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春晚,《少年中国》让不少观众大呼精彩。大家在赞叹小演员们强健的体魄时,再看着自家的“小胖墩”、“小眼镜”越发忧虑。而在1月举行的市人代会上,徐鉴等10位代表联合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在校锻炼的建议。那么,孩子们在校内的锻炼时间有保障吗?家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省镇中副校长张尤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省教育厅对中小学生在校锻炼1小时的要求各校基本都能遵守。每个学生一周上学5天,每天1小时得到保证后,从量上来说应该是足够的。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场地、器材等因素对锻炼的限制影响也随之凸显。他希望体育主管部门和社区能在居民健身圈的建设上向青少年倾斜些,多设些乒乓球桌、篮球场等适合青少年的运动场所。
家长们对锻炼和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看的呢?市民吴女士的女儿正上小学,她表示,既希望孩子能把锻炼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但更希望繁重的课业和考学的压力能稍微减轻些,使孩子锻炼时能好好放松精神。
在丹阳市规划局工作的市人大代表徐鉴说,经常在放学时间段路过一些中小学门口,看到很多学生都戴着眼镜,而且很多不是偏胖就是偏瘦,体态少有健康匀称的。所以在参加人代会时提出了这项建议。他说,虽然体育课被占的现象已经得到遏制,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希望学校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好每天一小时的锻炼内容,让青少年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得到不同负荷、类型的锻炼,从而起到强健体格的作用。(记者 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