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新闻  >   镇江新闻 - 社会

他们,守护在生命的终点
——走近我市殡葬服务工作者

发布时间:2013-03-31 09:5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有这样一群人,守护在别人人生的终点站上。

        由于岗位和工作原因,他们身上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他们脱离了正常的社交,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假日;他们忌讳的东西很多,如:从不主动与人握手,从不说“有事找我”;他们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每天都在面对亡者,只为让每一名逝者都能有尊严地离去;他们的工作让人感觉冰冷,他们却用真诚抚慰逝者家属悲痛的心……近日,记者走近这个工作在特殊岗位的群体。

        “选择了就要专注地做好!”

        美丽大方,穿一身工作装的她们,若不是在殡仪馆告别厅碰到,很难想象是殡仪馆的服务员。记者了解到,市殡仪馆共有5名专职司仪,其中4名都是女性。“我们负责5个礼堂的服务,业务少时每天和二三十个逝者打交道,多时一天能达到四五十个。”快言快语的邵师傅回忆起自己十几年来的主持经历,就一个字——累,不仅站得累而且说话累,“从早晨7点到10点,司仪们几乎没有任何休息的机会,中途上个厕所都是小跑,最多的一天主持了十五场。”

        1984年出生的小辉是市殡仪馆唯一的“男司仪”,这个结婚不到一年的阳光男孩已经从事殡仪服务快要五年了。他坦言,刚开始看到创伤严重或者年轻的遗体时特别难受,但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历练,已经可以平静地面对一切,死者家属也由最初的质疑慢慢地转为理解和支持,“在我主持完告别仪式后,逝者才会被推进火化炉,当家属连声道谢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职业挺神圣的。”提起别人有时候对这个行业的误解,小辉淡然地说,通过自己的工作,能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心里挺坦然。

        “用温暖守护人生的最后旅程”

        1987年出生的小陈曾在南京被一场葬礼仪式深深吸引,没想到却和葬式礼仪师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6月,小陈通过考核,正式成为了栗子山公墓的一名葬式礼仪师,负责引导死者家属完成整个落葬仪式。

        和同龄人上网忙着聊天购物不同,小陈的电脑里面收藏着不少易经、阴阳学说的网站。他说,希望能学更多理论知识,能把仪式进行得更完美。“一开始我们引进这个葬式礼仪服务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人慕名来安排家人的葬礼仪式。小陈的工作努力是得到回报的,他教会了很多人看淡生与死,看淡名和利。”提到这个年轻的葬式礼仪师,栗子山公墓管理办公室主任徐刚认为,某种意义上他改变了葬礼的格局,相较于铺张浪费地大操大办,对中国传统葬礼仪式的复制能更好地寄托亲人哀思,对家属而言也是别样的感悟。

        “家属的感谢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小陈说,刚工作时一对年迈的夫妻来给父母迁坟,小陈满怀情感地扶着老夫妻上下台阶,深情地朗诵《离别赋》,仪式结束后,泪流满面的老夫妻紧紧拉着小陈的手不肯放,感谢他又一次让自己回忆起了父母的音容笑貌……

        职业很伟大,有时候很无力

        记者采访过程中,火化车间门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始终未停。殡仪服务员“小燕子”告诉记者,有人认为在殡仪馆工作的人每天都会听到不停的哭喊声,干这行见得多了,基本都麻木了,甚至有些人已经没有感情了,“和普通人一样,我们当然也是有感情的,每天听着看着这样的场景,我们的情绪相当压抑。”她说,这种特殊的工作,带来的“副作用”很大,不想和人交流、慢慢和社会脱节,只能靠自己调整和克制,“这时候,觉得自己特别无力,生命很脆弱,希望大家都能珍视健康、关爱家人。”

        不少人对殡仪馆这个地方有些忌讳,对在这里工作的人“敬而远之”。交谈中,殡葬服务工作者们提到最多的词就是“理解”。“干这一行,很多人不理解,很避讳我们,躲我们像躲瘟疫一样。其实,我们也是普通人,更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和理解。”

        在记者看来,对于这个职业的意义,殡葬服务工作者们早已有了更深的体会,那就是:守护着人生的最后一站,只为让每一名逝者都能有尊严地离去。

        (孙悦萌 记者 胡冰心)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