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请民间厨师上门承办,只需做些相关准备工作,烧菜、洗碗等都由厨师及其助手搞定,我们只等着客人上门就行,很方便。”对于民间厨师上门办家宴这种方式,不少人十分赞赏。如今,在乡镇农村,请民间厨师到家里搭灶办酒席依旧盛行。我市民间厨师现状如何?在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怎样让“农家宴”吃得更放心?
从业20余年的吴祖康,在扬中一带是个比较有名的民间厨师,手下有固定的“人马”,一天接到两三桩生意是常事。他告诉记者,自己不仅在扬中扎根,操办农家宴的范围还拓展大港、大路、姚桥一带。而民间厨师烧制的菜式同样也在“与时俱进”,高资一带的民间厨师赵玉喜告诉记者,他的团队就曾自费去新东方学习厨艺专业培训,这样才能按照主人的经济标准量身定做。“尽管没有城市酒店的菜式多样、手工精巧,但在同等价值标准中比较,烧、炒、蒸、煮的不同菜式都能够满足主人要求。”赵玉喜说,民间厨师烧出的农家宴因菜量足、实惠多、大众化而很受农村群众青睐。
近两年,我市曾发生民间厨师办家宴出现食物中毒的事件。记者了解到,一些辖市区民间厨师队伍松散,除了规模较大的少数厨师队伍有固定人手,大多数家庭办宴都是请临时组建的厨师团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取证、责任追究等是一团乱麻。
“由于农家宴属于非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民间厨师也并非持有营业执照的经营者,因此农家宴安全成为卫生监督盲区,也一直无法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市食安办人员表示,如果没有发生人员死亡,基本无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只能由事主和厨师以民事纠纷的情形协商解决。
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怎样对民间厨师进行有效监管?市食安办人员表示,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基本建成,每个村(社区)都有食品信息监管员为村民的食品安全把关,从民间厨师原料采购、储存、使用都有详细的规定。食药监部门采取每年培训的办法,让乡村的民间厨师掌握这些知识并发放健康证。如今,在农村,厨师有没有相关的培训证书和健康证已成为衡量安全性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