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网友热议:小伙请人搭顺风车遇冷

发布时间:2013-04-23 09:3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网友热议:值得赞赏,被拒也能理解

       ■相关人士:爱心可嘉,但是少做为妙

        通讯员 赵竹生 记者 景泊

        2011年春节,由郎永淳、赵普等媒体公益名人在微博中倡议发起的“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曾吸引超过1.8万名网友参加,500余名爱心车主帮助了1000余名乘客免费搭车回家过团圆年,这一义举一直在新区90后小伙子赵鹏(化名)的胸中激荡。

        近日,赵鹏终于等到了实现心中“伟大理想”的机会——他有车了,但是当他开着爱车在市区热情邀请市民搭顺风车回新区的时候,却遭遇意想不到的场景:

        一路五次停车,都没有一位市民上他的车。“请大哥大姐们不要用鄙视的眼光看我,我不是黑车!”极度郁闷的赵鹏回去后在市知名网站发了一篇名为《极度郁闷》的帖子,讲述了他的遭遇,此帖一发,立即引发众网友们围观和热议,短短一天,点击率突破3000,近百人回帖。大多数人对赵鹏的行为表示支持。

        昨天下午,记者在青年广场附近见到了赵鹏。

        “极度郁闷”的遭遇

        “我幼小的心灵遭到重创。”回忆起4月13日的一幕,人高马大,双眼炯炯有神的赵鹏在记者面前依旧没有忘记幽默一把。正是缘于这种乐观阳光的性格,当4月7日赵鹏坐上自己的银灰色马自达时,他脑子里面第一个念头就是:可以圆梦了!

        邀请别人搭顺风车就是赵鹏放在心里两年的“梦”,“感觉这种行为很酷。”4月13日阳光明媚的中午,刚刚领取大学毕业证书的赵鹏兴致勃勃地准备回新区,当路过青年广场时,看到一大群等公交车的市民直接点燃了他的热情,“你们去哪里?我去大港,如果顺路我可以免费捎你们一程。”几个等车人瞟了他一眼,没有理睬。就这样,小赵连续在沿路5个站台发出邀请,但依旧频频遇冷,其中一位女士,刚说不去大港,随后就上了一辆刚刚停稳的D2路车(到大港的专线车)。

        网友:拒绝上车可以理解

        赵鹏的经历,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短短一天,点击量突破3000,评论达到近百条。大多数人在称赞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同时,也阐述了不同的想法。

        “主要是那些骗子让人们成了惊弓之鸟,拒绝上车也可以理解。”网友“优雅的土豆”认为,关键就是楼主不要钱,所以没人理。网友“飘飘”表示,楼主可以在站台边喊,一元一位,大港直达,等到地方再说免费。

        而网友“街角咖啡店”甚至提出了更细致的想法:建个大港新区顺带QQ群,另外制作绿丝带发放给群友,有人上镇江,回新区的时候可以把印有特定标志的绿丝带绑在反光镜上,这样看到过帖子的新区市民就会觉得放心一些,路上会招手示意,平时绿丝带不要绑在反光镜上,“我觉得还是可以当做一个长期的公益事业来做的。”

        相关人士:此类好事少做为妙

        赵鹏的行为是否合法?也成为网友最关心的问题。对此,镇江新区交巡警大队魏警官表示,小赵表达爱心的方式的确很独特,时下城市路堵、晚高峰打的难等现象也的确存在,“仅从这点看,小赵的点滴爱心真诚可嘉!”但是赵警官认为此类行为也需得到规范,“如私车免费带客出了车祸谁埋单?目前仍无相关明确规定,弄不好还会好事变成麻烦事。”

        “实在不倡导做这样的好事情。”上海首融律师事务所的陈秋言律师坦言,小赵这种行为在法律角度来分析,就是一种无偿服务行为,当有市民在乘坐他的汽车的时候,相关法律权利和义务就产生了,一旦发生意外,他肯定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建议多做一些助人于危难的好事。”在陈秋言看来,带客运输本身是一项需要专业水平的服务,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去做的,普通市民是很难承担其中的风险和责任的。

短评:信任被伤害,折射法制缺位

王 可

        小赵让人搭顺风车,屡屡被拒。社会信任的破碎,令人尴尬,其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社会信任的连环缺失。

        耳闻目睹善良的人被骗或“农夫与蛇”的故事多了,出于自身安全,我们都会教育亲朋好友“不要和陌生人讲话”,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不知道该相信谁,我们开始人人自危,我们看世界的眼光最终带上一丝狐疑。所以当陌生人小赵,伸出友爱之手那一刻时,思维定式早已让我们在大脑里亮出了红灯,开始用疑忌的眼光去窥测其背后的用意,甚至怀疑其背后是否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然而,另一方面,当这个新闻事件被公开报道时,我们同时感受到了另一种伤害,善良为什么却会被阴暗取代,信任为什么被猜忌伤害?在这种纠结的背后,我们又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又始终是向往温暖的,良知和道德其实在许多人身上并没有消失。

        信任的纠结,究竟源于哪?是什么不能让我们放下戒备?是制度和法律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当规则被动摇,当法律和制度空白,人与人相处并涉及各种复杂利益时,我们无法确定道德是否会缺席时,便只能用戒备来以策安全。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小赵感受到的信任伤害,其根源是我们缺少明确的法律条文划分权利义务;是缺少明确的保险条款分担意外风险。而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是,可贵的爱心在相互怀疑中一点点流失。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景泊  责任编辑:费菲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