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一块“三茅行宫”石刻匾额近日现身银山门古玩城的商铺。有关学者认为,在镇江地区,历史上名叫“三茅宫”或“三茅行宫”的道院比较多,尚不能确定此碑究竟出自何处,但它对研究镇江的地方宗教发展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昨天,有读者报料,称其在银山门古玩城内的一商铺发现了一方清代“三茅行宫”匾额,想问问这是不是属于文物?可不可以进行交易?
记者闻讯赶往这家名叫“古今奇玩”的商铺,见到了这方匾额。匾额高44厘米,宽120厘米,厚8厘米,上面以类似于馆阁体的行楷书写“三茅行宫”四个大字,右侧刻有“光绪二年(1876年)桂月(农历八月)穀旦(指吉利的日子)重修”字样,但下款的字迹已基本磨灭,难以判断原先的文字。
据经营者许鑫元称,此匾额系早些天几名拾荒者用小板车拖来卖给他的。对方说是在朱方路葡萄架一带民房拆迁后的瓦砾堆中发现,他看到这是与镇江有关的东西,就出资3000元买下。许先生说:“已经有不少外地人愿意出价5000元至6000元想购买它,但我觉得这是与镇江有关的东西,不能让它流失到外地去,就没有卖。”
记者发现,在这块匾额上依稀可见字迹间残留有水泥砂浆。
这块匾额是否属于文物呢?镇江收藏界一位资深收藏家郭先生称,充其量只能算是原先古建筑上面的一个物件,只要不是违反《文物保护法》所取得的,民间可以收藏、交流。而古玩城管理方则称,如果经营户因倒卖文物被公安机关查处,责任由他自己承担。
据镇江市地名委员会1982年编撰的《镇江市地名录》记载,三茅宫位于宁镇公路(现朱方路)与镇扬公路(现润州路)交界处。据清代《丹徒县志》记载,三茅宫建于元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年),后沿用为村名。有关学者称,元代是道教的鼎盛时期,明代一度衰落,但清代仍得到皇帝的封赠。
据镇江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窦启荣介绍,道教是我国本土形成的宗教,是宗教领域的“国粹”。相传西汉时有陕西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来江南修道,后人尊其为“三茅真君”,为道教上清派的祖师。在源远流长的道教茅山派所建的道观中,称谓“三茅宫”、“三茅行宫”的有很多。比如,谏壁、辛丰、黄墟三地原先各有一个三茅宫,高资有三茅行宫,皆因茅氏三兄弟而得名,历朝历代几多战乱亦使得它们屡毁屡建。
这些“三茅宫”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茅氏三兄弟一起修道,同时到处采药为世人治病,三茅真君也要休息,所以沿途必须预先建好楼阁般的“行宫”;另外一种说法是,该道院原先为茅山道院一个下属单位。
(晓祝 竺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