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便捷的电脑替代了纸和笔,书法在我们的眼中,变成了既遥远又新鲜的事儿。近日,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从2013年春季开始,书法教育将全面进入课堂。一时间,“写字进课堂”成了家长、老师和学生热议的新话题。
从进小学一年级开始,老师便教孩子们写字。写字谁不会呢?可是,你能把汉字写好吗?你会写毛笔字吗?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这个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甚至成年人感到气短。
记者走访了我市几所小学,却发现在新学期的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专门的书法课。一项教育部的规定,为什么会在实施中遭遇困难?本报记者 古瑾
丰满理想
孩子学习书法好处多之又多
根据《纲要》要求,从今年春季开始,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并将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小学3至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8月,我市教育部门就出台了一个《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管理的意见》,要求全市各中小学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明确书法教育管理要求,提升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
对于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不少家长都表示积极支持,认为此举很有必要,既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
“字如其人,我一直跟自己的孩子这样说,如果孩子能把毛笔字练好了,以后春节对联就让他写,多好!”一位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作业量大,有时为了赶写作业,不得不提高速度,导致书写越来越潦草。“现在很多孩子都没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汉字的审美情趣,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越来越淡化。”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选择在业余时间将孩子送到外面的书法班学习。在一家私企工作的王女士,经常加班加点,为了双休日接送小孩到少年宫学习书法,不知请了多少假。
面对老板的不满,王女士也很无奈,“孩子的毛笔字越练越有兴趣,作为家长,我们就得为孩子提供这方面的条件。如果学校里能够开设这样的课程,不用占用孩子的业余时间,家长也免了特意接送的苦恼,那是再好不过了。”
骨感现实
开设书法课的学校少之又少
在记者的走访中,发现我市大部分小学都有习字课堂,但硬笔多,毛笔少。不少学校原本开设有书法课,但这些年也取消了。
不过,桃花坞小学却至今还坚持开设书法课。徐颖是这所小学的一名三年级小学生,每天晚上7点,是徐颖雷打不动的“书法时间”,这一坚持便是近三年。“当初选择桃花坞小学,正是看中了学校的书法教育这一块。”爸爸徐玉清说,女儿上学前一直很调皮,想用写毛笔字给她“磨磨性子”。
记者看到小徐颖的时候,她正在整理自己的书包为上学作准备。
记者看到,在上学期的成长手册上,语文考核项目里,专门列出了一项书法等级评定。徐颖说,他们每天下午都有书法课,一节课20分钟,学期末老师还要对他们进行考核。
据桃花坞小学德育处主任唐敏介绍,从去年开始,桃花坞小学所有班级每天都开设有“书法一练”活动,一二年级是硬笔书法,三年级以上是软笔书法。学校还将书法纳入体艺“2+1”活动,提出年段达标要求,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编制了达标检测卷,对坐姿、握笔姿势以及书法层次进行检测,评定等级,并将其纳入期末语文考核。
将《纲要》规定的一周一节书法课,变成每天20分钟,是桃花坞小学根据自身学校特色作出的改变。而这样的授课方式,也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每天都要练练毛笔字,哪天不练,反而有些不习惯了。”徐颖说,他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上书法课,不少同学还在省市的书法比赛中获得奖项呢。
相关链接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节选
《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
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逐步提高书写速度。小学高年级,运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时,力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学习用硬笔书写行书,力求美观。
临摹范本推荐
临摹经典碑帖是毛笔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据历代书法教育的经验,推荐下列临摹范本,供教师、学生从中选择使用。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自行推荐其他经典碑帖作为临摹范本。
(一)楷书
欧阳询《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传)
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赵孟頫《三门记》《妙严寺记》
(二)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赵孟頫《洛神赋》
(三)隶书
《乙瑛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
(综合)
【新闻纵深】 毛笔进课堂究竟难在哪
难点1 师资力量不够
面对这项众人一致称好的《纲要》,不少小学却表示,开设书法课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难在哪里?首先是师资力量不够。
不少学校反映,如果上书法课,只能是语文老师兼任。而现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有的连自己的字都写不好,怎能再担任书法教师?
江苏科技大学教授田剑表示,在中小学全面推进书法教育,师资力量急需“调配”和“培育”。“目前,中小学校园中,能写一手好字的教师并不多。而中小学全面推开书法教育,相关师资会变成十分抢手。”田剑建议,我市目前需要建立起中小学写字教学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写字教学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还要把教师的书写水平作为教学基本功的重要内容进行评价。
难点2 效果很难体现
对于师资力量,中山路小学校长刘正才却表示并不担心。“教师的书写水平跟不上,我们可以视频教学,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书法课程开设的障碍。”刘正才说,新的学期他们并不打算开设书法课,是因为觉得这样的书法课开得没有效果。
“10多年前,中山路小学也曾经开设有书法课,那时是每天都有,一天20分钟,效果不错。”刘正才说,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教育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字无百日功,书法不是每周花上一节课就能练好的,需要天天练习。”
难点3 课程时间难排
据刘正才介绍,小学生每天在校的课程时间不允许超过6小时,如今课程设置已经很满。如果每天都开设书法课,必然会挤占现有的课程,影响教学计划。也不能在6小时之外加设课程,那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一周一节课的时间分解到每天,那每天大概是10分钟。10分钟的时间对于书法练习来说太短了。”刘正才说,准备纸笔墨汁就需要一定的时间。10分钟,意味着刚刚铺开纸张,跟着老师描上两笔,就得收拾东西准备下课。开设书法课,是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开了书法课,必然会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一个良好的初衷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着这种两难的尴尬,书法课如何才能在小学教育中“见缝插针”?看来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说上几句
让素质教育回归应有地位
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初衷,正是为了在学生们的写字实践中,融入素质教育的思想。“反对应试教育,开展素质教育”如今已成为社会共识,但许多人仍心存疑虑,他们看不见素质教育的表现形式,更看不到素质教育的教育成果。
书法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书法课教的是如何把字写漂亮,但这只是手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把字写端正了,写美观了,就形成了学生的技能素养;在练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就形成了学生的审美素养。练习书法,还可以让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持久的品质,促进健康的个性发展。这些才是开设书法课的本质。
将书法教学纳入中小学课程,这是一件提升素质教育的好事,但具体的开设方式,值得商榷。一周一节书法课,对于小学生而言,跨度的时间太长,往往是这周上课时,上周教学的内容早已忘记。长此以往,书法课只能成为一种形式,学生的书法也不会见长,更谈不上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果不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从艺术、实用,还是从传承中华文化的角度说,都没有必要把书法课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来开设。
笔者倒觉得,桃花坞小学的做法值得借鉴。每天20分钟的书法练习时间,既考虑到学生在技法训练与记忆思维上的连续性,又能保持学生书写的新鲜感。
中小学书法课程的设置,也不能仅仅分羹于语文的教学,而应在识字、写字中更多地贯穿书法教育的思想。充实而实在的教育,远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古瑾)