的《古诗文诵读选本》编写使用的基础上,将进一步研究挖掘镇江的历史文化,开设《镇江特色诗文诵读选本》和《镇江名人故事选本》校本课程。

  ■ 创新二:集团型办学模式

  由“一校两区”组建起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这将是中山路小学新的办学模式。

  “在国家推行教育资源‘优质均衡’战略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好集团办学之路。”

  中山路小学将走一条合作型办学之路。目前,学校已经与南京的北京东路小学、苏州盛泽学校、无锡锡师附小、常州局前街小学4所同学段名校结成“姊妹校”,成立“五校联盟”。“今后,我们还将与著名的中学进行合作,与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驻镇高校合作。”刘正才表示,中山路小学将汲取驻镇高校的教师资源、大学生资源和设施设备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活力。(记者 古瑾)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晨霞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